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字體大小:
2025年10月20日 -
:
原創
作者:兵家的史
盜墓賊的歷史悠久,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人因挖掘古墓而獲得軍餉。到了東漢末年,這種現象愈發猖獗。當時,曹操為了籌措軍費,特意組建了一支專門的盜墓隊伍,其中最高職務被稱為摸金校尉,負責挖掘古墓來補充軍餉,形成了一種系統化的盜墓活動。
曹操所盜挖最大的古墓是位於芒碭山的漢王墓,這是梁孝王的安息之地。據傳,墓中掘出的金銀財寶足以支撐他的軍隊使用三年時間,這充分說明了盜墓的巨大利潤。在如此豐厚的利益驅動下,許多人紛紛投身於盜墓的行列,渴望一夜暴富。
盡管參與盜墓的人數眾多,但實質上能夠真正掌握盜墓技巧的人寥寥無幾。例如,尋找古墓本身就不是一項容易的任務,具備這種能力的人通常都是盜墓團夥的領軍人物。盜墓不僅僅是靠蠻力,還是一門需要技巧和智慧的技術活。
在外界的眼裏,盜墓賊往往被視為神秘且難以接觸的群體,普通人很難參與其中。然而實際上,古語有雲:“江湖一張紙,點破一文都不值”,這也適用於盜墓。這項活動確實存在一些竅門,只要掌握了這兩種技巧,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摸金校尉。
第一種技巧為“觀草色”,字面意思是觀察植物的顏色。在有古墓存在的地方,地表的植被與沒有古墓的地方表現出顯著的不同。很多影視劇中,盜墓賊拿著羅盤轉來轉去,其實大多是在忽悠人。通過觀察植物的草色,可以更直觀地判斷古墓的位置。當古墓被封閉時,所用的沙土通常經過特殊處理,這些沙土上面很難長出雜草。即使經過數百年的時間,再生的雜草也無法保留水分,導致草木容易枯萎。
因此,即使是在植被繁茂的季節,如果某個地方的草木顯得稀疏或提前枯黃,那十有八九這個地方下方藏有古墓。這種現象在歷史上也有諸多實例,著名的秦公一號大墓便是通過這種方法被發現的。
秦公一號大墓乃是中國迄今為止發掘的最大的古墓,1975年被考古學家發現。早在挖掘之前,這一帶原本是一片農田,然而由於年年乾旱或歉收,農民們逐漸放棄耕作,結果連野草都幾乎無法生長。後來一位考古人員無意間聽到村民提及這一異常情況,判斷地下可能隱藏著古墓,隨即上報並展開挖掘,果不其然,地下確實埋藏著一座巨大的古墓。
“觀草色”是一種較為直觀的尋找古墓方式,而第二種方法則是觀察“泥痕”。前面提到,古墓在進行封土回填時,為了避免墓室內受潮或進水,所用的泥土一般都會經過火焰或在鍋中加熱處理。這種處理過的泥土不易吸水,在陽光的照射下容易乾燥。因此,可以在雨後觀察泥土的濕度,尋找乾燥的地方,往往此處極有可能埋藏著古墓。這兩項尋找古墓的秘技只要學會,便能大大提高淘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