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國際

憑欄:房價爆破啟示錄——日本、伊朗和俄羅斯一線走勢為何不同?


2020年12月05日 - 國際小編  
   

憑欄欲言

財經達人,優質創作者

01

背景差異

1) 匯率差異。
日本在泡沫爆破之後仍然維持了匯率穩定,而俄羅斯和伊朗匯率暴跌。俄羅斯盧布與美元當前換算比率是74.5:1,這已經是去掉三個0之後的價格,按照舊盧布,盧布與美元的比價為74500兌1美元。伊朗今年宣布將10000裏亞爾換為1土曼,去掉4個零。土耳其、委內瑞拉貨幣去零屢見不鮮,土耳其新裏拉與舊裏拉比值為1:1000000,去掉6個零。

2) 通脹差異。
日本泡沫爆破之後通脹很低,伊朗和俄羅斯通脹率奇高。

3) 權利中心差異。
如果權利中心有能力調動更多的資源投入一線城市,就會帶來更多機會,就會對人口和資金流動產生虹吸作用。

房價泡沫體現於房價與物價的背離。房價泡沫的消解,要麼物價向房價靠攏,要麼房價向物價靠攏。日本是房價向物價靠攏(房價暴跌);德黑蘭、莫斯科是物價向房價靠攏(物價暴漲)。

02

房價的解剖

與股票一致,房價上漲(或下跌)由雙重因素驅動。

1) 經濟(就業機會)的租金
,類同股票的每股收益。房租本質是一種(當地)就業機會的租金。就業機會多的地方,人員湧入,資金充盈,房租就高。

2) 預期
,(類同股票市盈率)。利率越來越低的趨勢,會提高資產折現率。就業機會租金越來越高的趨勢(具有成長性),會放大市盈率,驅動房價上漲。

房價漲不漲,最本質的驅動就是當地就業機會,其次是利率趨勢。

利率有沒有越來越低的趨勢?本地機會多不多?能不能持續吸引人員流入?

支撐房價當然靠人口流入。

直言不諱,增加勞動力供給!

但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增加勞動力供給?

03

擬合模式選擇

1964年-1981年,美國經濟規模增長了5倍,但道瓊斯指數從874.12變為875,幾無變化。美國股市與經濟的背離,用了17年時間重新擬合。

有背離就有擬合,這是一種必然。

但為什麼同樣都是擬合,日本選擇房價暴跌模式
,而德黑蘭和俄羅斯選擇物價暴漲模式?

撇除一些不好講的主觀因素,從客觀因素來看,就是因為日本有外匯。

有存量(外匯儲備),有流量(創匯能力,海外另造了一個日本)。

日本資本管制放開,放水會刺激資金購匯外流,大量外匯的存在使得日本無法將水攔在境內
。從而無法選擇以水量支撐房價,被迫選擇房價暴跌模式。

而伊朗和俄羅斯外儲較少,即算大量放水,也沒有足夠的外匯可供兌換,資金無渠道購匯自然就無法外流,從而成功將水攔在境內,
可以選擇物價暴漲模式。

有沒有條件將水攔在境內,決定了擬合模式差異。

04

一線房價的殊途

為什麼沖擊襲來,日本一線城市受創最深?而莫斯科房價一枝獨秀?

背後的差異是機會,權力中心所賦予的機會!

一個地方只要有機會,小漁村也可以成為一線城市。機會越好,越多人聚集,越容易產生分工的細化,這又提高了勞動效率,進一步驅動城市規模成長。

但機會租金(房租等)會搶走勞動效率提高的大部分成果,當機會租金上漲超過勞動效率提高之時,人員湧入就不再有利可圖,城市規模擴張就會停滯。

一線城市本身代表了最多的機會,同時也代表最高的機會租金。

利弊相依,當經濟下滑趨勢形成之時,首當其沖的也是一線城市。就業機會下降(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和高昂的機會租金,迫使一些人離開城市,這又影響分工(工廠難以招到合適的人),於是,反複殺跌循環開啟。

假如到處都很難找到就業機會,人員當然會流向機會租金最低的地方,而一線城市租金最高。這決定了,正常情況下,一線城市房價受創必然最深,正如日本。

但或者是為了國家面子,或者是因為一線城市更會哭,或者是因為一線城市更靠近權力中心。權利中心總是會習慣於將資源向一線城市傾斜,資源傾斜帶來了額外的機會,情況或許就此不同。

雖然傾斜的動機總是存在的,但如果權利中心所掌握的資源是從全國聚攏的,那麼資源大量傾斜於一線就會受到地方上的阻力,這會對傾斜程度形成一定的約束。

而(石油)資源型國家聚攏資源受到地方的阻力更小,將資源向一線傾斜受到的約束力也會更小。比如德黑蘭和莫斯科。

約束越小,權利中心資源傾斜度可能越高,經濟受到沖擊的時候,一線城市機會越會凸顯。

於是,越是受到沖擊,湧入一線城市尋找機會的人越多,機會租金隨之上漲,影響一線城市房價逆勢上漲。代價是其他中小城市只能獲得更少的機會,房價也會死氣沉沉。莫斯科房價一枝獨秀,而其他俄羅斯中小城市房價死氣沉沉,背後是機會的缺失。

中國房價與物價的背離最終需要擬合,灰犀牛、加強房地產金融調控,正在越來越頻繁的一次又一次被高層提起!

如何擬合?會選擇高通脹模式?還是選擇房價暴跌模式?

是將資源傾斜於一線城市?還是大小城市雨露共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