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遊覽青年點:知青下鄉,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2020年9月28日 - c113小編 書影 
   

百家榜創作者,旅遊愛好者,優質創作者

我走進的院落竟然是一處“青年點”,還有一個小展覽館。

展覽是有關知青的,是一段特殊記憶的日子,很多年輕人並不熟悉。

同行的當地人去喊人開門,我在院子裏隨便的拍幾張照片。

當年農村都用這種井打水。

關於知青的話題,六十歲以上的人會很熟悉,五十歲人聽說過,四十以下的人就模棱兩可了,甚至有個八零後曾好奇的說:“知青天天在農村玩,多好,多情懷啊”。

我知道,關於知青的代溝,不同年齡段的人,是無法說清楚的。

而今天的人們來到一些知青景點,又有多少人能品味當年的汗水和淚水,希望與絕望呢?

取來鑰匙,打開房門,這是一間同當年建築相當的房子,可能是模仿當年的青年點建造的,比一些影視劇中看到要破舊,但很真實。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領袖發表在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指示開啟了新一輪的上山下鄉運動。

有資料說:“文革”中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總人數達到1600多萬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來到了鄉村。上山下鄉運動是人類現代歷史上罕見的一次從城市到鄉村的人口大遷移。全國城市家庭中,幾乎沒有一家不和“知青”下鄉聯系在一起。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幹什麼?

不是去旅遊,不是去玩的,他們是去改造思想,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去勞動的。

展館展示的東西並不多,而且主要是勞動生產工具,這些現在人陌生的東西,就是當年知青戰天鬥地的武器,他們必須熟悉,也是必須使用好的“夥伴兒”啊。

看資料知道這是一個模範青年點,當年在市縣都是很有名氣的,但是建點的時間並不長,是1974年才來到這片“熱土”的,屬於比較後期的下鄉知青了。

現在人可能想象不出當年的知青生活,他們來到農村後建立青年點,過集體的生活,自己算計著過日子。

平時同生產隊的農民一起出工幹活,每天天亮起床下地幹活,到了夕陽落山才會蹣跚而歸,沒有八小時工作制工時,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只有幹不完的農活兒和疲憊的身軀,唯一想的盡快抽回城裏,回到父母的身邊。

而吃的呢?甚至不如當地的百姓,因為這些孩子還年輕,並不會過日子,不懂得算計,城裏舒服的日子過慣了,到了農村就開始吃苦,甚至分到的口糧半年就吃光了,剩下的日子怎麼辦?

記得1076年我同母親去鄉下看姥姥,回來的長途汽車上,前座是兩個知青,一路聽他們聊自己的知青生活,那時他們已經下鄉五年了,他們說開始還很老實,認真的幹活兒,老鄉也歡迎他們,後來隨著日子的無聊,一些人開始躁動,不愛幹活兒,開始偷雞摸狗的禍害百姓,同貧下中農的關系很緊張,再後來就是打架,鬧得一方雞犬不寧,那時他們看不到自己的前途,也就破罐子破摔,不讓別人好過了。

他們前面講的眉飛色舞,我們母親後面聽得目瞪口呆,因為再有三年我就初中畢業,到了下鄉的年齡,這就是我要去的地方嗎?

然而運氣的是上山下鄉運動止於1977年,我安心在教室裏讀完了初中,又讀完了高中,直到1981年畢業。

這時迎來了知青大返城,早年下鄉的大哥哥、大姐姐們一臉蒙圈的回到城市,又面臨著新的選擇:就業。

但是他們擁有的貧瘠文化,讓他們能選擇的職業並不多,那些工商、銀行、稅務、甚至公檢法招生招幹,都被當年高考的大學輕松拿下,於是街面上多了很多“知青商店”。

雖然沒有直接的知青生活經驗,但那個時代接觸過他們的人,看到這些難免感慨。

現在有些人寫文章留戀那段歲月,不知道他們的知青歲月是否是詩一樣的生活?但是我接觸的知青,都認為付出了青春和苦惱,而那段歲月也並不美好。

這個知青博物館不大,可看的東西也並不多,但我還是很仔細的看了一下,並看出有些東西或許屬於那個時代,但並不屬於知青,收集資料的人搞錯了。

這個自行車沒錯!二八大扛,那個年代,無論城鄉,都是主力的交通工具。

這個草鞋不對,在東北或者是遼西,自古以來就沒有穿這種草鞋的。這種鞋是雲、貴、川一帶的草鞋,穿不了一天就會壞,據說過去人們出遠門這種草鞋要背著好幾雙的。

這些像章和糧票、布票沒錯,是時代的記憶。

這些小人書也沒有錯,雖然這種畫本是給孩子們看的,但在那個書籍貧瘠的時代,大人也會看的津津有味的。

這台相機值得商榷,那時已經有海鷗雙反相機,但這個機型是4A,屬於高檔機型,當時主要給一些宣傳部門的專業人士使用,普通百姓能買到的比較簡易4B型(也是憑票),而且這台相機是八十年代以後生產的(早期是金屬環)。

這個長江牌16mm電影放映機就不對了,當年這是專業設備,只有縣一級以上的電影放映隊才會有,屬於國家調撥物資,青年點不可能擁有的。買不起,也買不到。

這裏挑錯,只是想說明,有些涉及歷史的事情還是要嚴謹一些,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那段歲月的負責。

看看這個結束語,每年的八月七日是一個聚會的節日,或許只是屬於這些曾經在此生活過的人才能感觸的記憶和感悟,有他們的青春,有他們的付出,有情誼,有初戀,有夢想

當年那些上山下鄉的知青,最小有才14歲的孩子。而今四、五十個春秋過去了,那些知青中最小的也是60歲老人了。

但不管怎麼說,這是一場運動,屬於一代人的記憶,在歷史的大潮中,會越來越淡了,最後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