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歐美

30年來第一次!美國直接進口伊朗石油,印度和歐洲已開始騰空油庫


2021年6月08日 - 歐美小編 趣史錄 
   

趣史錄

帶貨達人,

五月底,美國能源信息署放出一期最新數據,裏面赫然出現了從“伊朗”進口原油以及石油產品的記錄,要知道自從1991年起,美國就沒有來自伊朗的石油交易了,此後更是對伊反複制裁,不但自己不買還要壓制其他國家不准買。

如今30年來第一次!美國直接進口伊朗石油?莫非維也納的談判其實是有進展的?據說,印度和歐洲已開始騰空油庫了!

真的假的,美國從伊朗進口石油了?

最初的消息來源是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時間為5月29日: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美國從伊朗進口了超100萬桶原油;此外,去年10月還有一批來自伊朗的“石油產品進口”。
當今世界,石油買賣稀松平常,但發生在制裁與被制裁的美伊之間這就很不尋常了。

要知道,美國上一次從伊朗進口原油或者石油產品,都是需要追溯到1991年底的事。從2018年起更是加強制裁力度,不但美國自己不買伊朗的油,還利用自身地位要求別國也不能買。

這一系列做法其實並不符合其他國家的利益,不少國家諸如中印等都需要進口能源,歐盟在伊朗更是有大把利益。
六年前的“伊核協議”、前不久的談判重開,每次都有好幾個國家上桌子一起談,正是因為背後有著錯綜複雜的利益。

整整三十年斷絕交易、維也納談了那麼久也沒見什麼進展,忽然間美國竟然承認自己從伊朗買油了?美國自己打破了自己的禁令?放棄了制裁的立場?還是說,美國和伊朗之間其實已經談妥、達成了新的共識?

據說,和伊朗經濟聯系一度密切的歐洲、曾經當過伊朗大買家的印度,都已經行動起來准備屯一波石油了。正當各種猜測紛紛泛起之時,伊朗那邊卻出來了官方回應——“沒有這方面的消息”。

買家宣布交易已完成,賣家卻表示沒這回事,兩邊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兩天之後,進一步消息出來了:

美聯社和加拿大《環球郵報》都登了新報道,深挖統計數字和法庭文件證明,今年2月美國在阿聯酋沿海扣押了一艘伊朗油輪,隨後把船上超200萬桶、價值約1.1億美元的原油賣掉了。托運人為了掩飾貨物來源,還專門給貼上了伊拉克原油的標簽。

看來,EIA的這筆數據不過是“做賬”的需要,把搶來的原油寫成進口而已。至於解除對伊制裁,目前看來還為時尚早——銀行賬戶和資產壓根還沒解封呢。

伊核談判還有戲嗎?

這一波“反轉”出來,美伊之間通過談判達成共識的希望仿佛又變得遙遠了,維也納多國會談、歐盟代表辛辛苦苦在中間傳話,現在看來真就傳了個寂寞。

對美國來說,伊朗因為其地理位置、石油資源,最重要是它在中東諸國中的地位,注定了要被“重點關照”。

現在我們一提到美國在中東的代理勢力,要麼就是人稱“親兒子”的以色列,要麼就是帶頭捆綁石油美元的王爺國沙特,幾乎沒人還記得伊朗也曾經是個鐵杆親美的國家。

實際上,伊朗從冷戰時期開始,就是旗幟鮮明的反蘇親美國家。美國對伊朗大力援助、慷慨給軍備,這一策略至少持續了前後八任總統任期。當時伊朗拿著美國援助的先進戰鬥機,在波斯灣堪稱武德充沛、軍事第一。

只不過這一切都在1979年霍梅尼取代巴列維王朝之後成為了歷史。

霍梅尼

對於伊朗這種自身不算大國、又置身焦點地帶的國家來說,話事人更迭帶來的國家策略不具備長期性是難免的事,而美國一直以來對該國要麼大力支持、要麼大力打壓的兩極態度,反過來再度證明了伊朗的重要性。

2015年的時候,經曆了漫長的談判,伊朗的局勢本來是有相對緩和趨勢的——在美英法德中俄共同坐上一張桌子的情況下,伊朗簽訂了關於伊朗核問題的《聯合全面行動計劃》,這也就是後來常常被提起、近期出鏡率尤其高的伊核協議。

而伊核協議在2018年再起風波,與特朗普上位、大力推行“極限施壓”策略也不無關系,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恢複對伊制裁,甚至表示目的就是為了讓伊朗的石油出口降到0,因此也稱為“歸零計劃”。

等到拜登上位之後,在伊朗問題上仍舊保持著特朗普時期的現狀,但也確實釋出了有意重返談判桌的信號。

期間國際局面也有若幹變化——伊朗高調宣布與中國的“25年大單”,俄羅斯一如既往地放狠話替它撐腰,歐盟諸國在中間打圓場,伊朗的聲音自然也就更大了。

不論各國對伊核談判表現出“樂見其成”的態度也好,還是法德兩國熱炒“丹麥監聽醜聞”也好,背後都有同一個前提,也就是大家基本上認為:

