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字體大小:
2020年8月12日 -
:
文學作品
西方有人強調說:“文學史的特定對象是文學的這種可變性。”這便要求文學學史要突破孤立地解析、評論具體的文學作品的格局。
不過,文學史要展示文學的發展變化,還是要以解析一個個的具體作家作品為起點和基礎;沒有對一個個具體作家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的特征的深知,便不能察知其間的異同、變化,只是不能滿足於對具體作家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的特征的認識、把握,在方法上不能是孤立的、靜態的。這裏面有個循環互應的問題:從聯系比較中解析具體的作品,才容易看出其內容或形式的特點;反過來,深層次地把握了各個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的特點,也才容易發現與同類先出的作品的差異,聯系起來便顯示出了文學的發展變化,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對具體作品的研究。
作家作品
所以,文學史的研究是建築在對於呈歷史系列的文學作品的研究的基礎上,文學史對入史作家作品的選擇和闡述、文學發展變化情況的顯示,連通文學史的框架結構,都是由對於各個作家作品(至少是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研究和認識的程度決定的,文學史著述的質量、價值是與此成正比的。
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裏強調了作文化文物專史“最為困難”,非有專門研究的人不能做,“做文學史,要對於文學很有趣味.很能鑒別的人才可以做,他們對於曆代文學流派,一望過去即知屬某時代,並知屬某派。譬如講宋代詩,那首是西昆派,那首是江西派,文學不深的人只能剿襲舊說,有文學修養的人一看可以知道。”
有文學修養的人
韋勒克、沃倫著的《文學理論》中也引用過別人說的同樣意思的話:“文學史家必須是個批評家,縱使他只想研究歷史。”
強調作文學史者應有良好的文學修養,“文學史家必須是個批評家”,正表明文學批評在文學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對歷史上一篇篇、一部部的作品做出評論,即便按照歷史順序排列在一起,還不足以構成文學史。這樣的“文學史”至少可以說不是一部好的文學史,其中還缺少歷史聯系,尚未顯示出文學發展演變的歷史脈絡。
從對具體作家作品的評論到構成一部文學 史,中間需要有共時性的歸納、整合,揭示出一個時期表現於文體、主題.寫作範式、風格多個方面的文學現象;更要有歷史性的聯系、比較,發現呈歷史系列的文學作品之間在上述幾個方面存在的因革現象。這些現象是錯綜複雜的,有形態.作法方面的因襲、變易,也有肌質深層的轉化。
沃倫著的《文學理論》
有的是以前的文學史家已經揭示了出來的,或者還需修正、深化,更有以前的文學史家沒有察覺到的,研究的進展必須要有新的認識、新的揭示。文學史著作的深度.新意及其學術價值,就決定於從文學作品的共時性和曆時性的聯系中抽繹多少具有文學史意義的文學現象。文學史中的文學批評,既然不能停留在做文學價值的論斷上,要重視文學作品之間的因革關系,就發生了這樣的問題:一篇或一部作品的文學價值、意義,與其在文學史上的價值、意義是不等同的。千古傳誦的名著自然文學造詣極高,在所屬的文體、文類中,既有所師承,又有所創新,對後世的文學也必然有所影響。
文學史家
而對後世文學發生了影響.在某個方面起了先導作用的作品,未必在創作上有較高的成就,足以稱之為優秀。文學的歷史是錯綜複雜的。文學史家建構文學的歷史,雖不能放棄文學批評的職責,文學史不能沒有對文學作品的價值、意義的判斷,卻不能混淆歷史上各種作品自身的價值、意義與其在文學的歷史進程中的價值、意義之差異。傑出作品的影響是深巨的,隨之而出的因襲、仿效之作,往往是平庸拙劣的;其開創的文學素質,往往是在相當長的時期之後方才結出另一種新的碩果。歷史的文學批評對在文學的歷史進程中有著先導、橋梁作用的並不完美的作品,既不應嫌棄.忽視,那樣便使文學的歷史鏈條有了缺口,又不應因為它們在文學的歷史進程中有著某些方面的創新、開拓意義,而過度地評價其文學價值、意義。
本文系作者:段姑娘來了的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參考資料:《文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