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之後艾灸這組穴位,舒筋活絡,關節不痛了!_經絡_關元穴_氣血》 小寒之後艾灸這組穴位,舒筋活絡,關節不痛了! “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小寒節氣標志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正式拉開序幕。在小寒過後,正是冰天雪地、寒風刺骨的時期,也是給關節做保養的黃金時期。 許多人在小寒節氣前後會感覺關節僵硬、疼痛加重,這是因為寒邪侵入關節,阻滯經絡氣血運行所致。 關節問題不僅限於老年人,很多年輕人也紛紛加入“關節疼痛大軍”,原本靈活自如的膝關節、腰椎、頸椎等部位,開始頻繁發出“抗議”信號,久坐後起身困難、脖子轉動時嘎吱作響、腰部酸脹無力…… 節疼痛一旦纏上,絕非一朝一夕能擺脫,隨著時間的推移,疼痛感覺愈發強烈,還講究時機與方法! 《醫學入門》記載:“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艾灸以艾草為原料,通過燃燒產生的溫熱刺激穴位,借助艾草的純陽之力,滲透肌膚,直達經絡,起到溫通經絡、散寒除濕、調和氣血的功效。 在小寒之後,通過艾灸以下穴位,可以有效緩解關節疼痛,舒筋活絡: 1、阿是穴:也就是疼痛部位的壓痛點。艾灸阿是穴,可直達病所,疏通局部氣血,化瘀止痛,與其他穴位協同作用,增強艾灸的整體療效。 2、命門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命門可激發陽氣,溫煦全身,能讓陽氣暢行無阻,貫穿周身經絡,關節的寒濕之氣被徹底清除,恢複靈活自如。 3、關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艾灸關元可大補元氣,培腎固本,陽氣生發,驅散下焦寒濕,對於腰膝酸軟、關節冷痛療效顯著。 4、足三裏穴: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艾灸足三裏可補益脾胃、扶正培元,增強機體免疫力,抵禦寒邪入侵,寒邪難以近身,關節也能得到充分滋養。 艾聖醫皇提醒,每個穴位艾灸15-20分鐘,在小寒過後每周可進行3-4次。艾灸過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同時保持室內通風良好。 《小寒之後艾灸這組穴位,舒筋活絡,關節不痛了!_經絡_關元穴_氣血》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小寒之後艾灸這組穴位,舒筋活絡,關節不痛了!_經絡_關元穴_氣血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