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柴達木盆地,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2020年10月26日 - 地球小編  
   

趣話人文歷史

▲ “惡魔之眼”艾肯泉,位於柴達木盆地西北部,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泉眼周圍硫磺礦物質長期沉澱,色彩斑斕。

談及青海,大多數人想到就是青海湖、三江源
等地的秀美風光。但是,作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青海蘊藏的精彩遠不止如此。

青海的西北部
,就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她位於青南高原北部
,千百萬年來她被一群海拔4000~5000米以上的高山“守護”,她與塔裏木盆地、准葛爾盆地
一起被稱為中國三大內陸盆地
,她就是——柴達木盆地

人們常說柴達木盆地是個“聚寶盆”
,又說這裏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原因何在?我們先從她的形成開始說起。

01 柴達木,從何而來?

從高空俯瞰,柴達木盆地
就像一個不規則的菱形
,盆地四周高山環抱,西北有海拔4000米左右的阿爾金山
,是柴達木盆地和塔裏木盆地
的天然界壘,東北有4000米以上的祁連山
,南側為昆侖山脈的祁曼塔格山和布爾汗布達山
,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

▲ 柴達木盆地地形示意圖。

“盆身”連綿起伏,“盆底”也並非平坦。盆地中發育有多個次一級的小型山間盆地
,包括尕斯湖、馬海、蘇幹湖、大小柴旦、德令哈
等盆地,可謂盆中有盆、盆盆相連

▲ 霍魯遜湖,分為南、北霍魯遜湖兩部分,位於柴達木盆地的最底端,是青海三大湖泊之一,但是知名度最小。

盆地自邊緣到中心依次發育為極高山、高山、丘陵、山前洪積平原、沖洪積平原、沖湖積平原和湖積平原
,而沼澤、鹽沼等迭置在沖湖積平原和湖積平原之上。

這麼複雜而獨特的地貌顯然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建成的,而是跨越了漫長的地質時代。

▲ 315國道柴達木盆地段,路邊為戈壁沙漠,遼闊蒼涼。

在距今5.13億年前的早古生代初期,原本陸塊聯結的古中國大陸開始解體,柴達木盆地區從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片淺海。到了距今4億年前的晚古生代早期,由於板塊的俯沖及碰撞作用,柴達木盆地南北兩側的海槽開始封閉,引起強烈的構造運動,柴達木地區不斷隆升。在距今2億年前,板塊運動持續,海水漸退,柴達木地區就形成了內陸盆地。

▲ 柴達木盆地。

大約在距今2300萬年前的漸新世晚期,柴達木地區氣候相當濕熱,盆地中形成了一個面積約5.7萬平方千米的淡水湖泊,最深處大致在現今盆地西北側。

到距今900萬~150萬年的上新世時,盆地的中、東部沉降加劇,原來的湖泊中心東移
,氣候日漸乾燥,湖泊面積縮小,原來的大湖被分割為幾個湖群,生物種群減少,湖水礦化度不斷提高。

▲ 柴達木盆地的沙漠。

到近1萬年來的全新世
,氣候愈發幹旱,年降水量只有30毫米左右,而蒸發量卻是降水量的幾十倍到上百倍。此時,盆地南、北兩側山地中大量含硼、鉀、鋰
等鹽類礦物的岩石被河流帶到湖泊中沉積下來。

▲ 上圖為東台吉乃爾鹽湖,下圖為西台吉乃爾鹽湖,兩湖原本是一個整體,但是因氣候乾燥,降水量少,湖泊縮減,就分離出一東一西兩個湖泊。

這些元素在湖泊中聚集,湖泊水的化學成分發生變化,慢慢變成柴達木盆地的最富盛名的“寶貝”——鹽。

02 無垠鹽澤

柴達木,在蒙古語中就是“鹽澤”之意。如今的柴達木盆地共有33個鹽湖
,其中幹鹽湖6個
,鹽湖儲量大,品位高,類型全。

這些鹽湖主要分成兩條相對密集帶。一條在盆地西部阿爾金山—祁連山南麓
,沿315國道兩側,有尕斯庫勒湖、宗馬海湖、大柴旦湖、小柴旦湖、托素湖、尕海等現代鹽湖,以及昆特依、察汗斯拉圖和一裏坪等大型古鹽湖,這些湖泊布局較為分散。

▲ 茶卡鹽湖。

另一條在盆地中部
,大型鹽湖都在這裏,包括我們常說的察爾汗鹽湖區
,主要有西台吉乃爾湖、東台吉乃爾湖、東達布遜湖、南霍魯遜湖、北霍魯遜湖等。此外,還有十幾個較小的鹽湖,如大別勒湖、小別勒湖、團結湖等。這些大湖常年有水,小湖在幹旱年份湖水消失。

▲ 大柴旦湖。

雖然每一個湖泊中都不只含一種礦物,實際情況比較複雜,但是可以有個初步的分類。比如若以所含主要鹽類為依據,鹽湖可分為硫酸鹽型、氯化物型和碳酸鹽型鹽湖
3種類型。

▲ 大柴旦湖,是人們經常說的“翡翠湖”,宛若鏡面般的美景讓人心曠神怡。

若按鹽湖所含最多的礦物來分,又可分出特色不同的鹽湖。
如西台吉乃爾湖、東台吉乃爾湖為鋰鹽湖,盆地北部的大柴旦湖、小柴旦湖為硼酸鹽湖,盆地南部的察爾汗鹽湖區的澀聶湖、北霍魯遜湖、南霍魯遜湖基本上是鉀鹽和鎂鹽湖,盆地東部的茶卡鹽湖和柯柯鹽湖為鈉鹽湖。

