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1年1月18日 -
:
蘇州人說書
優質創作者
到了昌溪,想起了吳進賢先生是昌溪人。鐘靈毓秀之地,揣著敬重遊覽昌溪而後,被徽州人曾有的輝煌折服,給昌溪鄉昌溪村給個頂贊,從昌溪走出的人傑,在中國歷史長河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了不起的村,了不起的徽州人。
昌溪的商人在泱泱徽商中獨樹一幟,有"吳茶周漆潘醬園"之說,他們都在行業內做到了全中華的NO:1,那種氣勢絕不輸於當今的浙商。
當今的浙商一村之內過億資產的企業家,有數位已不是奇聞,但是,跟當年的昌溪比起來,還是略輸風采的。
昌溪曆代文人輩出、社會名流更是層出不窮。
昌溪下村
村內有座百繡亭,亭裏有幅楹對,“百名秀士澤鄉裏,一亭風月攬斯文”。昌溪下村人口不足四百人,歷史上竟然出了4名進士,19名舉人,23名貢元和74名秀才。
不知在全國的鄉村中是否還有先例。我是聞所未聞,頭次看到,捧為天下奇聞。
到了當代昌溪仍是人才濟濟,有法學界翹楚吳迪賢、革命志士吳錫達……國畫大師吳壽仙、吳淑娟、吳皖生,書法大師吳進賢、經學大師吳承仕,武術大師吳志青,民間藝人吳葉根等等。
讀過這些昌溪歷史上人物英雄譜後,再看有著二千年歷史淵藪的昌溪村內的文物,就件件如珍寶,件件都有代入感了。
我進村口時,對二棵千年古樟印象深刻,出村口回頭再次凝望。古樟樹遮天蓋日,樹冠巨蓋足有近千平方米。
即便是狂風暴雨恐怕也奈何不了它。
古樹本來就是存量不多,不是樹齡不夠長,是要躲避天災人禍實在不易,原始老林裏的古樹都能給伐木者掏空了,何況在城市鄉鎮。古樹幸存最多的地方是寺院、學堂,這二處基本不受朝代更替所帶來的戰火影響,如果一個村莊有千年古樹留存,那就印記了這個村莊的歷史遠遠比古樹很悠久。
昌溪的二棵千年古樟固然有著鄉民祈求庇佑,精神崇拜的象征意義,但是,在我看來更多地是有著警示的意義。像是在蒼天中劃了二個巨大的感歎號。一個感歎號加在了“數風流人物還今朝”的後面,另一個感歎號加在了“徽州大地何日再鑄輝煌”的後面。
我人離開昌溪很遠了,那二棵千年古樟像植入了我記憶中了,我也把它倆珍藏了起來。但願遊覽過昌溪的大家,也能在記憶中給二棵千年古樟留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