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字體大小:
2025年10月01日 -
:
血脂高、血粘稠我該怎麼吃?
作者:北京老年醫院
血脂高、血粘稠
該怎麼吃?
血粘稠其實並不是一個臨床診斷,血液黏滯度增高是由於血液中紅細胞、血小板數量等有形成分增加,血液阻力增大,從而導致的血流速度減慢。而血脂是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類脂等物質的總稱,過高的血脂也有可能導致血液粘稠、流速減慢,引起血液粘稠度上升。
高血脂對身體的影響極為廣泛。血脂會附著於血管壁形成斑塊,引起動脈硬化、管腔狹窄等。《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指出,我國 18 歲及以上居民高脂血症總體患病率高達 35.6%,給居民健康造成嚴重的負擔,是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並引起其致殘、死亡率上升。
引發高脂血症的危險因素多與不合理膳食相關,如過量的飽和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攝入等,所以健康生活方式乾預是全球公認的高脂血症防治策略。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膳食營養可以通過調節血脂、血壓或血糖水平等危險因素,影響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從而在預防高脂血症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根據該指南,可以總結出高脂血症患者養生的一些日常方法。
①加強運動,控制體重
高脂血症人群可以通過改善膳食結構,減少體脂含量從而控制血脂。對於超重和肥胖人群則應通過控制能量攝入、改善膳食結構和增加運動以減重。
除部分不宜進行運動人群外,所有人群均建議每周 5~7 次體育鍛煉或身體活動,每次 30 分鐘中等及以上強度身體運動,包括快走、跑步、遊泳、爬山和球類運動等,運動強度宜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以運動後第 2 天感覺精力充沛、無不適感為宜。
②少油烹飪,控制脂肪
高脂血症人群食物制作應選擇少油烹飪方式,減少食品過度加工,少用油炸、油煎等多油烹飪方法,多選擇蒸、煮等方式限制總脂肪、飽和脂肪、膽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
全天各種食物來源的脂肪攝入量(包括烹調油、動物性食品及堅果等食物中的油脂)在40~55g之間,每日烹調油應不超過25g。
高脂血症人群膽固醇每日攝入量應少於300mg,而高膽固醇血症者每日膽固醇攝入量應少於 200mg。
少吃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腦和動物內髒等。反式脂肪酸攝入量每天不宜超過2g。適當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攝入。
③平衡膳食,充足營養
選擇食物多樣的平衡膳食模式,食物每天應不少於12種,每周不少於25種。蛋白質攝入應充足。動物蛋白攝入可適當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魚蝦類、去皮禽肉、瘦肉等;奶類可選擇脫脂或低脂牛奶等。應提高大豆蛋白等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入,每天攝入含25g大豆蛋白的食品以降低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主食中應適當控制精白米面攝入,多吃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如全穀物、雜豆類、蔬菜等,以每日膳食纖維25~40g為宜。全天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在225~300g之間。
多食新鮮蔬菜,每日500g左右,其中深色蔬菜當占一半以上。新鮮水果每日推薦攝入200~350g。
④足量飲水,加速代謝
水是構成人體的重要成分和組成物質,成人總水分含量大約占體重的70%。水分在人體中發揮著重要的生理作用,可以調整人體內環境、促進人體代謝、幫助調整體溫,潤滑關節等作用,水的攝入和排除有助於維持身體活動和認知能力。
體內水的主要來源包括飲水、食物中的水。喝水可以在一天的任意時間,每次1杯,每杯約有200ml,白天可每1~2小時喝一杯水,睡前喝一杯水,有利於預防夜間血液粘稠度增加。成年男性每天飲水量推薦1700ml,女性推薦1500ml。
