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塗長望擔任新第一任氣象局長,為我國氣象事業發展做了什麼?


2020年10月26日 - 地球小編  
   

氣象詩刊

一是氣象人才隊伍的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氣象事業急待發展,面臨的最大困難是氣象人才奇缺。全國(台灣省未計在內)所有氣象人才不足400人,其中工程師只有23人,高級氣象人才更為奇缺,要迅速開展氣象業務工作,急需聚集和延攬氣象科技人才。

塗長望不畏艱辛,積極辦學,主動與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有關高等學校的領導人及知名學者共籌良策,決定在北京和全國各大軍區舉辦數期短訓班,還聯合天氣分析預報中心開辦具有大學水平的天氣預報學習班,在短短的七八年內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氣象人才。他還一方面寫信給港澳及海外留學、工作的學生和朋友,動員他們盡快歸來為祖國服務,在他的懇切號召下,一批愛國學者和專家葉篤正、謝義炳、朱和周、謝光道、顧震潮等,紛紛回國,成為開創新中國氣象事業的骨幹
;另一方面動員在國內非氣象崗位上的學生,盡快回到氣象崗位工作。

原中國氣象局局長溫克剛撰文,詳述了此階段人才培養的基本情況:1950年,與清華大學合辦的氣象觀測人員訓練班,培養出氣象觀測員79人;舉辦預報實習班,培養出39名氣象預報員。1951年,幹部訓練班又培養出氣象觀測員258人,培養出氣象預報員120人。與此同時,各大軍區氣象處也先後舉辦了氣象觀測、通信等人員的訓練隊,以滿足大規模氣象台站建設對氣象技術人員的急需。

短期培訓是一個方面,大學教育和培養才是長久之計,塗長望及時把氣象人才的培養,從突擊培訓轉移到了正規教育的軌道上來。他除在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設立氣象專業外,還在全國先後設立了北京、成都、湛江3所氣象中專學校。
1960年,經教育部批准,又在南京大學氣象系的基礎上組建了新中國第一所氣象高等院校——南京氣象學院。
經過幾年的籌建,1963年5月經批准,南京大學氣象學院,獨立建院,定名“南京氣象學院”,實現了塗長望生前的夙願。

二是氣象觀測站網的建設。

在塗長望的領導下,新中國氣象台站網建設,著眼於為人民服務,從實際出發,考慮業務需要,按輕重緩急,有計劃地進行,並提出了“分區建設,集中領導”的建設方針。在全國各地特別是青藏高原、戈壁沙漠,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在十分艱苦的環境下建設氣象台站。

1949年,我國僅有101個裝備簡陋、技術落後的氣象台站(其中氣象台5個、氣象站96個)。塗長望任軍委氣象局局長後,一面組織接收、整頓、恢複原有台站工作,一面大力發展新台站。1952年底初戰告捷,台站總數增至317個(其中氣象台34個、氣象站283個,含40處高空風和5處無線電探空測報點),初步實現了觀測方法的統一,已超過民國時期的規模。

溫克剛撰文:“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時,全國已建成氣象台110個,氣象站1537個(其中有無線電探空站73個,經緯儀測風站165個,太陽輻射觀測站27個),台站總數達到1647個,為1952年的4.2倍。
這時的氣象台站網,已經基本能夠滿足氣象業務、服務、科研工作的需要。而且,氣象觀測儀器也得到改善、技術規範逐步統一、氣象通信暢通無阻。”以中央台、中心台、省氣象台為主體,與民航、鹽業、工礦、農林、水利、航運、捕撈等專業氣象台組成預報服務網,注重台風、寒潮、暴雨、霜凍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警報,為防災抗災增強預見性。

20世紀50年代後期,我國地面觀測業務已達到世界水平,高空站網的數量已達到國際標准,在國際上也產生了重要影響。美國一位氣象學家發表專評中國氣象學的報告說:“中國的氣象事業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產生非常的成果。
”上世紀60年代初,美國組織數以千計的科學家評價中國的自然科學,出版的《中國共產党的自然科學》一書中特別指出:“在塗長望主持下的台站網建設給人們以深刻的印象。”

三是積極開展氣象服務工作。

建國初期,國內戰爭尚未結束,又面臨抗美援朝的嚴峻形勢,塗長望根據中央精神,制定了“大力建設氣象台站網,統一業務規章制度和技術規範,開展氣象服務”的方針,確立氣象工作首先保證國防需要,同時兼顧經濟建設的需要。他認為“氣象事業的中心任務就是服務,脫離了服務來談氣象工作是沒有意義的。”他精心組織氣象業務服務工作,積極發展科研和災害性天氣預報業務,推動人工影響局部天氣的試驗研究,倡導發展我國氣象衛星事業。

1953年,國家進入大規模經濟建設時期後,塗長望主持制定了“積極領導,在鞏固與提高現有工作的基礎上,根據需要與可能,有計劃地加以發展”,及時提出要重點為經濟部門服務,加強對民航、海運、漁業、鹽業、農業、林業、水利、廠礦和鐵道等方面的危險天氣的預報,為國家減少了巨大經濟損失。

1956年他又提出“積極建設,保證質量,提高技術,擴大服務
”的方針,並確立了氣象工作既為國防現代化又為國家工業化,交通運輸和農林業等生產服務。

1958年在桂林氣象會議上,他又提出了“依靠全党全民辦氣象,提高服務質量,以農業服務為重點,組成全國氣象服務網
”的方針。

四是注重氣象科學的研究。

塗長望十分重視發揮氣象科學家的作用。建國初期,他在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竺可楨的支持下,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趙九章商量並經中央軍委批准,由中央氣象局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於1950年4月成立了“聯合天氣分析中心”和“聯合資料室”
,“聯合天氣分析中心”和“聯合資料室”集聚了國內高校、科研院所和軍委氣象局的氣象專家,開展了出色的工作。

1954年,成立了中央氣象局技術革新及研究科學委員會
,並在相關部門成立了業務研究科組,推動氣象技術革新和氣象科學研究。1956年,成立了中央氣象科學研究所,兼有業務、科研雙重任務。1958年,中央氣象科學研究所與中央氣象局的業務管理部門合並重組,建立了獨立的中央氣象科學研究所。他要求打破保守思想,克服自滿情緒,采取重點突破的方法,盡快改變我國氣象科技的落後狀況。

五是推動氣象事業發展。

塗長望非常重視新中國氣象事業的長遠發展。早在1956年年初,他就親自主持制定了氣象事業十二年發展的遠景規劃。從氣象台站網建設、氣象服務、氣象觀測、氣象廣播、氣象院校等方面,對氣象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規劃。

塗長望在健全全國各級氣象組織機構的同時,也加強了中央氣象局的機構建設,設立了中央氣象台、氣候資料室、氣象研究所、業務管理處、氣象教育處、圖書館等機構。
這些組織機構的建立和健全,保證和推動了全國氣象業務的全面開展。

塗長望十分重視氣象工作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他經常說:地球上的大氣是不能分割的,天氣是不分國界的,各地區的天氣是互相影響的。所以,他積極促進我國氣象信息的對外公開發布。在他的努力下,我國的氣象信息從1956年6月1日8時起,就向全世界公開廣播了氣象信息。

(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參考了公開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參考文獻隨後會在本公號上登載,在此向他們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