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火車的秘密:為何乘務員晚上要強制拉窗簾,廁所裏面排泄物去了哪


2024年2月21日 - 地球小編  
   

現如今供人們選擇的交通工具越來越多了,不過火車依舊是人們選擇出門的主力,不僅僅是因為方便而且還十分的劃算。

不知道大家在乘坐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些問題,比如說為何一到了晚上乘務人員就會將窗簾給拉上。

火車上的水又是如何來的,我們在行駛的過程中排泄物又將會排到哪裏呢?針對這些問題讓我們一個一個往下看。

夜間火車拉窗簾:體貼而必要

一到晚上,火車長廊裏就響起了乘務員拉窗簾的聲音,這看似微小的舉動,其實體現了乘務人員的負責任與細致入微,我們不妨來看看,為何火車夜間需要拉上窗簾。

窗簾可遮光保證乘客睡眠質量,夜間火車行駛路段複雜多變,隧道、站台、居民區燈光,以及鐵路維修時的強光設備,都會突然射入車廂,影響休息,譬如工作疲憊的上班族,以及患有失眠症的老人,他們極需一個舒適安靜的睡眠環境。



  

若一夜之間頻繁切換光線,勢必嚴重影響睡眠質量,這時候窗簾遮光效果就凸顯出來了,它可保護乘客尤其是身體弱者的休息不被乾擾。

也能維護安全與隱私,夜晚停靠站台時,沒有遮擋很容易被外面行人窺視車廂內部,這對婦女孩童的安全極為不利,況且也有乘客睡相難看被偷拍的可能。

小偷更會趁機行竊,一位准備購買禮物的中年婦女,就因為車站邊居民發現她攜帶大量現金,結果被小偷盯上下手,要是當時有窗簾遮擋,這起盜竊案完全可以避免。

窗簾還能起到緩沖保護作用,夜間行車速度快,兩車交會時會產生氣流震動,可能卷起石塊擊碎車窗。

有人就因與另一列火車錯車,被卷起的石塊擊碎車窗,碎玻璃紮傷了手,多虧窗簾起到緩沖作用,否則傷勢不堪設想。

我們還要考慮到其他因素,例如夜間行經城市時,車廂燈光可能會照亮周邊住宅區,影響居民正常生活。

又例如火車夜晚從郊外荒野經過時,燈光照射可能會引來狼群或野獸,嚇壞車內乘客,所有這一切不利因素的解決,都得仰仗那層薄薄的窗簾。

所以說,夜車拉窗簾決非多餘之舉,而是乘務人員的負責任表現,這不僅照顧乘客睡眠質量,也讓旅途更安全舒適,作為乘客,我們理應支持這一貼心之舉,共同營造一派祥和悠然的出行氛圍。

除了窗簾之外,火車上的排泄物是如何處理的也是很多人關注的一個方向。

火車上的“排泄物”都去了哪裏?

說起來從最初的直排式,到現在的真空集便器,火車上的糞便處理方式經歷了一個從簡陋到現代化的過程。

早年,綠皮火車上僅有簡易的蹲坑,沒有專門的衛生間,乘客只能在連接處的小房間裏臨時安置的蹲坑處如廁。

這種蹲坑直通車外,高速行駛時糞便直接被拋灑在路基邊,盡管高速飛散的糞便不太積聚,但長此以往還是對沿線環境造成了汙染,也增加了路基維護的難度,隨著時代發展,這種不文明的如廁方式逐步被淘汰。

80年代改革開放後,我國加快城市化建設,鐵路運能需求激增,為更好地服務旅客,1990年代開始,新造的鐵路車廂內部開始廣泛設置衛生間,但早期仍沿用簡易蹲坑,采用直排方式將糞便排放到路基,沒有根本解決環境汙染問題。

