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科學

醫學論文寫作中材料與方法部分的常見問題


2021年5月16日 - 科學小編 醫晉無憂 
   

醫晉無憂

材料與方法部分,是醫學論文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判斷該項研究是否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創新性、可重複性的主要依據。但藍譯編譯在工作實踐中發現,許多作者撰寫科研論文時,主要將重點集中在結果與討論部分,而忽視了對材料與方法部分的關注,這就容易導致論文所展現的相關研究信息不全面,以致讀者對該項研究無法做出正確評價和重複性實驗,甚至不能判斷它報道的結果是否可靠。材料與方法部分的常見問題如下:

一、材料不全面。材料交代不全,重要信息缺失是醫學論文中材料與方法部分寫作常見問題之一。無論是什麼類型的研究,如材料不翔實,方法不具體,往往會影響後續研究結果的科學性。

二、方法不具體。方法的描述是否科學、具體直接決定著研究結果的准確性及研究的可重複性。

三、表述不統一。最常見的就是組名的表述全文不統一,如劑量組,研究組、病例組,對照組、control混用;或用字母、數字及非公認的英文縮寫代號;或是在圖表中的組名和正文中的組名不統一。組名的混用會導致讀者在閱讀時要反複前後對應,不利於閱讀的連貫性,同時也使研究的嚴謹性大打折扣。

四、表述過於煩瑣。科技論文寫作的要求之一就是簡練,因此對於相關的行業標准或者公知公認的實驗方法,在方法部分僅需說明完整的標准號、標准名稱、實驗方法名稱或參考文獻即可,無須再對方法進行詳細說明。另外,醫學論文不同於科普文章,其讀者群主要是相關的醫學科研工作者,因此在具體的實驗方法中常規的步驟表述可以適當省略,避免表述過於煩瑣。

五、醫學倫理問題。醫學倫理是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醫學研究要遵循倫理學原則。在學術期刊發表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成果時,研究人員應出具該項目經過倫理委員會審查同意的證明。但有相當部分在涉及人的醫學論文中並未提及研究是否經患者知情同意及是否通過研究機構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准,或者僅提及研究經過患者的知情同意,但未交代是否通過研究機構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六、統計分析方法使用不當。醫學論文多涉及數據統計分析,不同的實驗設計,數據統計分析方法不同,錯誤的統計方法將直接導致統計結果不正確以及科研結果不可信。在實際編校工作中,常常會發現作者存在統計分析方法使用不當的問題,例如對計量資料不經正態性檢驗就直接用均數±標准差的形式描述,對析因設計的資料使用了重複設計方差分析,對不服從正態分布的變量使用了Pearson相關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