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政治

巴以沖突愈演愈烈,世界各國都持什麼態度?土耳其表現最積極


2021年5月17日 - 政治小編 軍青十一處 
   

軍青十一處

南京老牛文化傳媒官方帳號

5月10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哈馬斯已“越過紅線”,以色列將作出“強力回應”。他還表示,戰鬥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以色列一直對“兩國方案”陽奉陰違,不斷壓迫阿拉伯人的生存空間。

在以色列警察與巴勒斯坦人爆發的沖突中,造成305名巴勒斯坦人受傷,228人入院治療。哈馬斯雖然率先對以色列進行飽和式火箭彈攻擊,卻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以色列發起的空襲卻造成20人死亡、65人受傷,死者中包括9名兒童。

雙方誰更吃虧一目了然,現在以色列步步緊逼,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僅僅想要給對方一個教訓,或者討回場子這麼簡單。

早在一個月前,穆斯林的“齋月”開始。按照傳統習俗,穆斯林會聚集在耶路撒冷舊城的城牆上進行禱告。而這次,以色列警察以疫情為由,對禱告的群眾進行驅離。

這件事並沒完,4月下旬,以色列一個極端組織展開活動,聲稱要“肅清”在耶路撒冷境內的阿拉伯人。這下,矛盾就徹底演變為了沖突,流血事件在耶路撒冷的街頭時有發生。

在中東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彼此沖突的雙方都喜歡說一些狠話。例如以色列極端組織要“清除”阿拉伯人,伊朗則不斷聲稱: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徹底抹除。

以色列被外界稱為“中東小霸王”,多年以來在美國等西方世界的扶持下,在軍事實力方面早已可以穩壓巴勒斯坦一頭。這場戰爭不單單是巴以兩國地緣政治和宗教信仰之間的沖突,更是歐美西方世界國家和阿拉伯世界國家之間的較量。

其實我們從雙方第一次交手就能看得出來,哈馬斯近乎飽和式的打擊,在以色列防空系統“鐵穹”的攔截之下,並未能造成實質有效的傷害。

這場不平等的戰爭,如果沒有其他國家的干預,結局是不會出現意外的。然而,真的沒有人會干預嗎?實際上,戰鬥打響的第一刻,全世界各國就紛紛將目光投向這裏。美俄一致呼籲雙方保持冷靜,但是能看出美國的呼聲中,暗含深意。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其推特賬號中,一邊呼籲雙方保持冷靜,一邊又聲明以色列有保護自己的權力。言辭之中,偏袒之意十分明顯。雖然拜登上台後,美以關系並不如之前那般融洽,但以色列依然是美國戰略利益的重要盟友。

除美國之外,土耳其在這件事情上也表現出非常積極的態度。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時,表示“國際社會要給以色列一個教訓”。土耳其身在北約,卻和美國持相反的立場,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主要是在利益權衡中,埃爾多安選擇了“寧當雞頭,不做鳳尾”的思想觀念。埃爾多安與其絞盡腦汁想加入歐盟,融入西方世界,充當一個“吊車尾”般的存在。倒不如做伊斯蘭的“領袖”,至少稱為地區性的老大同美俄說話時,也有一些底氣。

但土耳其的想法真的能實現嗎?顯然也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至少在中東依然有許多地區性的強國存在。以色列、沙特、伊朗都是十分強勁的對手,更何況現在還是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想做伊斯蘭“領袖”,恐怕也名不正言不順。從這個角度來看,土耳其的這次發聲更像是一次表明立場。

當前,巴以沖突已經發展到地面部隊的沖突。以色列的坦克部隊和火炮部隊已經向加沙地區進行了猛烈的打擊,並造成多人傷亡。如果以色列的地面部隊進一步吞並巴勒斯坦領土,那再想吐出來可就難了。

目前阿拉伯世界國家,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態度要出兵支持哈馬斯。伊朗和沙特,一個和美國正處於緩和關系的時期,一個同美國的關系剛剛降至冰點。在這個階段,誰都不願意節外生枝。

現在巴以沖突的走向,充滿了矛盾和未知。最終還是希望雙方可以盡快結束紛爭,還地區一個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