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在浙江發現一座古墓,墓地如巨型椅子,墓主果真不是一般人_土丘_錢寬_墓葬》 原創 吳越王錢鏐父親墓的發現 本文作者:倪方六 在我之前於“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發布的關於錢姓源流的文章中,曾提到吳越王錢鏐的父親——錢寬。錢鏐一生受父親影響深遠,尤其是在他父親的安葬問題上。 錢寬,字洪道,於唐朝乾寧二年乙卯(公元895年5月20日)去世。錢鏐為父親挑選墓地時,特意請來風水師,在衣錦鄉清風裏南原找到一塊風水極佳的地方,為他營建了一座豪華的墳墓。五年後,公元900年陰歷十一月初一,選擇了一個吉時為父親安葬。 1978年11月,錢寬的墓——吳越國的祖墳,被窯廠的工人偶然發現。此時,墓葬已經歷了1078年的風雨。墓地位於當時的臨安縣臨天公社工農大隊(現為臨安市錦城街道西墅村)。 根據1992年出版的《臨安縣志·輿地志》記載,明初時,該地區仍保存著當年的原始地貌。錢寬墓坐北朝南,墓地周圍的土丘環繞,形成一個獨特的風水格局。墓地的北面、東面和西面均被土丘環抱,其中北面的土丘最高,超出了墓封土的高度,左右兩側土丘逐漸降低,並分別向南延伸。 墓地的南面是一片開闊的水田,村莊零星分布其間。從遠處看,墓葬西、北、東三面被土丘圍繞,整體地貌就像一把坐北朝南的巨大太師椅,背後是高聳的山丘,左右兩側土丘如同椅子的扶手,而墓葬恰好位於這把“椅子”的中心位置。這種局勢在風水中被認為極為稀罕,正是理想的“寶地”。這種“椅子墳”在閩浙江一帶尤為受到推崇,至今仍可見到類似的墓葬樣式。 但要找到如此完美的風水寶地並不容易,所謂“寶地”並非天成,而是經過人工改造和修飾的結果。錢鏐深知帝王家族的陰宅關系到國家運勢與子孫運程,因此對父親墓地的選擇尤為重視。臨安地處江南丘陵地區,屬於天目山脈的餘脈,地勢複雜,要找到符合帝王需求的上品風水非常困難。風水師們在這片土地上根據自然地勢進行調整,利用山丘和水源的搭配,人工改造出這一理想的格局。 錢寬墓地周圍的土丘本來有些低矮,且位置不理想,尤其是缺少水源。根據風水學的理論,山主貴,水主財,風水寶地不僅要有山,還必須有水。於是,在墓地的西南方挖了一個大水塘,形成了一個風水“水塘”,不僅供墓地使用,挖出的泥土還用於封土,修補了周圍的土丘,達到了“增土添水”的雙重效果。 當錢寬墓被發現時,周圍的環境依然保存了墓葬當初的氣勢:南邊是開闊的平地,視野極為開闊;北方幾百米外是大洋山和小洋山,遠處的山脈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東南方的保錦山(現已被夷平)也曾為墓地的環境增添了特殊的地理優勢。墓地呈現出“前有照,後有靠”的風水格局,這在浙江民間常被稱為“代代發達子孫笑”的理想格局。 然而,這座墓並未立即被人們識別出來,經過歲月的流轉,墓地變成了一個不起眼的土丘。由於當地窯廠的存在,工人們便開始在這裏取土來燒磚瓦。土丘的泥土質地優良,燒制出的磚瓦結實耐用,因此受到窯廠青睞。工人們先從墓的西側取土,隨著挖掘的深入,墓頂開始顯現出來。 在發現墓頂後,工人們並未立刻引起注意,直到他們發現了一個直徑約50厘米的小缺口,才意識到墓內可能藏有寶物。事實上,這個缺口是古代盜墓者所留下的一個洞口,工人們通過此洞進入墓室並發現了部分隨葬品,包括瓷器和銅器等。雖然這些隨葬品被當地村民取走,但很快被相關部門收回。 當地村乾部在得知這一情況後,迅速報告了臨安縣文化館,文物保護部門得知此事後立刻派人趕赴現場。由於臨安縣沒有考古條件,文化館將事件報告給了浙江省博物館。省博的考古隊在接到通知後,迅速前往臨安進行調查。 當考古人員到達現場時,墓頂仍有部分封土,而墓室的後室已開始暴露。通過進入盜墓留下的洞口,考古人員進入墓室,發現墓中除了一塊墓志外,其他隨葬品已被盜走。雖然墓葬已經被盜掘一空,但墓的規模、結構以及墓室的複雜性依然令人震驚。 墓的後室頂部繪有二十八宿星象圖,這一發現表明,墓主絕非普通人物,身份非凡。墓中殘留的瓷器呈現出精美的白瓷,胎壁極薄,具有半透明感,且外底上能看到“官”或“新官”的落款,這在浙江省的考古史上是第一次見到。 根據墓葬的形式和結構,考古人員結合先前發掘的臨安板橋五代墓的風格,判斷該墓屬於晚唐五代時期,可能與吳越國的貴族有關。這一推測最終通過墓志的釋讀和進一步的考古發現得到了驗證。墓主正是吳越國的第一代國王錢鏐的父親——錢寬。 隨後的發掘工作繼續深入,考古人員在同一地點又發現了錢寬夫人、水邱氏的墓。這一發現為錢鏐父母的墓地提供了更多線索,也為吳越國的歷史研究增添了重要的實物證據。 發掘工作從1978年11月13日開始,至12月20日結束,歷時38天。盡管墓葬被盜掘,考古隊依然保留下了這些珍貴的遺址,采用了“反盜墓”技術,對墓室的盜洞進行了修補,並進行了回填保護。 40多年後,回顧這次考古發現,不僅從中獲得了豐富的考古學資料,還在保護古墓的過程中展現了極高的專業水平。特別是在墓頂的天文圖案方面,浙江省及時聯系了北京天文館,派出多名專家進行研究和記錄,這一舉措為後來的考古工作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 雖然考古隊未能完全保護水邱氏墓,但這一系列的發現依舊為吳越國歷史的研究提供了獨特的視角,留下了重要的考古遺產。 《1978年在浙江發現一座古墓,墓地如巨型椅子,墓主果真不是一般人_土丘_錢寬_墓葬》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1978年在浙江發現一座古墓,墓地如巨型椅子,墓主果真不是一般人_土丘_錢寬_墓葬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