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職場

中銀協痛批“逼酒事件”:僅警告罰款無異於罰酒三杯


2020年8月28日 - 職場小編 北晚新視覺網 
   

北京晚報官網官方帳號

員工爆料截圖。新員工拒喝酒被打耳光

近日,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中關村支行一位新員工爆料稱,在北京盤古七星酒店聚餐時,因沒喝領導敬的酒,被某領導辱罵、指責和扇巴掌,離場時還被部分同事追罵至電梯處。

8月24日,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發文證實此事並致歉。該行表示,員工楊某反映的中關村支行營業部某領導及該支行個別員工在私下非公款聚餐中,確系存在因酒後失態而對楊某做出言語及行為失當等舉動,上述行為確實對其本人造成了影響和傷害,對此深表歉意。

該行稱,對該領導董某給予嚴重警告處分,扣罰二個季度績效工資;對支行負責人羅某給予警告處分,扣罰一個季度績效工資。

涉事銀行的回應並未使事件塵埃落定,網絡輿論持續關注該事件進展,也引發了對“畸形酒桌潛規則”“職場圈子文化”“上下級攀附”“不尊重基層員工”等現象廣泛的討論。

中國銀行業協會網站截圖。中銀協痛批惡俗陋習

中銀協稱,該事件暴露出有些銀行在業務開展過程中衍生和形成的一些不良作風和陋習,對行業造成了惡劣影響,也為加強銀行業清廉文化建設敲響了警鐘。

在中銀協看來,究其根本,存在如下三方面深層次原因,一是 “酒桌文化”積弊難除。前些年,有些銀行在營銷客戶、延攬儲戶過程中,確實存在著“酒桌文化”的現象。“酒量等於業務量”“辦事要靠吃喝”“接待也是生產力”等歪風一度盛行,觥籌交錯之中,潛規則、利益輸送等暗度陳倉,出現“酒杯一端、業務好談,筷子一提、全都可以”的現象,在有些銀行領導的眼裏,喝多喝少是能力問題,喝與不喝是態度問題,在這種思維慣性左右下,喝酒成為考量員工能幹與否的一種“標准”。

二是“圈子文化”陋習猶在。少數銀行領導幹部在工作和生活中愛搞“小圈子”,圈中人對內抱團結盟,吹喇叭,抬轎子;對外以人劃線、排除異己,掣肘使絆。“小圈子”折射出的是封建“官場哲學”,是市場經濟趨利性產生的“利益共同體”。此次事件也是個別銀行領導搞“小圈子”,以敬酒來畫圈考驗,未按“長官”意思行事便心生不滿,動手打人。

三是“奢靡之風”屢禁不止。涉事銀行領導罔顧中央精神,公然出入高檔餐廳,聚會豪飲,高標准花銷,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反四風”要求,反映出涉事銀行領導紀律素養的缺失以及對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的漠視。

中銀協指出,本次事件暴露出有些銀行依然存在人身依附、家長式管理、官老爺作風、職場霸淩、對員工缺乏尊重等種種與風清氣正相悖的惡俗陋習,如任其發展,將會給行業社會形象帶來嚴重損害。擬建立銀行業從業人員禁入黑名單

中銀協指出,涉事銀行對外發布的說明,僅采取嚴重警告、扣罰績效之類輕描淡寫的處罰,無異於罰酒三杯,行業內外和廣大公眾頗有微詞。涉事銀行要作為聲譽風險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堅持刀刃向內,嚴字當頭,對於此類有損行業形象並造成惡劣影響的行為,要“出重拳”“下狠手”“零容忍”,按照党紀國法和銀行內部有關管理規定對相應當事人從嚴從重處理。

近期,中銀協修訂了《銀行業從業人員職業操守和行為准則》,以加強行業自律,擬建立銀行業從業人員禁入黑名單。

“今後,對從業人員因行為惡劣,對行業造成重大損失和負面影響的將考慮納入行業禁入黑名單。對於出現類似有損行業形象行為和事件的銀行分支機構,將采取“一票否決制”,在整改未落實期間禁止其參加中銀協“星級網點”“百佳、千佳單位”等文明規範服務評估活動。”中銀協稱。

中銀協要求,建立科學考核機制,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改變過去那些 “以存款論英雄”“以關系論能人”等不良用人導向和考核標准。要破除阿諛奉承、拉幫結派等小圈子、小團夥依附關系,杜絕因“圈子文化”而滋生的畸形權力和裙帶關系,建立公平公正的選人用人機制。

