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頭皮上摳出來的“白泥”到底是啥?還越撓越癢…..._鱗屑_頭癬_皮膚》 救命!頭皮上摳出來的“白泥”到底是啥?還越撓越癢… 當你幾天不洗頭時,手指不經意間撓過頭皮,指甲縫裏總會卡滿油膩膩的“白泥”。很多人也會產生疑問,這是沒洗乾淨?還是頭皮生病了? 其實,這些神秘“白泥”並非簡單的汙垢,而是頭皮健康的預警信號。那麼這些“白泥”到底是什麼?對我們身體有哪些影響?一文說清。 圖源:社交平台 頭皮上摳下來的“白泥”是什麼? 幾天不洗頭,從頭皮上摳下來的“白泥”本質上一種異常的頭皮代謝物,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是一種“油性頭皮屑”。 頭皮屑是頭皮表層脫落的角質細胞。正常情況下,我們的頭皮會自然產生頭皮屑,這些頭屑通常呈細碎狀,較為乾燥,油膩感不明顯。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頭皮屑主要是由多種成分混合形成的,其中包含 50%~80% 新陳代謝脫落的角質細胞、10%~30% 的皮膚油脂、5%~15% 的微生物,以及汗液和外界灰塵等物質。 然而,在油脂分泌旺盛或清潔不及時的異常情況下,皮脂和微生物代謝產物大幅增加。當二者之和占比超過 40% 時,則會出現粘性油膩的頭皮屑,也就是我們通俗說的“白泥”。 正常頭皮屑與“白泥”成分。圖源:作者制作 可以看出,"白泥"的形成與皮脂分泌量顯著增加密切相關。那麼皮脂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哪些因素會影響皮脂的分泌呢? 皮脂是由皮脂腺產生的,皮脂腺大量產油主要與體內的雄激素有關,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一般在青春期開始的時候,頭皮出油現象會明顯加劇。 除了生理因素外,我們的飲食習慣、作息是否規律、情緒也會影響皮脂的分泌。飲食上偏甜食、油炸食物,經常熬夜,容易焦慮,頭皮冒油會更多。如果我們幾天不洗頭,皮質堆積,就會形成“白泥”這種油膩物質。 皮脂腺示意圖。圖源:作者制作 皮脂分泌過多,不僅會形成“白泥”,還可能為馬拉色菌等微生物提供繁殖的溫床。 馬拉色菌是人體皮膚表面一種正常定植的真菌,它以皮脂為營養源,在維持皮膚表面菌群平衡和皮膚健康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這種真菌本身不具有傳染性,但當皮脂分泌過多時,會引起馬拉色菌大量繁殖。大量繁殖的馬拉色菌可以把皮脂分解為具有刺激性的脂肪酸,這些代謝物會引發頭皮炎症和促進頭屑脫落,從而形成粘稠的“白泥”,進一步加重頭皮問題。 除了“白泥” 頭皮出現這 5 種情況也要警惕 1 片狀的黃白色鱗屑 這種情況,很可能是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字面上比較容易理解,也就是皮脂溢出的皮炎。 輕微的脂溢性皮炎,只有片狀黃白色鱗屑,可以用抗真菌洗發水,如 2% 酮康唑洗劑、2.5% 二硫化硒洗劑,使用頻率可以 3 天 1 次。如果幾周後黃白色鱗屑明顯減少,調整為每周 1 次,可以預防脂溢性皮炎發生的。 如果除了片狀黃白色鱗屑,還看到頭皮發紅,有瘙癢的情況,往往提示已經是嚴重的脂溢性皮炎了。這種情況除了使用抗真菌洗發水,還需要短期凝膠或泡沫劑型的糖皮質激素外用藥,如 0.1% 哈西奈德溶液、曲安奈德溶液。 脂溢性皮炎皮膚鏡表現。圖源:參考文獻 2 厚厚的銀白色鱗屑 如果頭皮有厚厚的銀白色鱗屑,可能是銀屑病(俗稱“牛皮癬”),病因與遺傳、免疫、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現在認為,銀屑病不單是一種皮膚病,而是一種多系統疾病,可能合並心血管疾病、血糖血脂代謝異常、關節炎等多個系統問題。 因此,如果出現這種厚厚的銀白色鱗屑,建議盡早就診專科,以免耽誤了治療。有時,銀屑病和脂溢性皮炎難以區分,看著既像銀屑病,又像脂溢性皮炎,這種情況無需過度擔憂,在皮膚科做一個皮膚鏡檢查,就可以很容易區分。 銀屑病。圖源:參考文獻 3 乾燥鱗屑+少量脫發 如果有這種表現,需要考慮頭癬。頭癬是一種頭皮真菌感染,感染的真菌主要是皮膚癬菌和小孢子菌,而脂溢性皮炎則通常是由異常增多的馬拉色菌導致的。頭癬,一般需要口服抗真菌藥(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和外用抗真菌洗發水(2% 酮康唑洗劑、2.5% 二硫化硒洗劑)治療。 大家或許會問到,頭癬看起來和脂溢性皮炎很像啊,日常怎麼區分呢?這裏告訴大家三個區分的要點: 一是年齡不同,頭癬好發兒童,脂溢性皮炎則好發青少年和成人。 二是頭皮屑形態不同,頭癬是乾燥的頭屑,而脂溢性皮炎是片狀的黃白色鱗屑,偏油膩,可以摳出“白泥”。 三是看脫發,頭癬容易合並脫發,而脂溢性皮炎一般無脫發。如果難以區分,就需要就診專科了。 頭癬。圖源:參考文獻 4 頭皮長“痘痘” 如果發現頭皮上出現紅色凸起的“痘痘”,有時還可以看到黃色的膿頭,需要考慮頭皮細菌性毛囊炎或膿癬。如果“痘痘”分散開來的,細菌性毛囊炎可能性大;如果“痘痘”聚集在紅腫部位,則需要考慮膿癬。 左圖為頭皮毛囊炎,右圖為膿癬。