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明

第一觀察|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三個“共同體”


2021年6月08日 - 文明小編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官方帳號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彰顯著“共同體”責任意識,成為建設美麗中國和美麗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綠色動力。

萬物並育: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

“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們耳熟能詳的這句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作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時提出的。

2021年5月4日拍攝的陝西隴縣關山草原旅遊風景區一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實踐出真知,理論之樹也常青。2017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七次會議將“草”納入成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

我國草原約占國土面積的41%,是主要江河源頭水源涵養區和生態屏障,事關國家生態安全、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提出要保障黃河安瀾,必須抓住水沙關系調節這個“牛鼻子”。

2020年8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要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這裏要加一個‘沙’字。”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強調。

字數五變六、六變七,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一是尊重自然規律,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濕則濕,宜荒則荒,宜沙則沙;二是處理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的關系,以水定綠、以水定林、量水而行。

習近平總書記說:“有些地方種樹還林,把農耕地改了,有些地方不適合改造沙漠,反而花高成本去改造,這些都不行。首先要做好研究、搞好規劃,朝科學的方向去改造,不顧實際就會南轅北轍,賠了夫人又折兵、竹籃打水一場空。”

生態文明新形態: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

100多年前,面對突飛猛進的工業文明,馬克思忠告說:“文明如果是自發地發展,而不是自覺地發展,則留給自己的是荒漠。”

隨著史無前例的工業化進程,面臨嚴峻的國內生態環境問題的同時,中國也面對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挑戰。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人類文明要往哪裏去,中國怎麼辦?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個先進的政党,總能在最迫切需要的時刻,直面時代提出的問題並作出回答。

2020年12月29日拍攝的位於海南省儋州市的蓮花山景區,這裏曾是一座廢棄礦山(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2013年5月24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人類經曆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落實減排承諾”“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生態文明正式寫入根本大法。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針對時代重大問題,站在人類文明發展高度,中國共產党人將生態文明理念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這是執政自覺,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國傳統思想資源的創造性轉換。

聯合國原副秘書長埃裏克·索爾海姆說,從工業革命開始,環境總是服務於發展。如何既讓幾千萬人擺脫貧困,又保護他們的自然環境,平衡似乎不可能實現。現在這一切該改變了。在中國,生態文明理念被提升為國家戰略,這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一個全新概念。

環球同此涼熱: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綠色路徑

2019年4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上指出,“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共同建設美麗地球家園,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建設美麗地球家園”與“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這樣緊緊聯結。美麗地球家園作為不同國家地區、不同文明文化之間的最大公約數,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綠色路徑。

2021年5月17日拍攝的江蘇溧陽天目湖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氣候異常、海平面上升、沙塵暴以及霧霾沒有國界。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共同建設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使“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天下為公”中國思想獲得了時代的綠色底色。

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一個多月前,4月30日,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國際場合作出重大宣示、闡述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立場主張,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贊譽。這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選擇。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承擔國際責任、展現大國擔當,以正確的義利觀,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生態文明路徑,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也是中國人民給人類未來的綠色答卷。

主筆:王立彬

監制:趙承

策劃:霍小光

統籌:鄒偉、董峻、王絢

視覺 | 編輯:楊文榮、郝曉靜、唐興

新華社國內部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