▲ 察爾汗鹽湖作業。

鹽湖不僅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還具有獨特的景觀。
溶解於水中的鹽類一旦達到飽和或過飽和狀態,就會產生沉澱,形成一圈圈銀白色的鹽帶。由於鹽類的溶解度不同,沉澱順序也不同,鹽湖內各種鹽類沉積呈環帶狀分布。

▲ 察爾汗鹽湖中厚厚的鹽結晶。

在昆侖山北麓的一些鹽湖,靠近山區的地段為硼鹽,近湖地段為芒硝。鹽湖中的高濃度鹵水中的鹽類常常結晶成為一簇簇晶瑩透明、形態多變的顆粒鹽、粉條鹽和珍珠鹽
等,色彩斑斕,美不勝收。

▲ 察爾汗鹽湖與敦格公路。

當結晶體連接成為堅實的厚層鹽蓋時,人們甚至可在上面自由行走。215國道在察爾汗鹽湖上一段路面就是在鹽蓋上修建的,這段32千米長的公路被人形象地稱為“萬丈鹽橋”。

據2018年的現已發現鹽湖礦床70多處,面積達3萬多平方千米
,鹽湖資源累計探明儲量約4000億噸
。這些鹽湖,儼然是高原上無聲的寶藏。

03 嶙峋雅丹

作為一個閉合的高原內陸盆地,幹旱是柴達木的底色。

南部的昆侖山、東北的祁連山和西北部的阿爾金山阻擋了盆地與其外部的氣流,而從東部過來的濕熱空氣,在到達盆地之前已經被消耗殆盡。盆地從東南到西北的氣候都非常乾燥
,年降水量自東南部的200毫米遞減到西北部的15毫米。

▲ 柴達木盆地的雅丹地貌。

此外,盆地氣溫變化劇烈,年均溫均在5℃以下,日溫差常在30℃左右。同時,柴達木盆地的風力十分強盛,每年有8個月以上的風季,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可達25~75天,西部甚至可出現每秒40米的強風,風力蝕積強烈。

幹旱在盆地中心打造了鹽湖盛景,而大風在盆地邊緣雕刻出姿態別致的雅丹山地。
柴達木盆地西北部擁有全國最大規模的雅丹群。

▲ 柴達木盆地中的龍卷風。

雅丹是一種典型的風蝕地貌
,是在乾燥環境下由風力刻蝕出的陡峭的流線型土丘。風從上下左右多面磨蝕,帶走松軟的沙礫和土,對相對堅硬的抗蝕層一時之間則無可奈何,天長日久便塑造出鯨背狀、城堡狀和人獸狀
等千姿百態的雅丹群。

▲ 柴達木盆地中千姿百態的雅丹地貌。

這裏的雅丹地貌中,有些傾斜的地層在風的剝蝕下形成獨特的單面山,單面山的斷崖下有開闊的風道,風吹出的一道道線條像高速路一樣消失在遠方。

▲ 柴達木盆地密集的雅丹群衛星影像,呼嘯的大風在大地上吹刮出一道道溝壑。

在柴達木盆地的西北部,還有罕見的水上雅丹地貌,就是如今的烏素特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發源於昆侖山西段的吉乃爾湖由於近代大氣熱效應,湖面擴大並逐步淹沒了柴達木北丘陵自然區及西丘陵自然區,水上雅丹地貌得以形成。

▲ 烏素特雅丹地貌,為水上雅丹。

柴達木盆地主要土類為鹽化荒漠土和石膏荒漠土
。貧瘠的土壤上生出的植被也很稀疏且種類極少,總共不足200種,主要是以具有高度抗旱能力的灌木、半灌木和草本為主,比如說勃氏麻黃、梭梭和紅砂灌木。這裏的鹽生植物較多,其中占優勢的有深紫針藺、絲藨草與黑苔草等鹽生植被。

雖然柴達木盆地十分幹旱,但是仍有野駱駝、野驢、野犛牛、黃羊、青羊、旱獺、狼、馬熊、獐、狐、獾等多種野生動物在這裏生存,為寂寥的荒漠增添些許生機。

04 火星“複制品”

無盡的荒漠,乾燥的鹽灘,嶙峋的雅丹,
這些地貌組合造就了柴達木盆地的獨特美感。而風沙漫天、無比荒涼的柴達木盆地,更讓行星科學家激動不已,因為這裏的一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火星。

▲ 在冷湖1.7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94%的土地屬於雅丹地貌,其中俄博梁雅丹地貌最為典型。

作為一顆類地行星,火星表面發育了地球上幾乎所有類型的地貌
,包括火山地貌、冰川地貌、風沙地貌、水流地貌、斷陷峽谷以及撞擊坑等多種類型。從整體上看,柴達木盆地的風化作用、沉積作用和氣候特征與火星上的隕石坑或火山口盆地在區域特征上有諸多相似之處。

▲ 火星地貌。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是否適宜人類生存已然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而科學家們已經在地球上建立了30多個相似性研究基地,而發育有大量類火星地貌的柴達木盆地就是其中之一。

▲ 火星地貌,與柴達木盆地的地貌有諸多相似之處。

對於科學家而言,柴達木盆地是進行火星與地球對比研究的絕佳實驗場
。對於大眾而言,柴達木盆地是地球上能滿足人們對火星奇觀想象的天然“複制品”
,畢竟真正的火星景觀距離地球有2.25億公里之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