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8

人類未解之謎之:地理大發現——世界奇異景觀未解之謎 1


2021年4月02日 - c18小編 料哥 
   
料哥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大家好。歡迎來到盾盾獵奇。

這期開始,我們來說說全世界那些奇異的景觀的未解之謎:

西爾布利史前人造山之謎

威爾特郡人引以自豪的是,自己的家鄉擁有歐洲最大的人造土山——西爾布利山。這座高130英尺,占地5英畝的人造山,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建造的,擁有4000多年歷史的西爾布利山是歐洲最高的史前人造土山。幾個世紀以來,考古學家對古人為何建造這座土山一直迷惑不解。

西爾布利史前人造山

西爾布利山是一個人造奇觀,高37米,坐落於英國威爾特郡埃夫伯里村附近,數百名勞工歷時很多年才建造完畢。有科學家認為,最初的西爾布利山不過是一座低矮的礫石堆,而後一點點加高並被一道溝渠環繞。在修建防禦工事時,盎格魯-撒克遜人可能將這個錐形結構的頂部剷平。

考古學家曾在西爾布利山下面發現鹿角、白堊、石頭和工具,它們顏色、類型不一,存在於不同的層。一些人認為這些東西的發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西爾布利山並不是一個單一的建築項目,建造者沒有任何藍圖。實際上,建造者建造這座土山是將其作為舉行儀式的組成部分,我們今天看到的外形所具有的重要性處於次要位置。給人的感覺是,這座人造山最後呈現出怎樣的形態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建造過程。



  

1969年,理察·阿特金森教授在西爾布利山山下挖掘了一條地道,試圖找到建造原因。英國廣播公司第二台播出了這一挖掘過程。但阿特金森並未在地下發現墳墓、寺廟或者寶物,很多人將此次挖掘視為一大敗筆。阿特金森認為西爾布利山分3個時期建造,但萊利認為共有四五代人參與建造這座土山。

西爾布利史前人造山

在人們尋求西爾布利山建造成因的過程中,引出了很多關於它的神話和傳奇故 事。其中有一個說法是,西爾布利山是傳奇人物Zel國王和他的馬匹的墓穴。據說,這個墓穴還和很多異教徒的信仰和地球神話有關聯。
很少有人知道當初建造這座土山的原因,但是我們可以肯定,那個時期正是英國早期歷史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最近的放射性碳追蹤顯示,西爾布利山建於新石器時代,而不是銅器時代。

西爾布利山據信擁有4000多年歷史,建於公元前2400年至公元前2300年之間。2009年,英國文化遺產保護機構(English Heritage)投入200萬英鎊(約合316萬美元),啟動一項修復計劃,防止因挖掘而變得脆弱的西爾布利山崩塌。

莫赫陡崖之謎

莫赫陡崖屹立海中,是克萊爾郡海岸的天然屏障,景色壯麗。莫赫陡崖的地貌在愛爾蘭是最險峻的,有別於島上柔和的景色。黑乎乎的峭壁成鋸齒狀,像六角形手風琴似的陡峭岩石在大西洋中隱現,沿著克萊爾郡海岸延伸八公里。

莫赫陡崖

莫赫陡崖並不優美,既無草坡、花朵,又無砂質海灣。它從海角聳立,高達二百公尺。雖然大西洋的狂風巨浪不停猛擊它的基底,但它似乎經受得住這種衝擊,一直屹立不倒。

莫赫陡崖東北方的一片荒涼之地,石頭處處,稱為巴倫高地,面積二百六十平方公里,是巨大灰岩地帶,灰岩成皺褶狀階地,向上爬升至埃爾瓦山,此山高三百四十五公尺,頂部由頁岩構成。約一萬五千年前,冰雪把該處沖刷得歪歪斜斜,成了歐洲一個最年輕地貌。

有一位將軍勒德洛對巴倫的外貌描述得最為恰當,他說:「那裡無足夠溺死人的水,又沒有供人上吊的樹,更乏埋葬死人的泥土。」但是它有牧場和松林,而且石階上到處都有已經紮根的榛木和刺柏。

