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美食

每一道美食背後,都有一個有意思的老板娘


2021年3月09日 - 美食小編  
   

遇見小mi

02

熱情和潑辣不僅是個性使然,也是她們的生意好帶來的自信。

那生意是真好啊。西街阿姨只在秋天出攤,其餘時間在家休息,但凡出攤,總是被一群顧客擁著。

西街阿姨有個規矩——不讓挑。
你說古怪不古怪,做生意的哪有不讓人挑的道理呀。

可阿姨說:“獼猴桃怕捏,你捏一下,我捏一下,獼猴桃熟了後,捏的地方就化湯了。哪個還愛吃?”

阿姨還說:“你們就和我說要硬一些的,還是軟一些的,要幾個,我給你們拿。管保你們滿意。”

大家信了一次阿姨,就會發現阿姨對獼猴桃品控嚴格確實有道理

她的獼猴桃,成熟後,完整度高,好吃。大家漸漸就服了她這條規矩,依著她說的來。

不挑就不挑,大家和阿姨聊著天南海北的天,吃完了還會再來。攤子上的人就沒斷過。

糖葫蘆的生意也是萬年長青。

我特別愛吃這家糖葫蘆。尤其是糯米餡的。

糖葫蘆挖空種子和一部分果肉,填充上飽滿的黑糯米和白糯米,一口下去,脆甜、酸甜、軟糯同時湧上心來,滿足。

阿姨炒糖功夫一流,糖皮爽脆不粘牙,甜度悠長卻不齁,想來糖料是經過嚴格篩選配比的。

她家山楂也精挑細選,長久吃來從來沒吃到過次的壞的山楂。真材實料真功夫啊。

03

東街阿姨最初是推一個三輪車叫賣糖葫蘆的,買的人太多,供不應求了,她就換了一個餐車賣貨。漸漸地,名聲傳出了市場。顧客越來越多。

美食圈裏,有的人不方便過去買,用“閃送”服務叫送糖葫蘆。“閃送”的費用高出糖葫蘆好幾倍,那可是真愛啊。

阿姨的攤位從一個變倆,兩個變仨。
阿姨的老公、閨女、兒子齊上陣,分別駐守三個固定攤點。

每次買糖葫蘆,看著阿姨的閨女坐在餐車上,不管顧客有多少,都不慌不忙地按照大家的要求,把糖葫蘆在糯米紙上滾一圈,然後裝進油紙袋子裏,包進塑料袋。

此時,微信或者支付寶收款聲絡繹不絕地響起。

我總感覺她剛才不是在賣糖葫蘆,而是喝了杯悠閑的下午茶。賣糖葫蘆賣出了愜意的感覺。這餐車也不是餐車了,明明是車型收款機。

阿姨呢,還是推上最初的小三輪車流動賣貨。阿姨閨女看到自己媽媽推著車經過,和顧客開玩笑說:“我媽又去打遊擊了。”

我心裏想:“你媽媽打遊擊,真是打出了一片糖葫蘆的江山。”

04

回到皮皮姥姥家,我和姥姥聊起這兩個攤子生意之好。

皮皮姥姥感慨說:“可不是嘛,有次我去買菜,提溜著幾只糖葫蘆。賣菜的看到了,竊竊私語,‘又是東街那家冰糖葫蘆。賣得真好啊。咱賣菜啥時候能賣成人家那個樣子。’”

皮皮姥姥接著感慨道:“誰能想到賣糖葫蘆能賣出這麼大的名堂來?可見無論什麼事,幹好了,都是有出息的。”
可不是嘛,無論什麼事,都講究個功夫,講究個實在。

我又和皮皮姥姥講起我們小區旁邊的一個寶藏面店。一家賣安徽板面的店。也是老板娘主持生意。

這家店,早上9點才開門,下午休息倆小時。每逢過年,老板娘回老家,從除夕一直休息到正月十五。有時候周末還要休息下,不營業。

可是,只要開門,大家就捧場。
店裏窄窄的過道經常客滿,有人會站著等位,美團、餓了麼還時不時進出。

疫情擊垮了它旁邊的小店,卻沒有擊垮這個小店。去年老板娘把旁邊的店鋪盤了下來,把店面擴充了一倍。

05

這家店裏的板面,我和胖鍋吃過的次數,數都數不清了。

湯料的味道最是特色,初吃平淡,然而久經熬煮的料湯回味卻足夠悠長。湯料的熬制,皆是老板娘親力親為。

老板娘是個心思細膩的人。
她會記得大多數常客的辣度、面條粗細、菜碼添加要求。

我站在窗口。老板娘抬頭看看我,微笑著說:“還是老規矩嗎,微辣,加海帶、豆皮、肉?”

老板娘是個熱情的人。
有一次去吃面,趕上老板一家的飯點。老板娘給閨女烙了幾張金黃的大餅。遠遠的我就聞到餅的香氣了。老板娘給我端過來面後,看到我眼神飄向餅的方向,“嘗嘗我烙的餅?”

我吃了一大張。暄暄和和的,一口咬下去,像咬在棉花糖上。幸福啊。我是被老板娘垂青的人。

皮皮姥姥說:“一張餅就把你收買了。”

哪裏只是一張餅啊。

她的面好吃,收買了我的胃。她的為人好,收買了我的心。這樣的人開的店,大家都願意去坐坐。

皮皮姥姥繼續感慨道:“真的是,再小的生意,做好了,也是了不起的。

可不是嘛?

等皮皮長大了,我要把這幾個故事講給皮皮聽,希望她以後待人真心實意,做事踏踏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