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美食

這條福州人愛逛的街道,竟藏著這麼多“老字號”美食


2021年3月10日 - 美食小編  
   

海峽都市報

海峽都市報官方百家號

學軍路原名鑄鼎街,公元885年,閩王王審之率中原鑄造技工南下,鑄造工場移到福州南台鑄鼎環、馬友口、下犁園、大廟山、洋中街一帶,由閩王後裔35世傳人王傳堯創辦第一家鑄鼎行— “勝美號”。隨後,閩王後裔發展有隆記、恒隆、隆興、隆泰、太和興等十多家鑄鼎商行。因這些商行集結在一起,形成了鑄鼎一條街。清道光10年,這條街被命名為“鑄鼎街”,福州人俗稱鑄鼎環。

如今,走在學軍路上,已找不到鑄鼎街的痕跡了,但說起學軍路,不少福州人都會想起學軍盛記燉品,這是最為福州人說道的老字號了。走進學軍路的學軍盛記燉品,就能聞到撲鼻的香味,左邊就是拿菜的地方,燉罐是用高高的蒸籠一小盅一小盅蒸出來的,種類豐富香味撲鼻。坐在小店裏,慢悠悠喝上一口,真實鮮味十足。

除了學軍盛記燉品外,學軍路還有不少口碑老店。阿凡糕餅在學軍路已有12個年頭,玻璃櫃內擺放著老婆餅、千層餅、福州禮餅等各種味道的糕點,從甜口到鹹口,多年來的好味道從不曾變過,質樸的手工藝承載著“老福州人”的回憶。

此外,在學軍路上就不得不提曆經近半個世紀的林依嫩名牌豬血化了,作為歷史較為悠久的一家福州“豬血化”,其湯頭的配方,還是林依嫩老人在十多歲學廚藝時,一位老師傅傳給他的,與普通的湯頭不同,店內的湯頭由於加入了特質的豆醬配料熬制,顯得特別濃鬱,多年來的口碑,也讓這家店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老字號。除了美食外,這裏還有建有20世紀中葉的文化宮,對許多老福州人來說,福州市工人文化宮是一個承載著他們太多回憶和情感的地方。

建於1954年的福州市工人文化宮,一度成為工人們科普學習、技能培訓的一處好地方,逢年過節,文化宮總會舉行大型遊園會等活動。2006年.文化宮被封閉拆除,燈帶重建,原本人聲鼎沸的文化宮,很快便長滿了雜草,新建的文化宮在原本的歐式建築風格上,進一步擴寬了面積,加入了現代的風格,現有的白牆、羅馬柱、弧形頂等建築顯得氣派十足。

如今的福州市工人文化宮就像是矗立在鬧事中的一處淨地,文化宮中間的小平台成為了不少老少駐足玩樂的小天地。大家知道福州還有哪些有意思的小街小巷嗎?快在評論區告訴海都君吧!編輯:阿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