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晚唐詩人很“沉雄”的一首詩,56字寫盡歷史滄桑,第2句堪稱絕唱


2020年8月12日 - c113小編 沉醉古詩文 
   

文化達人,優質創作者

臨其詩境

這首詩的創作時間,大概是在唐宣宗大中三年,也就是公元849年,唐朝907年滅亡,滅亡之前也經曆了幾十年的動亂,所以在849年,大唐王朝已經是處於風雨飄搖的末路窮途了,這一點,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有的人沉浸在末世的哀傷中,有的人心灰意冷,及時行樂,也有些人,知其不可而為之,意欲扶大廈之將傾。

種種人生,種種心相,都在亂世中表現無遺。

許渾是當時的監察禦史,其責任與漢朝相仿,都是負責監察四方的,這也就意味著他有機會看到各地的民生凋敝,因此寫起這樣的感慨,也就格外的真實且打動人心。

經典原文

鹹陽城西樓晚眺

唐代:許渾

一上高城萬裏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條分縷析

秋天的一個傍晚,許渾登上了鹹陽城的西樓,望著遠方的蒼茫大地,想著在這土地上掙紮求生的人民,以及僅僅存留在作者想象中的“秦苑”和“漢宮”,心有感慨,寫下此詩。

長安是古都,周秦漢唐全部建都於此,可是到了唐代末年,前朝的遺跡已經無可尋找。一上高樓,撲面而來的,只有萬裏蒼茫的愁緒。

溪中的雲霧漸漸騰起,夕陽西下,落入慈福寺的懷抱當中。

雖然是傍晚,可是天色異乎尋常的陰沉,似乎暗示著大雨的到來。一陣大風刮起,直吹到作者面前,更加堅定了作者的看法,這並不是一個尋常的傍晚,有一種力量在黑暗之中醞釀著,等待著機會,一朝天破雲開,就將掃除舊世界的一切。

這其中,暗藏著作者對於當時政治局勢的焦慮和緊迫感,大風已經滿樓,山雨也就不遠了,如果朝廷還不知悔改,得不到一個中興之主的話,唐代的命運就要覆亡了。

想著當今,思緒又不禁飄回到前朝,現在鳥兒歌唱的鬱鬱蔥蔥,曾經是輝煌壯闊的秦王朝都城,蟬所附著的黃葉,曾經被漢朝掌管時令的官員撿起,向整個宮廷通報,秋天來了。

古與今相互掩映,在巨大的對比和差距中,表現出作者對於古今歷史,時間流逝,壯業不複的感慨。

最後一句像一聲長歎,路過的行路人啊,不要再去詢問那些當年的事跡了。

前朝的事跡都已經湮沒,唯有渭水悠悠,緩緩東流。

這句話的感情是含蓄的,作者沒有明確的說什麼,而是刻畫出渭水無語東流這樣一個場景,搭配之前所述,唐王朝風雨飄搖,前朝事跡不存的現狀,足以激起人們深深的傷感和悲涼之歎,餘韻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