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自然

澄江,還原人類起源脈絡的聖地


2021年1月25日 - 自然小編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社

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寒武紀生物大爆發與你我有很大關系

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一層,複原了一個化石發現的場景:1984年7月1日,來自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侯先光,在帽天山西坡發現了一塊長尾納羅蟲化石。一錘下去,石破天驚!敲開了一扇洞察寒武紀早期生命之門。澄江古生物群也成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一樓大廳化石牆。

距今5.41至4.85億年的寒武紀,是地球生命演化的一個分水嶺。從這時起,地球上開始出現了種類豐富、數量眾多的生物。

“澄江動物群主要由多門類軟軀體動物化石組成,卻很罕見地保存了下來。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精美的化石時代比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岩動物群要早1000萬年,更突顯了寒武紀大爆發的快速性。”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趙方臣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

鏡眼海怪蟲化石。

澄江生物群的化石為什麼保存這麼好?原因有很多,一般都須滿足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個是快速埋藏,生物體死亡後必須被快速掩埋起來才有可能保存軟軀體;其次是必須有可以抑制生物降解腐爛的環境。澄江生物群的化石幾乎全都保存在快速沉積的泥岩中,而且科學家發現當時的海底是間歇性缺氧環境,滿足這兩個基本條件。

偶然與必然的奇妙結合,讓我們在4.2億年後得以了解、剖析澄江古生物群的今生後世。

澄江生物群化石遺跡。

與趙方臣研究員一樣,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副院長叢培允研究員也深度參與了博物館的建設。當記者問及在豐富的展品中,會最先向觀眾推薦哪件化石時,叢培允研究員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昆明魚。”

鳳姣昆明魚化石。

世界上發現最早的脊椎動物,正是澄江生物群中的昆明魚。其身體器官基礎結構,如頭腦、脊椎和心髒等在昆明魚中已經出現了,啟動了邁向未來智慧人類漫長進化曆程的第一步,從而證明了人類基礎器官的由來。“也就是說5億多年前,這裏已經是脊椎動物生命演化和爆發的搖籃。”叢培允研究員說。

不止於此,除了脊椎動物,從達爾文以來人類構建的抽象生命演化樹上,其他現生動物的每一個分支,幾乎都可以在寒武紀大爆發出現的澄江生物群20個門類、280多個物種中找到各自的祖先。

多媒體“海底隧道”生動展示數百種寒武紀時期生物。

200餘種現生動物祖先“複活”了

步入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一樓大廳,最先被“鎮住”的是一堵巨大的化石牆。它既是展品,又是埋藏澄江化石的真實地層,被譽為“無字天書”。

5億多年前的汪洋大海中,現生動物的祖先們在這裏自由遊弋、繁衍生息,在毫無預知的情況下,一場災難定格下一切。

奇蝦口器化石。

凝思中,步入左邊的一條多媒體“海底隧道”,OLED柔性有機屏構成的“海洋”中,寒武紀的兩百多個物種“複活”,底棲的海綿、海葵等原始生命,中部的昆明魚、水母……一定睛,寒武紀時期的頂級掠食者,身長兩米多的奇蝦急速掠過頭頂。

“這種柔性屏只有紙張那麼厚,可以卷曲,90塊屏整體刷新僅需0.1秒;橫跨度達6.5米,但拼縫間隔只有0.35毫米。這麼大體量柔性屏拼接而成的虛擬海底,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用高清數碼技術複原寒武紀生態系統。”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陳泰敏館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澄江發現的許多化石其實都很小,像“明星”昆明魚只有指甲蓋那麼大,很不利於展覽,也不利於形象地科普。

從多媒體觸摸屏可以了解動物分類學知識。

“把一塊塊體量很小的靜態化石,做成有沖擊力的、活靈活現的‘動物’,多媒體應用是重要的嘗試。”陳泰敏說,其實起初他心裏也沒底,專家爭議也很大,但從開館以來4個月,40多萬人湧入參觀,以及所反饋的信息看,這一步是“賭”對了。“VR、5D、人體感知等前沿交互技術與影音、化石結合,首先吸引了我,也才能吸引觀眾。”陳泰敏說。