比起倒行逆施不管不顧的特朗普,拜登及背後的民主党多少還是要講究吃相一些,這類“政治正確”的調子,不妨多唱給拜登聽聽。

舊事重提:“私掠許可證”

在這樣的背景下,伊朗油輪事件的真相一出來,多少有些令人大跌眼鏡。意外之處在於一向相對講究政治正確的民主党,這一次反而完全撕下臉面、直接硬搶了。這一系列操作多少讓人聯想起美國前宗主國那臭名昭著的“私掠許可證”。

現在我們看電影玩遊戲,娛樂產業把海盜包裝成了距離現實生活極其遙遠、一個浪漫自由的職業。但在真實歷史中,這個名詞從來都與野蠻血腥的掠奪密不可分。

當初英國經濟困頓,論遠洋航海又搞不過擁有“無敵艦隊”的西班牙。英王的策略就是直接給海盜發“私掠許可證”,當海盜當得好的霍金斯不但可以進國會,進了英國海軍也大有地位。不誇張地說,英國靠著“私掠許可證”累積力量,最終掀翻了西班牙。

等到美國想要從英國殖民下脫離的時候,舊日故事又一次重演——被認為獨立戰爭
導火索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本質上也是對英國商船的搶劫。

整個獨立戰爭期間,在美國各州保護許可下活動的海盜船多達兩千餘艘,私掠頻發使得英國商船損失慘重,為推動獨立發揮了重要作用。一直到了1907年的《海牙公約》
之後,這種背後站著國家的海盜行為才得到台面上的廢止。

當然對於強國來說,不再支持海盜並不是出於道德高尚之類的原因,而是因為掌握了更現代更高效的搶劫方式——通過金融、通過貨幣。
畢竟,能穿著西裝把錢掙了,誰不願意形象更光鮮一些呢?

回溯英-美一脈相傳的盎撒系國家做法,搶劫背後的強盜底色其實一直都在。

哪怕是進入了現代社會,倚靠強大的海軍力量而對他國船只肆意搶掠的做法依然層出不窮,只不過多少會捏造一些“理由”——先單方面把對方打成“邪惡國家”、“大殺器持有者”、“制裁對象”,然後再由海軍上陣。

會產生關於“私掠許可證”聯想的,並不是只有我們而已。

去年4月,《美國海軍學會報》就曾經刊登過來自海軍陸戰隊退伍上校、現為相關領域研究員的馬克·坎西安
的評論文章,此人就認為兩百年前的私掠許可證是個好東西,搶劫中國貿易船只來獲得利益和優勢也是個好策略,既然是好策略那還不趕緊實行起來?

看看,“強盜”這標簽可不是美國之外的什麼人給他們貼上去的,他們自己已經坦坦蕩蕩地說出來了,而且完全不覺得有什麼需要心虛臉紅的。
真是教科書一樣的“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對我國的警示

說穿了,叢林法則、強盜本性,在美國身上從未消失——在美元收割還有效的時候,人家只是懶得幹,可並不證明人家沒這能力或者沒這動機。
遠的不說,1993年發生的銀河號事件
,除了那一船貨沒被美國拖去賣掉之外,本質上與今日伊朗的遭遇究竟有什麼區別?

我們當然可以討論甚至辯論:美國的做法是不是符合國際法、這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但討論或者譴責對於實際層面的事不會有任何影響,這就仿佛秦二世朝堂上“指鹿為馬”的表演,所有人都看見了,所有人都默契地裝瞎。

那個美軍退伍上校的建言尚未被采納、我國的船只還能維持正常貿易,跟什麼道德底線全無關系,唯一的原因只能是南海——據統計,當今世界有四成的海上貿易經過南海。

如果我國當初沒有下力氣發展海軍力量、沒有在南海“鬼斧神工”並整理局面、沒有對島鏈體系形成壓力,那麼很可能今天我們的船已經無法正常航行了。

網絡上曾經流傳過一句話“屯糧不屯槍,你家是糧倉。賣油沒航母,你家是油儲”,現在看來確實無比正確。哪怕是在最困難的時期裏,我們也沒放棄北鬥上天、餃子下海,現在看來雖然成效尚未達到預期,至少大方向是正確的。

目前真正重要的症結並不在於對美國的操作表示驚詫或是憤慨,而是一旦波斯灣、馬六甲變得對遠洋油輪不夠安全,我們應該用何種策略去保住這條能源安全線。再想遠一點,中國作為全世界制造產業鏈的樞紐,一旦面臨劫掠行為必然帶來的成本飆升,我們又該如何應付?

結語

目前看來,所謂“30年來第一次美國直接進口伊朗石油”,居然只是美國自己炮制的一場假賬鬧劇。雖然印度和歐洲已開始騰空油庫,但也終究只是白白忙碌一場。

反而是對於和美國站在對立面的我們來說,能源進口、海外貿易的安全系數被拉到了一個新的優先級上,唯一能做的只有不斷提升自身海上力量,最大限度提高對面搞事的代價,除此之外,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