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金庸的顯赫家世:蔣英是他堂姐,徐志摩是他表哥,瓊瑤是他表外甥女


2022年2月25日 - 健康小編  
   

提到"金庸"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心裏都會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一副畫面。

這幅畫面的情景不盡相同,也許是張無忌在光明頂上面對六大門派圍剿時的臨危不懼,也許是蕭峰、虛竹、段譽三人在少室山上面對強敵卻坦然結義的意氣風發,也許是郭靖與黃蓉在襄陽城外奮力拼殺的慷慨激烈。

又也許,人們想到的是絕跡江湖的神雕俠侶,笑傲江湖的令狐沖與任盈盈,甚至是自在逍遙、通殺穩贏的韋小寶……

金庸,這個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中,以"最不入流"的武俠小說殺出一片天地的人,成為了如今國人眼中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就連他自己都說,他這一生太複雜了,有太多的經歷和秘密。這樣的人,才是不折不扣的"傳奇"。

顯赫家世:忠厚傳家,詩書繼世

金庸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南宋末年,為了避禍,查氏自安徽婺源遷至海寧,從此在這裏定居下來,經過元明兩代,到清朝時,已成為當地有名的望族。



  

尤其在康雍乾時期,海寧查氏更是人才輩出,曾有"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傳奇。這個以書香傳家的古老家族,也自此湧現出無數中國歷史上熠熠生輝的人物。

如果以金庸本人作為中心,我們大概可以畫一張近現代中國傳奇人物的小地圖:他本人自然不用多說;他的族叔査濟民,是中國近代十分有名的愛國工業家,後來與金庸一同遷居香港。

他們二人聯合提出的關於推舉香港特首的《雙查方案》,被納入了香港的《基本法》之中,足見他們的影響力之大;他的族兄查良錚,即是近代著名的翻譯家、詩人穆旦,由他翻譯的普希金文集,在國內產生了巨大影響。

著名詩人徐志摩,是金庸的姑表哥,這位少年成名的偉大詩人與金庸年齡差距甚大,但金庸大概並不算喜歡他,還將他寫入了自己的小說中。徐志摩早年曾用筆名"雲中鶴",金庸將它挪用,作為自己筆下《天龍八部》中"四大惡人"之一。

有趣的一點是,金庸筆下的"表哥"似乎都是不太正面的角色,不知是否是他有意為之。而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蔣百裏,所娶的原配妻子查品珍,是金庸的堂姑姑。

因此,蔣百裏算是金庸的堂姑父,而他的女兒蔣英與女婿錢學森,則是金庸的堂姐、堂姐夫了。蔣英是蔣百裏的繼室所生,雖然他們之間並沒有血緣關系,但兩家的關系一直非常融洽。

錢學森夫婦前往香港時,金庸多次接待他們;而錢蔣二人也買了一整套金庸小說,對金庸贊賞有加。而台灣著名的言情女作家瓊瑤,則是金庸的表外甥女,這層關系雖遠,但瓊瑤阿姨對此頗為感念,她曾說《還珠格格》中"小燕子"這個角色的靈感來源很大程度上就得益於金庸。

如此龐大錦繡的家族,為金庸帶來了良好的文化積澱。他的祖父與父親在當地為官,又結識了許多朋友,著名作家茅盾,便是金庸父親的同學,金庸少年時還曾去拜會過他。

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起來的金庸,對彼時那個剛剛穩定下來的中國有了深刻而獨到的見解。懷著這樣一顆拳拳之心,他由一位作者,逐漸走上了作家的道路。

武俠之路: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1952年,香港武俠門派太極門與白鶴門發生爭執,雙方互不服氣,約定在澳門舉行打擂。此舉在香港引起極大轟動,各大報社競相報道。

當時,身為大公報記者的陳文統受報社要求,為了吸引讀者,便以此為藍本創造了一部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

這部小說,被認為是中國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之作,而陳文統的筆名"梁羽生",也從此被譽為中國新武俠小說的鼻祖。而他的同事查良鏞,也在梁羽生的建議下開始了他的武俠小說創作。

1955年,他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文中的陳家洛少年成名、武功蓋世,他與霍青桐、香香公主的愛情悲劇淒美動人,而金庸更巧妙地將故事與清朝天地會和康熙的身世之謎結合起來,譜寫了一部驚心動魄的武俠群像。

雖然作為金庸的首部小說,其內容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尚有不夠成熟之處,但在當時一經面世,便立刻轟動一時,"金庸"這個名字,很快就變得家喻戶曉起來。

