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為什麼彭於晏在一些節目中敬英式軍禮?這其實和加拿大歷史有關


2020年9月06日 - c113小編 曆史紫陌閣 
   

歷史達人

至於為什麼敬禮方式是英式,先大概解答一下。首先彭於晏並不是中國籍,只是華裔。彭於晏出生於台灣,之後移民去了加拿大,因為在年少時已經移民國外,接受的教育、禮儀文化也是移民國家方面的內容。而軍事文化也是西方國家的軍事禮儀。

說到彭於晏,相信我們大家都知道,是一名很火的男演員和歌手。我們來了解一下彭於晏的相關個人信息,也就明白彭於晏的軍禮是英式軍禮了。

彭於晏於1982年3月24日出生在台灣省澎湖縣,在13歲的時候彭於晏和家人一起移民到加拿大,並成為了加拿大的國籍。而此時彭於晏正值少年時期,正是接受教育和學習,建立個人價值觀、人生觀的時期,接受的教育、禮儀也會在之後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之後彭於晏考入了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那麼加拿大是北美洲的國家,而英國是歐洲的國家,彭於晏接受的加拿大的教育和相關的禮儀,為什麼敬的軍禮卻是英式軍禮呢?這就要說加拿大和英國的歷史了。

加拿大之前是英國的殖民地,雖然現今已經獨立。但是就像我國歷史上的朝代更替類似。比如“漢承秦制”。
意思就是說秦國在一統之後建立的秦朝,開創建立一套官僚體制。之後秦朝覆滅,西漢建立,雖然制度體系略有改動,但是大部分依然還是繼承的秦朝的制度體系,還是中央行政體制。

還有“清承明制”也叫“清沿明制”
,意思就是清朝建立之後,繼承或沿襲前一朝代(明朝)的政治體制。雖然或多或少有改革和完善,但是基本制度還是沿襲了明朝的制度。

加拿大就像我們歷史上“漢承秦制”、“清承明制”的這種情況,部分上有所類似。
加拿大之前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在十六世紀的時候,法國人想發現統治更多的疆域,擴展貿易,便開始進行海航,探索“新世界”,本來是想來亞洲,最終卻去了魁北克(新法蘭西,加拿大就是新法蘭西的下設地域),之後便建立了殖民地。

加拿大大河及聖勞倫斯灣沿岸的土地仍被稱為加拿大。在16世紀起,加拿大便淪為了英、法兩國的殖民地。之後在18世紀五六十年代,英法兩國爆發了大戰,法國最終失敗,加拿大也從此正式成為英屬殖民地。

之後在上世紀1926年,英國認可了加拿大的“平等地位”,雖說是認可了,但畢竟是加引號的,加拿大只有外交獨立權和同英國平等的立法權。但是加拿大還是英聯邦的成員國,此時還沒有權利修改憲法。

直到1982年,在英國女王簽署《加拿大憲法法案》後,加拿大才獲得了立憲、修憲的全部權力。加拿大算是在事實上完全獨立了。
將新國家定名為加拿大。但是加拿大經曆長達幾百年的殖民統治,和英國後完全殖民上百年,造成了影響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改變的。教育、文化、禮儀已經深受英國的影響。

加拿大是1982年算是事實上的獨立,彭於晏是1995年移民加拿大的,時間相距不是太長。彭於晏接受的教育、禮儀、軍事文化,還會受到英國的影響。即使現加拿大在很多方面都是沿用以前英國的方式。

加上彭於晏的大學生涯也是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度過,接受的教育等方面全是正統的英式教育,軍訓禮儀也是英式的。那麼自然而然養成的習慣也就是“英式”習慣了。
並且英國在禮儀等方面的培訓可是非常出名的,很注重對國民禮儀的培養。彭於晏在一些活動場合中敬英式軍禮相信大家也就明白是為什麼了。

雖然彭於晏是深受大眾喜愛的男演員,但是本身不是中國籍,接受的教育、禮儀也不是我國的禮儀。不同的軍事文化禮儀相信我們還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我軍的軍禮是有嚴格的要求,從我國的大閱兵中就能看出來,我國的閱兵相信是世界上,幾百個國家的閱兵無法媲美的。

我國軍人在大閱兵中整齊劃一、鏗鏘有力的步伐相信是震撼全球的,相信無論是國人還是外國的遊客網民,看到中國閱兵都無一不感歎中國現在越來越強大了。身為國人也為國家感到驕傲。

而這樣的輝煌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鑄就的。就不說精准到毫米的步伐,就算是軍禮沒經過嚴格訓練是很難做到標准式。而影視作品畢竟只是娛樂而已!

大家對此怎麼看?下方留言說說你的見解和看法。

文/歷史紫陌閣

歡迎大家的關注和點贊,謝謝大家的支持。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