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宇宙

假如發生了太空戰爭,那會如何?答案有點後怕


2021年11月01日 - 宇宙小編 天文在線 
   

天文在線

匠心計劃創作者,優質科學領域創作者

美國總統宣布設立第六軍種——太空軍的消息,一時成為國際輿論的頭條新聞。有的人會覺得這是在照搬科幻小說,完全是無稽之談,而也有一些人可能覺得這個計劃並非天馬行空。如果軍事力量真的突破地球空間的束縛,那將會發生什麼呢?

你是否總是喜歡對真相一探究竟?你是否有著強烈的好奇心?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戰爭逐漸覆蓋到了陸地、海洋與天空。宇宙成為下一個戰場,或許只是早晚的事。不過,我們在科幻小說中形成的刻板印象應該不會成為現實。“太空戰爭”這個詞,在我們的腦海中也許是這樣一幅圖景:四射的光、射出的激光、用超光速推進器實現超空間變換……然而,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那種反抗外星人入侵的場景,抑或與邪惡空間站對抗的星系間戰爭,這種好萊塢式的畫面是不太可能在現實中發生的。

畢竟,歐洲航天局局長還有大多數航天產業領頭人(比如Jan Wrner)都認為,宇宙是一個和平的場所,不涉及國與國的邊界問題。幾十年來,有些國家雖然處於長期對抗的狀態,但為了全人類的福祉,依然做到了共同和平開發宇宙空間。在1967年,美國、英國和蘇聯甚至還簽署了《外太空條約》,明確禁止在太空使用核武器。如果這一法條能夠貫徹下去,即使發生太空戰爭,也不會演變成為核戰爭。未來的太空軍也不會是在大氣層外圍操控飛行器的戰鬥飛行員,而是在地面對敵方衛星進行網絡攻擊的黑客。這種戰爭方式也許沒有像曲翹速度或者激光槍那樣激烈,但網絡攻擊依然可以在太空戰爭中實現毀滅式打擊。

在現代社會,我們的日常生活早已離不開太空,這種依賴不分國度。從電視上的新聞報道,到網絡空間,再到電話服務,都離不開衛星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全世界的軍隊在方方面面都依賴太空服務。邁克爾施密特是一名來自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國際公法教授,他同時也是一位太空戰爭專家,他曾說過,從簡單的導航系統到複雜的間諜衛星,現代軍事在各個方面都依賴於太空服務。

當談及美國對太空的倚重時,美國空軍部長希瑟·威爾遜提到了全球定位系統(GPS)。他說:“從地面部隊在戰鬥中使用的設備到自動提款機(ATM)與我們手機上的應用程序,它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交戰國家干擾敵國的人造衛星,那麼,他們可能不但有能力阻止敵軍在地面上的前行,而且還會使敵國的日常生活逐漸停止並陷於困境之中。”美國空軍已經准備好應對針對衛星的網絡攻擊,同時在軍隊專門訓練陸軍適應最先進技術失效時的潛在攻擊。

正是我們現在對衛星技術的依賴引領了像美國航空航天集團首席執行官史蒂夫·伊薩科維茨這樣的人物。我們要相信太空戰爭不僅僅是可能的而是不可避免的。世界各地也有類似美國的舉措,各國的武裝部隊都在努力尋求一個平衡,一方面盡可能地使用衛星系統,另一方面也做好准備,以防衛星日後遭到黑客的攻擊並消失。

所以在今日,一場太空戰爭並不是完完全全的假想。世界各國政府已經預見到未來戰爭的關鍵時刻將在太空上演,我們對太空以及網絡戰爭的看法正在變得互聯起來。雖然太空戰爭很可能由網絡攻擊發展而來,但是很多國家已經展示了他們發展太空武器的能力,這意味著他們也預見到了物理戰鬥發生的可能性。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各個國家都加大了空中武器的研究力度。美國、俄羅斯、中國通常被稱為人造衛星領域的領跑者。在冷戰期間,美國開始研究一種被稱為“上帝之棒”的武器,它能夠將鎢棒從軌道上運送到地球上的指定目標。它雖具有原子彈爆炸的威力,但沒有任何輻射。所以這個計劃也被稱為“雷神計劃”,最終因為它的預算過於昂貴而被擱淺,但這個概念從來沒有真正消失過。

太空分析師兼作家布萊恩·哈維認為,俄羅斯的太空武器發展史也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於2007年開始向太空發射導彈以摧毀本國報廢衛星的舉措被譽為中國在太空領域最重要的舉措之一。2014年,俄羅斯發射了另一種據稱太空武器的裝備,據報道,這種武器的在軌運行速度比以往任何的太空飛行物都要快。

一場太空戰爭不一定需要由地球發射進入太空的武器開展,另一種物理對抗的可能方式是通過(人造)衛星進行相互攻擊。然而,世界上的領先力量早在1960年代就被報導以日後的太空對抗為目的在將人造衛星武器化方面開展了許多超前的工作。

從大多數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太空戰不太可能以這種形式爆發,不過外太空特種戰艦在我們上空相互擊落的想法卻反過來影響到了遙遠的科幻領域。這裏有一種最壞的情況需要我們考慮:快速產生的凱斯勒效應。這種假說預測了(人造)衛星相互攻擊會造成最壞的結果。凱斯勒效應提出,一場(人造)衛星相互撞擊的慘烈太空戰爭後會產生過多的碎片和殘骸,所有在該軌道繞地球旋轉的東西都會被它們阻塞住,安全地穿過它們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些殘骸會繼續與更多的衛星相撞,即使那些“和平”的衛星也不能幸免,這會在我們的天空中造成連鎖的毀滅。不久後數以十億計被毀壞衛星的碎片會充斥我們的大氣層,有些可能墜落到地面,我們離開地球進入浩瀚宇宙的唯一通道基本上被毀掉了。介時,我們會看到外層空間變做一片荒蕪。不過,像美國空軍前軍官布萊恩·威頓這樣的軍方專家指出,太空戰爭不可能達到這樣劇烈的程度。

根據最主流的分析,太空沖突最可能是破壞通訊系統的數字化攻擊形式。大規模的、甚至危害人們生命安全的毀滅性事件仍存在可能,但我們永遠不會看到天空在我們頭頂燃燒的景象。本質上,外層空間條約的確將太空變變成了一個中立的區域。因此,如果或者正當那裏發生沖突,它會更像是冷戰形式的沖突,各國都能保證毀滅對方的威脅很可能會使情況陷入僵局。不過所有的這些假設都只是提出了在地球引力範圍內爆發戰爭時會出現的情況。從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的角度來看,更深空間的宇宙命運之戰則更不可能發生,不過普通的太空戰爭不會再僅僅存在於未來主義的科幻作品中。

在現實世界中,隨著各地的軍隊都已開始准備,很多人相信太空戰是無法避免的了。一場數字化的太空戰可能聽上去比其他形式的戰鬥更溫和些,但是實際上它會很大程度上使我們的生活方式倒退。這就是太空戰會帶來的情況。

by:輕履,Ma.Fre..,猹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