圖源:參考文獻 頭皮毛囊炎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可以塗抹克林黴素凝膠、過氧苯甲酰凝膠。門診經常有頭皮毛囊炎反複的患者,其實是沒有弄清楚毛囊炎的誘因,所以需要和大家強調一下,毛囊炎的複發與常戴帽子、出汗多未及時沖洗、濕熱天氣、指尖抓撓頭皮、熱水燙洗、飲酒熬夜有關。 膿癬,是頭癬的嚴重表現,需要注意的是,膿癬需要口服抗真菌藥的,如果僅使用抗真菌的外用藥,是很難恢複的。 5 頭皮小蟲子和發乾掛有小白粒 需要懷疑頭虱病,頭虱的蟲卵掛在發乾上,頭虱以吸血為食,兒童好發,可以采用滅虱劑治療。如:5% 撲滅司林溶液,塗抹,每周 1 次,1~2 周。 頭虱病。圖源:參考文獻 科學護理頭皮的 7 點建議 1、合理的洗頭頻率。洗頭頻率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少,合理的洗頭頻率建議是油性發質:每天或隔天1次,乾性發質:3~4 天 1 次。 但這也並非絕對哦,可以根據個人實際情況而定。例如,天氣炎熱或體育活動引起出汗較多,建議當天洗發。有的朋友擔心洗發多了,會引起脫發,其實,采用合理的洗頭頻率,並不會引起脫發。 2、溫水洗頭,水溫不要超過 38℃。如果水溫過高,不僅刺激皮脂分泌,還會損傷毛囊,導致頭皮屏障受損,引起脂溢性皮炎、毛囊炎等頭皮疾病。 3、指腹按摩頭皮,避免指甲抓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有的理發師洗發時會用指甲在我們頭皮來回抓撓,大家似乎“撓癢”的感覺還挺好,殊不知,這種做法容易損傷毛囊和頭皮。 4、選擇合適的洗護產品。建議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使用具有清潔頭皮的溫和氨基酸洗護產品,不建議大家盲目購買“強效去油去屑”或“防脫生發”洗發水。 如果有脂溢性皮炎,可以選購含有吡硫翁鋅、吡羅克酮乙醇胺鹽等去屑成分的普通去屑洗發水。如果普通去屑洗發水效果不佳,可以選購藥用去屑洗發水(2%酮康唑洗劑、2.5%二硫化硒洗劑)。 5、飲食營養均衡。少吃甜食、油膩食物,無其它特殊忌口。 6、保持良好作息規律,盡量避免熬夜。 7、保持輕松樂觀心態,盡量避免長期精神緊張。緊張焦慮時,及時自我調節,可以采取深呼吸、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調節。順帶提一句,長期精神緊張,除了誘發脂溢性皮炎,還可導致脫發、白發等毛發問題。 參考文獻 趙辨主編. 中國臨床皮膚病學 第2版.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7.04. Denis Sasseville, MD, FRCPC. Seborrheic dermatitis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UpToDate idaty S, Pusponegoro EH, Rahmayunita G, Astriningrum R, Akhmad AM, Oktarina C, Miranda E, Agustin T. Applicability of Trichoscopy in Scalp Seborrheic Dermatitis. Int J Trichology. 2019 Mar-Apr;11(2):43-48 Steven Richard Feldman, MD, PhD. Psoriasis: Epidemiolog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and diagnosis. UpToDate James R Treat, MD. Tinea capitis: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UpToDate Jeremy D jackson, MD. Infectious folliculitis. UpToDate Adam O Goldstein, MD. MPH, Beth G Goldstein, MD. Pediculosis capitis. UpToDate 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皮膚美容學組. 頭皮健康管理專家共識(2022).中華皮膚科雜志,2022, 55(10):843-849. 策劃制作 作者丨陳旭光 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 醫學博士 審核丨馮珺 國藥同煤總醫院 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策劃丨王夢如 責編丨王夢如 審校丨徐來 林林 《救命!頭皮上摳出來的“白泥”到底是啥?還越撓越癢…..._鱗屑_頭癬_皮膚》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救命!頭皮上摳出來的“白泥”到底是啥?還越撓越癢…..._鱗屑_頭癬_皮膚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