為進一步提升如廁文明程度,2000年起,我國鐵路車廂普遍安裝上真空集便器,這是一種集便與儲存於一體的智能裝置,可有效收集糞便,避免汙染。

真空集便器的核心部件是渦輪增壓機,與一個大小適宜的糞便汙物箱相連,當乘客按下沖水按鈕時,汙物箱內的渦輪高速旋轉,在管道內瞬間形成負壓環境。

於是管道外的糞便迅速被吸入管道,並匯入汙物箱儲存,少量水可沖洗管道,兼顧衛生與節水,如果汙物箱儲量接近上限,會自動發出信號,切斷乘客廁所使用,防止溢出汙染。

當火車停靠站台後,工作人員用一根粗大的導管,將儲存的糞便汙水抽吸轉移到專用的汙物運輸車中。

根據統計,一個繁忙車站每天需處理5至10噸糞便,這些糞便不會任意排放,而會進入資源化處理系統,最終制成有機肥料回用於種植。

這套智能裝置充分體現了設計理念的轉變:注重如廁文明、注重資源再利用,它大幅提升了車廂內部的衛生環境,也減輕了線路維護壓力,為廣大乘客提供了舒適出行體驗,推動了城市文明進步。

在未來隨著科技發展,真空集便器會向更節能環保、更智能化的方向優化升級,使我國鐵路衛生條件達到更高標准。

屆時火車上的糞便處理將變得更加環保衛生、自動化和智能化,這不僅讓乘客有更好的出行體驗,也讓火車上的糞便處理達到更高的環境保護標准。

我們都知道,在火車上不管是喝水還是沖廁所,都需要源源不斷的水源,可大家也沒有看到這些水是如何進到火車裏面的,這不僅讓人十分的好奇。



  

火車上的神秘水箱

火車上的水源是許多乘客關心的問題,我們坐在車廂裏,可以隨時打開水龍頭接水,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火車上的水從何而來,事實上,提供火車用水的設備設置在一個不太顯眼的位置——車頂部分。

車廂頂部呈現半圓柱體的形狀,這個看似平凡的區域,實際上巧妙地容納了一個巨大的水箱,每個水箱可容納約800公斤的水,相當於一個成人4000瓶500ml的礦泉水的容量。

在一般情況下,一個這樣的水箱可以為一個車廂提供10多個小時的用水量,當水資源即將用盡時,火車便會在途經的車站進行加水。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管道加水普及之前,火車加水全部都是靠人工進行的,當時的“火車加水工”需要在極短的站停時間內,用體力把滿滿一箱箱水從地面抬上車頂,然後倒入水箱。

這種低效的加水方式非常消耗體力,工作人員即便在酷暑高溫或嚴寒天氣下,也必須保證為每列進站的火車添足水源。

隨著社會進步,如今的火車加水已經利用管道系統進行,列車一旦停靠在車站,工作人員便將輸水軟管連接到車廂的水箱接口,然後打開閥門,利用水壓原理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為車廂水箱注滿水源,在這個過程中,控制水壓和流量對保證加水效率至關重要。

為確保飲用水質量,火車上的生活飲用水必須經過煮沸消毒,各項檢測指標合格後才可提供給旅客使用。

即便是洗漱用水,也必須經過過濾除菌處理,相關部門會定期對火車上的淨水設備進行檢查、維護,以保證添水質量。

然而由於部分老舊車廂設備陳舊或管理不善,也有個別旅客反映火車上的自來水味道怪異,不太敢直接飲用。

這提醒有關部門不能有絲毫懈怠,要保持對火車飲用水質量的高度重視,確保每一趟車次的水源都安全可靠,讓廣大旅客敞開肚子大口暢飲,無後顧之憂。

作為乘客,我們也應該節約使用這來之不易的水資源,雖然一列火車可攜帶巨量的水,但畢竟存儲量有限。

如果所有旅客都不節約用水,長時間流水或頻繁洗漱,仍可能造成供水吃緊,我們可以關好水龍頭,盡量縮短洗漱用水時間等,養成良好習慣,為工作人員減輕不必要的負擔。

無論是鐵路職工還是廣大乘客,我們都應該共同關心和守護火車這一箱箱來之不易的清水,讓我們繼續支持他們的工作,也讓自己踐行綠色出行,合理使用水資源,共同營造綠色舒適的旅途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