在這片灰岩上,交錯的裂縫組成格子圖案,生長著上千種植物。這些植物奇蹟般地在這一小塊一小塊土壤中紮根生長,使這片階地成為植物熱愛者的天堂。溫和潮濕的氣候和岩石的庇護,使地中海植物和高山植物在此茁壯茂盛。初夏時分,岩面顯得生氣勃勃,老鸛草和春龍膽等把它點綴得多姿多彩。

莫赫陡崖

雨水並非從石面溜掉,而是漏進石縫向下流;雨水不斷侵蝕岩石,形成無數槽溝和海蝕洞。有時水向上涌,形成短暫湖泊,稱為冬濕夏干沼澤地。探坑者勘察了綿延幾公里的彎曲隧道。這些隧道一直深入至埃爾瓦山旁。向公眾開放的阿威洞,有一千公尺長的通道,通向遍布鐘乳石和石筍的地下洞穴。

這一帶的峭壁正慢慢地一點點崩潰,偶爾,峭壁上會有一段岩壁墜落海里。懸崖的灰岩基底(是無數細小海洋生物的骨骼)是在3億年前堆疊起來的。數百年來,越來越多顏色各異的砂岩和頁岩沉積在海里。多次的大陸移動把沉積物逐漸推上表層,植物奇蹟般地在這一小塊一小塊土壤中紮根生長。如此奇異的懸崖是怎樣形成的呢?這裡的奇異植物為數眾多,它們是如何在這片懸崖上生存下來的呢?目前為止,人們還不甚明了其和諧生態環境的形成原因。

立陶宛跳舞林之謎

立陶宛的「庫爾什沙嘴」國家公園是個沙丘和鳥類的

王國,該國家公園延伸在庫爾沙灣和波羅的海中間的一條狹長地帶。那裡的樹一棵棵都長得奇形怪狀,給人的感覺像是有一種神秘不解的力量把它們擰成了螺旋形。公園的工作人員已把這片神秘的樹林叫做「跳舞林」或「醉酒林」。

立陶宛跳舞林

對「跳舞林」出現的原因有好幾種說法。比如說,生物學家認為,樹幹之所以變得彎曲,完全是嫩枝捲葉蛾之過。通常說來,樹齡在5至20歲的幼小松樹苗常愛遭到嫩葉捲葉蛾的侵害。毛毛蟲毀壞松樹的幼芽,吃掉正在發育的頂端和側邊的嫩枝。一旦頂端幼芽被吃掉,只好由側邊幼芽來頂替其位置,結果松樹樹冠便變得彎曲起來。

立陶宛的林學家認為,之所以出現「跳舞林」這一奇觀,原因在於松樹的頂端幼芽太柔弱。當松樹往上躥的時候,大風常常將其幼芽折斷,結果便出現彎曲。

「跳舞林」的秘密目前尚無定論。

月牙泉之謎

月牙泉地處敦煌城南五公里處,因其形狀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是中國著名風景名勝之一。

月牙泉



  

敦煌遺書載「鳴沙山中有井泉,沙至不掩……綿歷古今,沙填不滿。」古詩中則有「四面風沙飛野馬,一潭雲影幻游龍」、「銀沙四面山環抱,一池清水綠滿漣」。千百年來,河西不少名城重鎮、關隘哨卡為風沙埋沒,許多村莊農舍、植被、牛羊,為黃沙侵襲。風沙吞噬了千年風華、百年繁榮。儘管鳴沙山「沙聲吼如雷,聲振數十里」,月牙泉卻不被淹沒,依然澄碧依舊、月弦如故,這不能不稱之為「神」。月牙泉奇就奇在她千百年不枯不竭。狂暴的沙漠和靜謐的清泉本是不共戴天,難以共存的,更何況處在暴熱、乾燥、蒸發量極大的沙漠氣候的烘烤之中,沙和泉卻能悖世之慣例,沙不填、泉不枯,如此神奇景觀,還得歸功於自然的造化。

月牙泉位於鳴沙山沙峰漠谷問的小盆地中,為沙山環抱,南北最寬五十四米,東西長近三百米,泉沿向南凹,向北凸,向東西兩端逐漸變窄變尖,水面形狀酷似一彎新月,泉水弓背的一面(北面)距泉邊十多米處,是高聳二百多米、峰巒陡峭的沙山主峰。南面是一片距水面幾米高的沙土台地,過去台地上有寺院廟宇、殿堂道觀百餘所,樓閣亭台鱗次櫛比,岸邊沙棗樹、榆樹、楊樹、紅柳蔚然成林,景致壯觀而幽雅,有些地方還種植莊稼,足見台地之廣大。

那麼,月牙泉為什麼不會被風沙掩埋呢?

