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生物

36000年前的野牛被發現,幾位生物學家吃了後表示:有點土腥味


2020年8月30日 - 生物小編 名羊讀史 
   

優質創作者

野牛標本

19世紀末的時候,人們正在為生計發愁,這時興起了一股淘金的熱潮,人們紛紛加入到淘金的隊伍中。他們不懼嚴寒,來到阿拉斯加山脈尋寶。遇到史前動物的殘骸時有發生,這對於他們來說,黃金的魅力遠大於這些動物殘骸。和他們一並而來的還有探險家和古生物學家。

1979年,一個礦工在采礦的過程中,無意間在冰層發現了一直保存完好的史前動物。礦工找來幫手,眾人合力將其挖了出來。這個動物通體呈藍色狀,體型比一般的家畜都要大。由於沒有見過,礦工立即上報,隨後古生物學家戴爾趕到現場對這個動物屍體進行研究。

經過一系列的研究發現,這個體型碩大,渾身藍色的動物為遠古野牛,距今已有幾萬的年歷史。之所以身上呈現藍色狀,是因長年累月埋在地下冰層中,附在身上的是一種藍色金屬物質。為了確保野牛因溫度變高導致變質,戴爾將野牛分為兩部分運回實驗室做進一步的研究。

02史前野牛肉被食用

回到實驗室的戴爾,找來科研領域的專家對野牛進行研究。在經過化驗分析和年代測定得知:這頭雄性野牛距今已有36000年。古生物專家們還對野牛的死因展開了研究,發現野牛的遺骸上居然發現了遠古美洲獅的牙齒,這表明野牛生前和美洲獅展開了一場生死搏鬥。

野牛標本

古生物學家推測,野牛應該是在冬季被美洲獅捕獲的。從野牛體型專家分析,由於力量上的懸殊,美洲獅的這次捕獲野牛的數量大約在四到五只。或因種種原因,未食得野牛,再加上天氣異常寒冷,野牛的屍體才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

時間來到1984年,古生物學家原本打算將野牛制成標本放到博物館供人參觀。在制作標本的過程中,野牛的頸部肉需要被剔除下來,於是就有了前文我們提到的食野牛肉的環節。領頭的是古生物學家戴爾,把這一想法告訴了幾位科研人員,沒想到一拍即合,決定品嘗一下36000年前的野牛肉是何味道。

博物館展覽的野牛標本

於是大家行動起來,買來各種配菜將野牛肉燉了起來。酒足飯飽之後,他們開始對這道菜做出了評價。一位科研人員表示:當這塊牛頸部開始解凍完之後,和普通的牛肉味道一般無二,吃起來的口感和普通的牛肉一樣,但有一點不同的是,伴有一點土腥的味道在其中。

這頭野牛標本被放在美國阿拉斯拉大學校區一博物館供人展覽,而這幾位有幸品嘗野牛肉的科研人員,身體也並沒有出現不適的症狀。這段科研人員史無前例的親身經曆,在當地也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