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歷史上的草原帝國為什麼會消失?糧食種植和國際關系轉變是關鍵


2020年8月23日 - c113小編 LD講故事 
   

電子商務師,優質創作者

糧食作物引入

首先,得承認一點,即便西方人沒有到來,清朝也把北邊的隱患處理得差不多了。清朝繼承了元朝很多智慧,建立了一個非常大的制度框架,有效地解決了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沖突。

思路是這樣的:用農耕地區的財富來維持經濟秩序,用草原地區的武力來維持安全秩序,用雪域高原的宗教來維持精神秩序。

但即便如此,農耕和遊牧兩種文明的沖突只是弱化,並沒有消失。等到西方人出現,中國融入了全球化,這種沖突就真的消失在歷史深處。草原對於中原來說,不再是噩夢,反而成了一種風情。

那全球化給草原地區帶來了什麼變化?一開始是武器的變化,有了槍炮和裝甲車,草原的騎兵優勢就不見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就是糧食品種的變化。1492年,哥倫布到了美洲之後,美洲的原產糧食作物普及到全球,像玉米、紅薯,這對中國內部的博弈影響很大。

中國古代王朝越到後來,糧食產地和經濟中心就越偏向南方,而政治中心和安全隱患又全都在北方,這就出現了一個斷層。為此,南方就必須向北方進行經濟輸血,這個通道就是大運河。

大運河一旦出事,北方捉襟見肘,全國的政治結構就要崩潰。

清朝剛建立時,也遇到了這個難題,不過運氣好,遇到了哥倫布大交換,美洲作物引進中國。有學者做了研究,16世紀之前,青黃不接的時候,人口死亡率上升非常快。到了17世紀後半葉,這種季節性的死亡率上升現象就消失了。糧食問題得到緩解,人口開始大增。

這是總量上的變化,但更重要的,是對國家內部結構的改變。玉米、紅薯、馬鈴薯,這些作物不僅產量高,而且抗旱,適合北方播種。這樣農耕區就開始往北推進,擠壓過去的草原地帶。東北、內蒙的南部都成了農耕區。

清朝崛起的時候,不會想到後來自己的老家東北居然成為重要的產糧區。從雍正時期開始,清朝就經常通過海運的方式從東北向直隸、山東調運餘糧,賑濟災民。

農耕的地方多了,遊牧的地方就少了,此消彼長,這也是草原力量衰落的原因之一。

國際關系改變

還有一個作用,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清朝比元朝的底氣更足。關鍵時刻,王朝續命的能力就更強。

做個對比,元末的起義軍把南方一占領,通往北方的漕運一斷,蒙古皇帝就只能縮在北京城裏,隨時准備往草原逃跑,因為經濟命脈斷了。而清末的太平天國,也是占了江南,斷了漕運。但是,清朝仍然可以有效維持全國的局面,組織軍隊反撲。正是北方地區糧食產量大增,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全球化帶來了清朝皇帝不喜歡的東西,但是也帶來了能解決清朝皇帝難題的東西,就是美洲的農作物。

你說全球化還帶來了什麼呢?國際關系的變化。

鴉片戰爭之前,清朝一直自稱為是天朝,固步自封,不肯平等和其他國家交流。不過,遇到真正有實力的對手,清朝皇帝也能平等地坐下來談的。1689年,清朝和俄國簽訂的《尼布楚條約》就是如此。

《尼布楚條約》不僅是一個劃定雙方國界的條約,它還是一個通商條約,但是簽訂條約的雙方對它的理解不同。大清朝在乎的是它劃界的這一面,而沙皇俄國看重的是通商的這一面。

大航海時代,西歐各國通過海洋貿易都發大財,沙俄看著也眼熱。但是俄國的地理位置太靠北,海洋貿易搞不起來,如果能在陸地上和中國的貿易路線打通,對俄國來說就太寶貴了。

所以,《尼布楚條約》一簽訂,沙俄很高興,說拿到了“與中國人進行正式的和永久的貿易”。原來通過草原民族做的中轉貿易,草原帝國就是“中間商”。當時這個中間商指的是蒙古的准噶爾部,領袖噶爾丹,是中國北方草原最後的英雄。

但是,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第二年1690年夏天,康熙皇帝就和噶爾丹在烏蘭布統草原打了一仗,噶爾丹戰敗逃跑,准噶爾部就此衰落。

在這一仗的背後,俄國人的態度很重要。原來俄國是和准噶爾部眉來眼去的,但是條約一簽訂,俄國人就翻臉了。噶爾丹派使者去莫斯科,沙皇連莫斯科都不讓他們進。因為俄國的目的就是要經商,現在目的達到,葛爾丹就沒有太大作用了。

1757年,清朝打贏了對噶爾丹的最後一戰,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從此以後,遊牧者來來往往的北亞大草原,被清朝和俄國用清晰的分界線一分為二,俄國在北,清朝在南。過去歷史上的草原帝國再也不複存在。

在這個過程中,背後有一種力量。當現代世界的國際體系建立起來之後,草原帝國的中介作用再也沒有存身之地了。

草原帝國,在這個世界上呼嘯來去幾千年,最後,轟然倒塌,留下一聲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