月牙泉

月牙泉常盈不枯,恆久生存,還由於泉底有逆斷層儲水構造,屬典型的古河灣風蝕殘留湖,處在風蝕凹地和新月形沙丘間,也叫風成湖。以前鳴沙山中還有幾個儲水小湖,都和古河道的大部分一起被流沙埋沒了,惟月牙泉這片殘留河灣地勢較高,河流滲漏的地下水匯集於此,又受到周圍特殊地形地勢的保護,得以倖存。其水源來自鳴沙山下含水層位置較高的地下潛流,一般不受外界氣候環境的影響,水量穩定,而月牙泉處在古河道河灣殘留形成的湖盆窪地中,離潛水較近,容易接受地下承的補給。所以,水面雖小,但底部水路暢通,漣漪蕩漾。

敦煌地區歷來西南風較多,刮西風時,由於泉附近比較潮濕且以前有植被,近處沙坡低緩起伏,而較遠處又為高山所圍,困之沙刮不起來,而遠處的沙又吹不到泉邊;起南風時,泉南有廣闊的高台及樹木、建築阻隔,沙子很難落人水中,同時還把北面山腳流瀉下來的沙吹卷到鳴沙山上,從而防止了北山腳抄子堆積擁向月牙泉。起北風時,主峰另一面的沙子飛速地治月環形涉丘向山樑上滾動,沙子沿山樑上滾,速度迅急,動能很大,所以吹到山背的沙子速度掇快,而月牙泉一邊主峰坡度極陡,山腳距泉沿近而山高,因之沙子從山脊驟然飛起,凌空而過,飛越月牙泉,落到對岸。

彩色沙林之謎

名不見經傳的雲南省陸良縣由於發現了一處特殊的自然奇觀沙林,漸漸地出了名。

所謂沙林,是一處面積為六平方公里的奇特地貌。一盤散沙到了陸良,成了一片片由沙粒堆聚而成的峰巒疊嶂,風吹雨打,竟然屹立不倒,並且還能煥發出七彩顏色。

「彩色沙林」離陸良縣城18公里,在一片群山聳立的山腳下,是近年來才被發現的奇特地貌——在這一處面積為6平方公里的地方,由沙里堆聚而成的峰巒,在風吹雨打之下,竟然屹立不倒。它們或如筍、或如牆,千姿百態,實為天下一絕;更奇妙的是其顏色變幻無窮。故有彩色沙林之稱。如今,它與路南石林、元謀士林號稱雲南的三大奇林。

彩色沙林

「過陰兵」的怪異現象就發生在這鬼斧神工之地。

在「彩色沙林」的盡頭,有一處高高的山樑,故名為「大戰馬坡」;在大戰馬坡的半山腰,又有一個古地名為「小戰馬坡」,坡上兀出一石,上面有「下馬石」三個字,當地山民說:「怪異現象就在前面,自古人到這裡就要下馬。」再往前走,又有一石刻著「驚馬石」三字,在它的右邊有一處黝黑的山崖,下面是一道陰森森的山溝,當地人稱為「驚馬槽」。「過陰兵」的怪叫聲、慘叫聲就是從這溝里發出的。有著天地之靈氣的馬到了「驚馬石」就會驚起來,即使用鞭抽打它也不肯從這驚馬槽里過了。

以上就是這期小編所搜集來的資料,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你也對世界獵奇這個話題感興趣,請關注我,每天帶你看世界上奇談怪論。歡迎大家到評論區留言,一起探討我們未知的世界。(文中圖片均為網絡素材,不代表科學依據)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感謝觀看盾盾獵奇。感謝關注、感謝點讚、感謝評論!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