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崛起與美國衰落的地理環境對比


2021年3月06日 - 地球小編  
   

偉宏的財經世界

財經達人

就在中國人擔心這個冬天是個冷冬的時候,老天卻變臉了。

從1月下旬開始中國大陸的氣溫就開始逐漸回升,到2月18日,內蒙古、東北地區、華北、黃淮、江淮等地區的氣溫普遍回升,根據2月20日的氣象監測顯示,全國共有365個氣象觀測站最高氣溫突破2月同期歷史極值,其中,石家莊最高氣溫 24.2℃,鄭州 23.7℃,這樣的氣溫已經相當於5月的氣溫水平!

既然中國大陸的暖空氣開始北上,結果從東亞、遠東方向擾動北極渦旋,結果造成北極冷空氣在其他地區南下,這次南下最終在北美大陸導致了非常災難性的後果。

當這股寒流抵達加拿大的時候,實際上並不算十分寒冷,至少並未出現像內蒙古東部和吉林、遼寧北部那樣零下52攝氏度的極端低溫。但這股寒流順著北美大平原的中路向南迅速南下,橫掃了整個北美大陸,最終直透美國南部海濱(下圖)。

在中國,椰子樹、棕櫚樹主要生長在廣東和海南,廣州2月的平均最低氣溫和平均最高氣溫分別是10度和17.2度,廣州也有很多椰子樹和棕櫚樹。美國德州休斯頓市位於炎熱的墨西哥灣北岸,2月的平均最低氣溫和平均最高氣溫分別是9度和19度,與廣州非常相近,因此也有椰子樹、棕櫚樹等熱帶植物生長。

如果有棕櫚樹、椰子樹生長的地方出現下面的場景,人們很可能認為這些照片是偽造的(下圖)

長著椰子樹和棕櫚樹的地方卻白雪皚皚,中國人一般會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源於廣州降雪的幾率差不多是百年一遇,降下大雪的概率就更小了,幾代人都難以遇到一次。雖然明清小冰期時期有廣州、汕頭、海南文昌等地降下暴雪的記載,但那終歸已經是十分遙遠的記載。

但隨著寒潮順著北美大平原一馬平川地迅疾南下,讓不可能成為了可能,上述照片就是2月16日休斯頓市的真實場景。

媒體報道稱,堪薩斯州的勞倫斯市(下圖紅點處,與河南許昌的緯度相近)降到零下30攝氏度以下,打破了歷史紀錄。德州北部的達拉斯市最低氣溫達到零下18.9℃,而該市當時正常的氣溫應該是零上15度,降溫幅度達到了34度,而位於炎熱墨西哥邊緣的休斯頓市則降溫到了不可想象的零下10.9度。

這場寒潮持續的時間很長,與寒冷一起到來的還有狂風暴雪,根據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的數據,當地時間2月16日,美國大陸地區超過73%的土地被冰雪覆蓋,48個大陸州中的45個州都有積雪,至少有20個城市打破了歷史最低氣溫紀錄。

從當時氣象衛星拍攝的北美洲地表情況來看,加拿大和美國幾乎全部為冰雪覆蓋,各主要城市幾乎都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之中,網友稱美國現在的情況是科幻電影《後天》的場景在現實中上演。

德州這樣的熱帶地區氣溫下降到零下十幾度甚至二十幾度以下,立即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因為水管被凍裂,發電設施因結冰或水管斷裂被迫停止運行,數百萬戶斷電、斷水,有的居民被迫燒木頭取暖,當代社會的人們一夜間告別了現代生活、回歸了百年以前。

這個冬天剛好經曆了一輪循環,第一次是暖空氣從北美大陸北上,中國大陸的寒潮南下;第二次是暖空氣在中國大陸北上,寒潮從中東、希臘和北美大陸南下(見下圖)。

中國經曆寒潮時,東北局部的低溫達到零下52度,而北美爆發寒潮時,北部的低溫並未達到這樣的極端狀態,可寒潮到達大陸南端的效果卻截然不同。中國的寒潮只是將零度線推到了華南北部,而廣州尚在零上,北美寒潮卻讓位於炎熱的墨西哥灣邊緣的休斯敦市陷入狂風暴雪之中,幾乎將整個北美大陸冰凍了起來。

中國在歷史上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或許就源於這點優勢。

北美大陸一旦遭到寒冷空氣南下時,由於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冰雪就很容易掃蕩整個美洲大陸。如果在全球氣候的冷周期,類似的事情就會發生在春、秋季節甚至夏季(1816年就發生了這樣的事件,夏季北美的很多地區依舊還被冰雪覆蓋),就會對農業活動帶來摧毀性的影響,讓人類難以生存。同時,由於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來自海上的颶風就很容易深入內陸,也會惡化人類的生存環境。所以,在歐洲人抵達美洲大陸之前,當地的印第安人依舊還以部落的形式存在,並未形成穩固的社會組織,這遠遠落後於歐亞地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類文明的發展必須依靠穩定的物質產出,社會組織和國家的產生與發展也要依賴生產力的發展來支撐。

文藝複興之後,隨著人類社會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歐洲人向北美移民,人們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增強,讓北美告別了部落時代並誕生更先進的社會組織形式(國家)。

但中國卻具有無可比擬的地理優勢。

中國歷史上也多次遭遇寒冷周期,但由於中國中北部的山區縱橫交錯,中部也有眾多的丘陵,這些高山、丘陵就可以有效地阻擋寒潮南下,可以有效阻擋寒潮對農業活動所帶來的摧毀性的沖擊,在寒冷周期這一點尤其重要。同時,長江、黃河水系由西向東形成了大片大片的沖擊平原,再加上中國大陸雨熱同期,就形成了非常適合人類進行農耕活動的地區,讓中國東南沿海和腹地的廣大地區非常適合人類居住,也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這樣的地區,由於物質產出更有保證(生產力也更加發達),幾千年前就產生了國家這樣的社會組織。

想想看,如果零下十度線可以直達南海之濱和華南海岸線(即便幾十年一次甚至百年一次),就會對人類社會的生產活動造成摧毀性的破壞,一旦物質產出嚴重匱乏並威脅到人類生存的時候,就無法支撐大一統王朝的生存,也難以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

當然,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的戰爭之源。

任何一次寒冷期到來時,北方往往異常寒冷,就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但因為寒潮被山嶺所阻擋,長城以南卻依舊適合人類活動(有時農牧線可以向南推動到洛陽一線,但這往往是非常短暫的),北方遊牧民族只能選擇南遷。南遷的少數民族遇到中原王朝的阻擋時,就只能選擇戰爭,這本質上是北方民的族生存之戰。所以從漢朝開始,北方遊牧民族就是中原王朝的主要敵人,如何防備北方都是中原王朝能否存續的基石,西晉、宋、明等王朝更直接亡於北方民族。

中國、美國的歷史之所以不同,最終還是地理、氣候、河流等諸多因素共同選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