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20

江蘇一村民上山取土,意外挖出神秘大墓,出土文物破解了千年傳說


2020年12月15日 - c20小編 歷史檔案所 
   
歷史檔案所

眾所周知,秦末起義軍中項羽和劉邦最有實力,劉邦率先攻破秦朝都城咸陽推翻了秦王朝。項羽得知劉邦攻破咸陽後,遂率兵從巨鹿前往咸陽,火燒秦宮殿,大火三日不絕,隨後是長達4年的項羽與劉邦爭奪帝位的楚漢戰爭。當時項羽身邊的謀士是范增,被項羽尊稱為「亞夫」,鴻門宴上范增多次示意項羽殺掉劉邦,但是由於項羽的猶豫導致劉邦最終逃走。後來,劉邦離間項羽與范增,由於受到項羽猜忌范增選擇告老還鄉,但是走到彭城時便因背上生毒瘡而死。

位於江蘇徐州附近有座雲龍山,平時這座山看上去不起眼,山上長滿了雜草,但是附近村民一直流傳有座大墓的傳說。酈道元《水經注》載「今彭城(徐州)南項羽戲馬台之西南山麓上,即亞父冢也」,另外民間還流傳范增病逝後,在戲馬台練兵的楚軍將士用捧土、脫下鎧甲兜土為范增修建墓葬。但是直到上世紀60年代末,雲龍山北麓土山附近村民在平整土地時,意外發現了一座大墓,考古證實了酈道元《水經注》中記載是錯誤的。

事情回到1969年,江蘇徐州雲龍山北麓有一座大型的封土堆,當地村民在取土燒磚時,意外挖出了一個墓道,村民意識到挖到古墓,於是上報了當地文物部門。當地文物局得到通知後,立即組織考古工作人員趕往現場,經過對現場的考古勘探發掘,專家表示地下存在古墓。因為當時還是「文革」期間,發掘清理土山一號墓僅用了三天,為防止發掘出現意外還派出軍隊保護。專家介紹土山一號墓根據墓葬形制屬於漢墓,封石上刻有「官十四年」刻銘以及工匠名字,說明此墓或由當時的中央政府派遣官吏主持修建。一號墓中最大的亮點是發現了銀縷玉衣,為我國最早發現的完整的銀鏤玉衣。

八年後的1977年,考古專家又在土山上發現了二號墓,土山二號墓頂已塌陷,專家在石封門牆東側室發現黃腸石上刻有「官十四年苑伯石官工治」字樣,與土山一號墓相同。黃腸石為考古專用詞,西漢以壘砌柏木為槨室,稱為「黃腸題湊」,東漢改木為石稱為「黃腸石」。土山二號墓規格比一號大得多,但是由於當時經費、安全等多種原因,導致二號墓未深入發掘,當年被發掘的墓道被回填。



  



  

開始考古專家認為墓主是《水經注》中記載的范增墓,但是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專家們發現墓主的身份並不簡單。根據墓葬形制、封石上「官十四年」刻銘,考古專家推測土山二號墓為東漢時期某一位彭城王,一號墓為其王后墓。由此專家表示,徐州雲龍山並非《水經注》記載的范增墓,而是東漢時期某位彭城王墓,至此破解了流傳千年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