中銀協直言,在中央三令五申八項規定、六項禁令以及反四風精神背景下,該支行的領導在高檔場所聚眾吃喝,實屬罔顧中央精神,違背清廉金融文化的典型之舉。

中銀協指出,要自覺淨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在單位不拉幫結派,私下裏不互相稱兄道弟、不搞小圈子;不通過組織聚餐、聯誼等活動“拜碼頭”“搭天線”“傍大款”,進行利益輸送或結成利益集團。延伸閱讀新員工不喝敬酒被打耳光?拼酒陋習該“醒醒酒”了

員工不喝敬酒,竟被領導扇耳光。

近日,網上流傳的一張微信群記錄截圖顯示,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的新員工楊某與同事聚餐時,因沒喝敬酒,一名領導大為不滿,不僅滿口髒話辱罵,還上前扇起巴掌。

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回應稱:確實存在因酒後失態而對楊某做出言語及行為失當等舉動,已對該領導董某給予嚴重警告處分,扣罰兩個季度績效工資;對支行負責人羅某給予警告處分,扣罰一個季度績效工資。

因為下屬沒喝所謂的“敬酒”,就上演一出連打帶罵的“罰酒”戲碼,董某的過激行為引發網友熱議。很多網友認為,這不是一句酒後失態便可掩飾的。言行如此囂張跋扈,顯然是從內心深處把酒桌當成了地位和權力延伸的外場,認同酒杯的刻度可以量化職場的等級。同事聚餐,可以聯絡感情、放松心情,怎麼酒杯就變成了向領導致敬的道具?不僅領導感到“失望”,部分同事也不依不饒?

把敬酒當成灌酒,類似的場景並不鮮見。總有人從喝酒的多少看感情的深淺,把酒量的大小當忠誠度的測試。說到底,就是通過別人的服從來凸顯自己的威力。董某因此受到處分和罰款一點不冤,但願他的教訓能給喜歡拼酒的職場人士提個醒:酒量和感情、能力、業績統統不該掛勾;對待下屬,如此敬酒不吃就上罰酒,最後很可能是自己幹了更辣的罰酒。

從網友留言可以看出,楊某的親身經曆,許多職場員工感同身受。作為新入職的年輕人,敢於打破酒桌潛規則,更是得到了輿論的集體聲援。

楊某不願拼酒,身上卻帶著一股拼勁兒,跟不講道理的領導拼,跟蠻不講理的拼酒“文化”拼,值得鼓勵。在楊某所在的金融等諸多行業,拼酒現象相當普遍,甚至流傳喝多少酒辦成多少業務的所謂業績。

在現實生活中,相比楊某的滴酒不沾,更多的人選擇委屈自己。有人為了多騰點胃口喝酒,全場不動一筷;有人喝上幾杯就去衛生間自我催吐,以便回到酒桌繼續“打圈”;多少酒局,都以喝到臉紅脖子粗、走路找不著北、爛醉如泥收場。這份酸楚的背後,正是員工們身處“不拼酒難辦事”的潛規則中,深陷身不由己、無可奈何的窘境。言行失當的董某,自稱即使過敏也在堅持喝酒,未嘗不是拼酒文化的受害人。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與酒相關的佳話數不勝數。把握好度,酒可以烘托氣氛、化解矛盾,甚至為彼此達成共識起到助力作用;但如若過度,則會損害身體、破壞關系,甚至引發事故、觸犯法律。當今職場流行拼酒,過度飲酒、過度勸酒、過度依賴酒來解決問題,可以說與酒文化毫不相幹,折射的是一種醜陋的庸俗的企業文化;有員工不喝,就加以羞辱,更是權力的濫用。杜絕逼酒、酗酒、醉酒,提倡自願、適度、克制飲酒,才是酒桌上應有的態度。只有更多的董某學會收斂,才能讓更多的楊某免受傷害。

拼酒不是一種文化,而是一項陋習。要杜絕拼酒陋習在企業大行其道,既需要楊某這樣的正面硬剛,更需要企業領導端穩手中的酒杯,切莫認為員工不喝敬酒就是不給領導面子,更不能抱有“敬酒不吃吃罰酒”的心態。以為拼酒能拼出感情、拼出業績、拼出忠誠、拼出領導信任的人,該“醒醒酒”了。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新華網客戶端、北京晚報流程編輯:TF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