多媒體感知化石,讓寒武紀生物瞬間“複活”。

“在全世界自然博物館展覽中,以這麼高比例的視頻來展示化石展品,這是首次!”叢培允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去年開館前,一位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來參觀,用他自己的話說,是被“震撼到了”。他們沒想到中國西南這麼偏遠的地方,可以有這樣世界級的化石地,而且如此大膽采用“高級”的形式,展現原本看似“沒有太高展覽價值”的化石。

寒武紀時期的頂級掠食者——奇蝦化石局部。

在籌建期間,一大批古生物學者參與到公眾展陳構思規劃建議和展陳科學性指導,把冷僻的古生物學,以及全球頂尖古生物學者的最新成果發現,轉化為通俗易懂的信息,向公眾表達。“我們的任務就是給博物館智力支持,還參與研究、研學、文創開發等諸多方面,把每一個展廳辦活,提升自然博物館的軟實力。”趙方臣說。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開館近四個月,已接待40餘萬名觀眾。

普及傳播生命演化知識的理想研學場所

說起澄江化石群,從1984年到1997年的主題詞是“科研”;1997年到2012年間是“保護”;此後的8年多時間,是“研學利用”。

“2012年成功申請世界自然遺產。但扛著金光閃閃的金字招牌,並沒有迎來四方學子和遊客,老館依舊門可羅雀。也就是說,‘高冷’的寒武紀化石,並沒有帶來與其身份相匹配的科普和衍生的價值。”陳泰敏說。

與此同時,放眼寰球,人口膨脹、空氣汙染、水汙染、過度砍伐、綠藻爆發、偷獵與亂捕濫殺使得野生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直接威脅到了生態的平衡。自然博物館該擔擔什麼樣的使命?

雖受疫情影響,眾多省內觀眾仍紛紛前來參觀。圖片來源: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拍攝

從2014年博物館開建以來,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不囿於寒武紀化石一個點,而是試圖全面詮釋生命大爆發、大演化,以及生物多樣性等地球生命故事,以開端、過程和結果為架構,鋪開了一篇“講述宏大地球生命演化故事”的大文章:博物館主展廳一樓生命大爆發為故事的開端;二樓生命大演化是過程;三樓生物多樣性就是結果。

肯尼斯·貝林先生捐贈的部分現生動物精美標本和動態場景。

其間,陳泰敏等一班子人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難,攻破千山重關,處處創新突破,征集到全國及世界各地各個地質時期6萬餘件化石和現生動物珍稀藏品,接受了國外友人肯尼斯·貝林先生捐贈的200餘件現生動物的珍貴標本,使博物館成為立足澄江化石地所具有獨特價值,向世界普及傳播生命演化科學知識和唯物史觀的理想場所。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將建成普及傳播生命演化知識的理想研學場所。

下一步,博物館將充分結合展陳設施、化石遺址、生態資源、天文觀測等優勢條件,全方位建設研學實驗基地。

到那時,無論大中學生,還是適齡兒童,都可以在古生物學者甚至知名大咖指導下,到化石地遺址體驗化石發掘過程,探尋寒武紀地層奧秘;孩子們可以在達爾文實驗室清晰掃描古生物複雜的精細結構,感知生命演化的奇妙。還可以在寒暑假來到四季如春的澄江,了解雲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夜晚還可登山滇中高地梁王山觀星攝影,深刻感知人、地球與浩渺宇宙的關系……

“讓更多的人、讓我們的子孫後輩一代代愛上科學、探究科學,了解生命的起源,定位人是生物多樣性的一分子,關注地球和人類命運,甚至投身自然科學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事業就大有希望。”陳泰敏說。

來源:科技日報 圖片除注明外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嶽靚 王宇(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