隨後,金庸以平均一到兩年一部作品的極高效率,在報紙上連載了十四部武俠小說,再加上《越女劍》這部中短篇作品,一共合為十五部。1972年,隨著小說《鹿鼎記》的結束,金庸正式宣告封筆。

他的十五部作品經過重新潤色後整理出版,並自1980年開始改編成影視作品,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裏,迅速風靡全國,漫及全球的華語文化圈。

書迷為他寫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十四字藏頭對聯,用來形容金庸這十四部作品。

而對金庸小說的影響力,有人則給出了更為確切的形容: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沒有人不知道金庸的名字。金庸用他的文字,構造了一個存在於所有中華子孫心目中的武俠世界。

人們慣常所說的"武俠四大家"即"金古梁溫",實際上各有特點。古龍小說中的俠客,大多孑然一身,只有兩三知己,與美人美酒為伴,卻始終沒有真正的歸宿,是一個極度浪漫的世界。

溫瑞安筆下的俠客,大多獨行於世,面對世間種種險惡離奇,江湖如逆旅,每個人都不過匆匆過客,是一個極度驚險的世界。

而金庸,則擅長將歷史融入故事,人物的悲歡離合,都顯得無比真實,有溫暖,亦有悲情。金庸筆下真正的大俠,不為爭名,也不為逐利,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男子漢大丈夫的氣節,為了保護民族與百姓。

正如郭靖所說,"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是金庸小說中"武俠精神"的內核。也正因如此,金庸小說喚起了每一個中國人心裏對於中華傳統美德的認同感,這也是他的作品得以廣為流傳的重要原因。

溘然長逝: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在國內近幾年的數個文學排行榜單中,金庸和他的作品都作為"最有價值/影響力的大師或作品"名列榜上,與魯迅、沈從文、巴金等大師並肩,甚至一度超過了茅盾。

對於這個排名,民間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聲音:一種是認為金庸及其所代表的武俠小說只能算是通俗文學中的一個分支,畢竟與主流文學有所差異,難登大雅之堂。

而另一種聲音則說,好的文學就是能夠獲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和支持的文學,而金庸小說傳遞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彰顯的是厚重深刻的民族歷史,理應被歌頌。

對此,金庸先生在接受采訪時也只有淡然苦笑。他解釋道,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能被大家喜歡當然很高興,但茅盾是自己的長輩,自己是不能和長輩們一較高下的。

這種說法也許含有謙虛的成分,但也不難看出金庸對自己的認知清晰且低調,說話做事,已是十足的大家風範。

經過數十年的歲月熏染,金庸小說儼然已成為了中華文化中一個十分鮮明的符號。而大眾對於金庸及其武俠小說的熱愛,也逐漸催生出一批專門金庸小說的學者。

也許它終究不如四大名著那樣深刻,但通過對武俠小說的研究,我們還是可以從中對中華民族一直以來內心深處的精神核心一窺究竟,對金庸這個人的了解也愈發深入。

許多人曾想為金庸先生著書立傳,但金庸本人都一一婉拒了。他說,"我這一生太複雜,經歷的事情太多,秘密也太多了,不適合寫傳了。"

他就是秉持著這樣的品性,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有人曾問他,人生應該如何度過?金庸先生微微一笑,說出了那著名的八個字:

"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2018年10月30日,享譽海內外的文學大師金庸去世,享年94歲。他生前的成就已可媲美中國頂級的文壇巨匠,但在封筆之後,他保持了數十年如一日的低調淡然,直至離世。

可以說,他這一生就是上述這八個字的真實寫照。他的一生給國人留下了太多寶貴的精神財富,以至於在他死後,人們仍在無限的感懷中不斷地對他的生平及作品抒發議論,久久不能止歇。

《神雕俠侶》中,程英曾對陸無雙說道:"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複如斯。"人生如此,江湖亦如此。金庸的快意恩仇,便是在相逢時盡情歡樂,在別離時瀟灑轉身的豪邁之情。

每一個愛金庸武俠的人,相信都能從中學到一些人生的意義與道理。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將人生過得精彩、不留遺憾。

逝者長已矣,在對金庸先生懷念的過程中,如果能想起先生所寫出的這段話,也許才能真正放下惆悵,懷著對老先生的敬佩與對作品的喜愛之情坦然前行。山高水長,先生早已笑傲江湖;殊途同歸,我們終將後會有期。

文/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