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三星堆“青銅縱目人像”到底仿照誰的相貌?專家終於講出真相


2021年1月01日 - 歷史小編  
   

無厘頭小學弟

優質創作者

三星堆“青銅縱目面具”實景

(下文建議不要跳著讀,以免錯過重要信息)

三星堆發掘出來的青銅器中,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青銅縱目人像”
上的一對凸目,這對眼睛呈圓柱狀向外凸起,凸起部分長達16厘米,造型十分誇張,它的耳朵也向兩側大幅展開,人臉上露著一絲神秘而詭異的微笑。

很顯然,正常人類是不可能有這種長相的,那麼問題來了,這“縱目人像”
究竟是在仿造誰的形象呢?三星堆人能做出如此栩栩如生的青銅人像,必然有相應的原型人物存在,
難道數千年前的中華大地上,真有這種長相奇特的“異人”
生活在世上?

要解開“青銅縱目人像”
的秘密,首先得搞清楚它到底有什麼作用。

從人像的大小和重量看,它肯定不是讓人戴頭上,這東西有1.38米寬,約0.65米高,重80多公斤,世界上沒人能有這麼大的臉,也不會有人把一個與電視機同樣大小的東西戴臉上,就算掛著也不行。

紅圈標示處為青銅面具上的小孔

仔細觀察這個人像,我們可以發現它的腦後上下兩側和眉心各有1個小孔
(如上圖紅圈所示),這些小孔是幹嘛的呢?

答案:掛樹上或牆上用的。

換句話說,這東西是個“掛件”
,當然,此物絕非我們平常家裏掛的“掛飾”
那麼簡單,在數千年前的青銅時代,這樣一件青銅器的價值,遠遠超出我們今天用純金打造一件相同的物品,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恐怕得集全族之力耗時數年才能制造一件出來。

三星堆人為何要耗費如此巨大的代價制造這麼一個“大面具”

毫無疑問,唯有用來祭祀,三星堆人才會這麼舍得。

三星堆“青銅縱目面具”背面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左傳》裏這句話,非常准確地點出了古文明時期的國家核心事務——祭祀與戰爭!

三星堆文明地處四川盆地內,四面環山,在天塹的保護下,戰爭的威脅相對小,所以祭祀就成了三星堆人日常最為重要的事務。

而這個“青銅縱目人像”
,正是一件三星堆人掛在樹上或牆上集體拜祭的物品。

問題的關鍵是,這個面具到底是仿造誰的面容做出來的?

東晉史學家常璩所著的《華陽國志》中講到“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
,從“縱目”
這個顯著特征來看,面具的原型應是古蜀國的第一代王——蠶叢。

所以問題又歸結到一點,蠶叢怎麼會有這麼一副“縱目大耳”
的奇特長相。

目前考古學界對蠶叢的身份認知還是一個謎,蠶叢又稱“蠶叢氏”
,歷史上的他究竟是某個具體的人,還是指某個部落的名稱,現在還沒弄明白。

但這不妨礙蠶叢成為三星堆人祭祀的對象。

三星堆人祭祀蠶叢像,標志著三星堆文明在制作這個“青銅縱目人像”
的那一刻起,就從原始的自然圖騰崇拜邁入了先祖崇拜的新階段。

三星堆人祭祀示意

而通過兩河流域文明、黃河流域文明及瑪雅文明
等地的考古發現來看,先祖崇拜有個最顯著的特征——被崇拜者通常是半人半神的形象,甚至就是純粹“神”的形象。
無論是東方的三皇五帝還是西亞的法老,最終都在漫長的時光中,逐漸從“人”
演變成了“神”

這是人類原始文明發展的必然曆程,很少例外。

所以“青銅縱目人像”
實際上是三星堆人心目中的“王與神綜合體”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四川考古研究院高大倫院長,曾就“縱目面具”
的形象特征有過一番精彩論述:

因為它是一個複合型的東西,半人、半神、半鳥,所以你看見它有人的面孔,但也有鳥的特征,然後鳥也不是鳥,人也不是人,是神!

因此,青銅面具上的“縱目”
,實際上是三星堆人對他們心中“神”
的神性描述,看得遠,俗稱“千裏眼”
,那對招風大耳則代表聽得遠的“順風耳”

三星堆人用非常藝術且誇張的手法,將“神”的特點形象地表達在了他們所造的“神像面具”之上,這,也正是三星堆“青銅縱目人像”為何造型奇異的真正答案!

而三星堆另一件奇物“青銅鳥腳人像”
,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這說明三星堆人的神明裏,除了“縱目大耳”
這類外,還有一類是“人形鳥腳”

三星堆“青銅鳥腳人像”特寫

“人形鳥腳”
的這位又是誰呢?

想想李白《蜀道難》裏那句極著名的詩就知道了。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這位“人型鳥腳”
的神明,不是別人,正是魚鳧!

魚鳧即現代我們所稱的漁鷹,一種以捕獵魚類為食的水鳥,魚鳧以水鳥名為名,那三星堆人在將其神化時,自會給他賦予一定的鳥類特征,來突出“神明”
的與眾不同,這一點幾乎在所有搞“人神崇拜”
的古文明裏都有類似現象,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古埃及哈夫拉法老“獅身人面像”

“青銅鳥腳人像”
的秘密,到此也有了合理的解釋。

三星堆“青銅鳥腳人像”實景

當我們不知道問題的答案時,會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神秘,並因此浮想聯翩,想象力太過豐富時,甚至會將三星堆青銅器的奇特之處與“天外來客”
聯系在一起。

但當我們了解到真相,恍然大悟之餘,也不免啞然失笑,原來答案是如此簡單,那層朦朧的窗戶紙一旦被捅破,以前那些百思不得其解的詭秘之處也就不再顯得神秘。

我們有時覺得這個世界難以理解,是因為我們對它還不夠了解,人類探索未知的腳步,將永遠不會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