⑤少鹽少糖,限制煙酒
高脂血症人群除了控制脂肪、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還要控制鹽和糖的攝入量。口味宜清淡,食鹽用量每日5g以內,也要少吃醬油、雞精、味精、鹹菜、鹹肉、醬菜等高鹽食品。少吃甜食,限制單糖和雙糖的攝入,尤其是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更應該嚴格控制。
限制煙酒。研究證明完全戒煙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煙,有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並改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人群甘油三酯水平進一步升高,因此應限制飲酒。
高脂血症在中醫辯證中屬於“血瘀”、“痰濕”、“脂膏”等範疇。多是由於飲食不節、嗜食油膩甘甜、醇酒厚味、情志失調、過逸少勞等情況造成的肝、脾、腎三髒功能失調、體內液體代謝失常,最終形成瘀血、濕濁、痰凝等病理產物積累致病。
中醫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整體,在四時節律影響下,人體血脂水平亦會存在一定差異,針對不同季節的特點,食用時令蔬菜。如春季陽氣初升,可食用芹菜、蘆筍等,保護肝陽,食用佛手、生麥芽、菊花等,疏肝理氣。夏季陽氣漸旺,可多食用鴨肉、魚類、兔肉、小麥、綠豆、豆腐等以益氣清心。長夏濕氣旺盛,飲食應清淡,少油膩,可食用橘皮、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萊菔子等健脾化濕。秋季天氣乾燥,可食用桑椹、黑芝麻、烏梅、百合等滋陰潤肺。冬季氣候寒冷,可食用羊肉枸杞子、黃精、山茱萸等滋陰補腎陽。
另外,我們還可以根據不同情況辯證施治,給予不同茶飲、藥膳。
①荷葉菊花決明子茶
荷葉、菊花、炒決明子適量,加入沸水煎煮,分多次代茶飲用。
其中荷葉,苦甘,性平,歸心,肝經。可清心解暑、散瘀止血、消風祛濕。決明子,甘、鹹、苦,性微寒。歸肝、大腸經。具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的功能。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歸肺、肝經。功能疏散風熱,清肝明目。
適用於身體肥胖,感覺肢體酸懶或沉重、頭目昏沉、困倦嗜睡,胸悶氣短,並有大便黏或不成形,舌體胖大,舌苔粘膩的人群。
②山楂陳皮玫瑰茶
取山楂、陳皮或橘皮、玫瑰茶適量,加入沸水煎煮,分多次代茶飲用。
其中山楂,味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可消食健胃,行氣散瘀。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肺經。可理氣健脾,調中,燥濕,化痰。玫瑰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脾經。可行氣解鬱,和血,止痛。
適用於有胸脅部脹滿刺疼痛,情緒急躁易怒或易悲傷低落、喜長歎氣,口、唇、舌色暗紅,有瘀點或瘀斑的人群。
③陳皮老鴨湯
主要材料:陳皮10g,老鴨半只,大棗2枚,冬瓜50g。
制作方法:陳皮洗淨、浸泡,大棗洗淨,冬瓜去皮切塊,老鴨切塊、焯水、洗淨備用;加水適量,水燒開後,放入老鴨煮熟,撈出瀝乾後與冬瓜、陳皮、大棗一起下鍋,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煲1小時,放入少許醬油、鹽、香菜、蔥、蒜末等調味即可。
④橘皮山楂粳米粥
主要材料:橘皮10g,山楂5g,粳米100g。
制作方法:橘皮、山楂洗淨稍浸泡,與洗淨的粳米入鍋加水適量,共煮粥。
⑤豬肉炒佛手
主要材料:豬瘦肉100g,佛手50g。
制作方法:豬瘦肉切條,加水適量煮至七成熟後撈出洗淨,加少許醬油、料酒、蔥、姜、花椒放入冰箱醃制1 小時。炒鍋內放入適量食用油燒熱,放豬肉炒至微黃,將佛手放油鍋內略翻炒斷生即可。
作者介紹
孟一
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精於辨證施治,擅長運用中醫傳統名方配合針灸等方法治療各類老年慢性疾病、以及肥胖、失眠、月經不調等中醫內科疾病。
出診地點:中醫科門診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
北京老年醫院預約掛號“新攻略”
點擊鏈接,攻略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