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8

人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意義,可不是只為創造記錄那麼簡單


2020年10月31日 - c18小編 嵐小豹 
   
嵐小豹

去年國慶檔的時候有一部電影,很多人都去電影院觀看了。

《攀登者》的最後,為了實現登上頂峰,有隊員犧牲了。

看電影的時候觀眾為了他們一定登頂成功的信念感動,知道他們為了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讓世人知道中國人也能登頂成功。

但登頂的危險,是失去生命,所以仍有不少人都會問:

值嗎?為了測量一座山的高度,不辭辛勞,耗費人力財力。

這值嗎?

這一切是值得的。



  

值得嗎?值。因為中華兒女血液中的堅韌不屈精神。

望天無邊雲作岸,登山絕頂我為峰,不同年代年赴後繼的攀登者,攀登的精神融匯在每個中華兒女的血液里,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中。

珠穆朗瑪峰的頂峰位於中國境內,是世界最高峰。但是第一個登上峰頂的卻不是中國人。

珠穆朗瑪峰地處中國和尼泊爾兩國的邊境線上,中尼1955年建交後,對珠峰歸屬存在爭議。當我們被鄰國質疑:「中國人沒有登上過峰頂,憑什麼說珠峰是中國的?」

1960年的首次登頂肩負著時代的使命。

可惜1960年的登頂沒有留下影像記錄,西方國家一直持質疑態度。既有質疑,那就再來,15年後中國登山隊再次向珠峰發起衝擊。

《攀登者中》也曾有人發問:人為什麼登山?登山能解決幾億人的吃飯問題嗎?

也可用《攀登者》中的台詞回答:幾億人民只能想著吃飯這點問題,我們這個民族又有什麼希望呢?

我們自己的山,我們自己登上去,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登上去。

你們這代人總是在最艱難的時刻扛起國家的使命,為什麼我們不能?

值得嗎?值。這是人類不斷對自然的探索。

可能有人覺得從精神的角度去說登頂會有點虛,那實在的是,就要從登頂的科學角度去看。

在1975年和2005年兩次都已經成功給珠峰測了高度,那今天的再次測量還有意義嗎?

大地測量學家陳俊勇曾打了個比方說,「父母要定期給自己不斷成長的子女量量身高,是理所應當的。人類要不斷深入地認識自然,中國人要不斷深入地認識自己的國土。」

距離上次測出8844.43米已過去15年,受多種因素影響,珠峰高度很可能已發生變化。精確的珠峰高程可用於揭示板塊運動規律和生態環境變化,進而指引地震預報、防災減災、環境保護等方面研究的開展。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和以往資料結合,服務於冰川變化、地震、地殼運動等問題的研究。人們常說的「衣食住行」里的「住、行」,都跟測繪密切相關。今後西藏的公路、鐵路等建設,都能從中受益。

而且你知道嗎?珠峰每年都在向長春移動:速度每年4.2厘米。

總有那麼一群先行者,在我們不知道的領域精耕細作,為了能讓我們能夠生活的更好。



  

當然可能還有人問,現在科技發展了,用直升機和無人機或是遙感衛星可以嗎?

未來也許可以,但是現在的科技水平還是需要人為的測量。

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介紹,衛星遙感精度不夠,也只能測得雪面高度;峰頂空間較小,直升機無法降落,螺旋槳引起的風還可能引發冰雪崩塌…

對於很多不了解的疑問,央視要直接下場回復了評論。

所以說,不能不想用科技設備輔助登山,實在是技術還沒法實現。只有憑人力登頂,豎立覘標,才能將誤差降到最低。

新紀錄誕生!在此次登頂測量中,隊員在峰頂停留了150分鐘,創造了#中國人在珠峰峰頂停留時長新紀錄#。

不要只看見更新了一個數字,創造了一個新的記錄,這些背後是無數科研人員在各自專業領域征服著一座座科學的高峰。

對於這些勇敢的登上英雄,這些不斷耕耘研究的科研人員,獻上真心的佩服。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