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歐美

美國“竊聽盟友”引發信任風暴,默克爾馬克龍等紛紛討說法,或影響這一重要談判!


2021年6月09日 - 歐美小編 人民資訊 
   

人民資訊

人民網人民科技官方帳號

“竊聽盟國”風波仍未平息,美國和丹麥至今仍未對竊聽行為作出令人滿意的正式回應,這一撕裂信任的事件為近期美歐間的談判與合作都埋下不確定性。

上個月,丹麥媒體曝出美國通過該國情報機構竊聽歐洲政要,引發軒然大波。

瑞典、挪威、德國、法國領導人紛紛向丹麥和美國要說法,要求兩國公布相關信息,美國和丹麥尚未對此次竊聽風波做出回應。

事實上,美國在竊聽盟國方面也不是初犯,這一點各國也心知肚明。德國總理默克爾此次就重申了在2013年斯諾登事件時的表態,強調德國現在的態度“與當年一樣”,即竊聽“朋友”是不可接受的。

目前,美國與歐盟官員正在就跨大西洋數據轉移談判新協議,美國科技股龍頭之一Facebook正面臨數據轉移禁令。此次竊聽風波勢必將對數據轉移談判造成影響。

圖片來源:新華社

多國媒體合作調查曝光

美國利用盟友監聽盟友

5月30日,丹麥廣播公司推出特別報道,揭露了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丹麥國防情報局接入丹麥互聯網獲取原始數據,以監視(監聽)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盟國領導人。

丹麥廣播公司與瑞典、挪威、德國和法國媒體合作,在丹國防情報局內部知情人士提供線索的基礎上,在一項針對丹國防情報局的秘密內部調查中發現了“驚人的結果”。

這個代號為“鄧哈默行動”的內部調查報告於2015年5月完成,其中一個重要結論就是:美國家安全局通過與丹國防情報局合作,可有目的地接入丹麥的互聯網獲取數據,從而能夠秘密監視(監聽)目標國家元首。

這些監視(監聽)目標具體包括一些瑞典、挪威、法國和德國高級官員,僅德國方面就涉及到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時任外交部長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時任反對派領導人佩爾·施泰因布呂克。美國國家安全局能獲得的信息則包括各高官的手機短信、電話和網絡使用情況,包括網上搜索、網絡聊天、網絡短信等。

歐洲“盟友”紛紛震驚

這個國家態度最激烈

消息一經曝光,整個歐洲都坐不住了,被直接牽涉到的各國政要紛紛表示自己的震驚與不滿。

瑞典是首個站出來激烈指責美國的國家。

瑞典國防大臣彼得·胡爾特奎斯特30日當晚就告訴瑞典電視台,獲悉有關報道後,瑞典立即聯系丹麥政府,要求獲得事件“全部信息”。

“我認為情況非常嚴重,所以要求丹麥提供一份完整報告,說明丹麥情報機構是否確實參與這些活動、是否牽涉瑞典的企業和公民、是否影響瑞典方面的利益,”他說,“(丹麥)政府必須解釋為什麼願意成為美國情報機構的工具。”

他還強調:“竊聽盟友的行為不可接受。”

瑞典國會議員霍爾姆對監聽事件予以嚴厲批評。他5月31日在接受瑞典電視台專訪時表示,監聽事件“太離譜,令人非常生氣”。

他說:“我們需要知道是誰在什麼時間以何種方式被監聽,發生這樣的事情令人感到震驚,感覺像回到冷戰時期。”

德國政府發言人斯特芬·賽貝特5月3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德方已經注意到有關報道,正在與有關國家和機構接觸,要求作出澄清。

法國負責歐洲事務的國務秘書克萊芒·博納同日接受法國新聞台采訪時說,如果有關美國國安局通過丹麥國防情報局監聽歐洲高官的報道得到證實,性質將“極其嚴重”,有必要確認丹麥是否在與美國的合作中犯錯。

而處於風口浪尖的丹麥也隨即發聲,丹麥國防大臣特裏娜·布拉姆森則表示,丹政府不能談論情報事務。不過,現政府與時任政府有“相同主張”,即“系統性監聽親密盟友的行為不可接受”。

6月1日下午,瑞典首相勒文也站了出來。勒文表示美國與丹麥很可能合作,對瑞典進行了竊聽行動,這是一件非常惡劣的事件。

勒文表示:“我們現在正在全力調查和深入追究事情責任,被盟友監視這種行為真的太嚴重了!”

同時勒文還任命瑞典現任國防大臣胡爾特奎斯特調查此次竊聽行動,同時還多次囑咐一定要查出真相。隨著勒文首相講話以後,許多歐洲媒體也開始稱贊他十分果斷,至少瑞典向美國表明了抗拒的態度,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們仍不清楚瑞典的調查進度,但是相信美方也會對此事件做出一些應對措施。

馬克龍、默克爾齊聲“要說法”

當地時間5月31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美國國家安全局利用丹麥情報部門對盟國領導人進行監聽的做法不可接受,法德要求美國和丹麥就此作出解釋。

據了解,法德兩國當天舉行聯合部長級視頻會議。在會後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馬克龍在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美國對盟國采取上述做法是不可接受的,歐盟國家間出現這種情況更不可接受。因此,法國要求丹麥和美國就媒體所做報道提供所有信息並作出解釋。

馬克龍不僅敦促美國就此前監聽盟友的舉動進行說明,同時也要求其說明“目前的行動”。

德國總理默克爾對馬克龍的要求表示贊成。她表示,德法很久之前就與美國情報部門就監聽一事進行過溝通,德方希望美方作出澄清的態度沒有變。她表示相信盟友會基於彼此之間的信任給出解釋。

默克爾指出,德國政府早在斯諾登事件時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場,“竊聽朋友”是不可接受的。她強調德國現在的態度與當年一樣。

丹麥首相回應被批“傲慢”

丹麥首相弗雷澤裏克森終於就此事做出回應,但她的回應似乎難以服眾,還引發了輿論批評。

圖片來源:澎湃影像

據丹麥通訊社6月2日報道,丹麥首相梅特·弗雷澤裏克森當天對媒體表示,她對於媒體講述的情報方面的“故事”不加以評論,不過她可以重複丹麥國防部長此前說過的話表達自己的態度,那就是不應當對盟友進行系統性監控。

弗雷澤裏克森還表示:“說我們需要與法國、德國修複關系是不正確的,我們跟他們一直在對話,也有情報領域的溝通。”

對於弗雷澤裏克森此番淡化“監聽盟友”事件影響的言論,丹麥左翼政党社會主義人民党及團結名單都感到很驚訝。

團結名單女發言人伊娃表示,她對首相如此輕描淡寫地評論“監聽盟友”事件感到震驚,默克爾和馬克龍已經說了這是不可接受的,首相這樣做是在回避這個問題。她認為丹麥不能假裝問題不存在,有些東西已經變了,它需要及時修補。

社會主義人民党發言人卡斯頓表示,首相的話有些傲慢,她應當多聽聽她外國同事的意見。

美丹合作由來已久

雙方如何“看對眼”?

事實上,美國與丹麥情報部門之間的合作由來已久,雙方都因此獲益。

據法國24電視台報道,丹麥與美國之間在情報方面的聯系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初。丹麥境內擁有數座連接瑞典、挪威、德國、荷蘭和英國的海底互聯網光纜的關鍵登陸站。

對於美國來說,丹麥的地理位置是北約發動對俄羅斯軍事行動的最佳集結點,丹麥還是環北極的國家之一。因此當美國國安局在21世紀考慮在北歐建立一個數據中心,來處理其在歐洲大陸收集的信息時,丹麥自然而然成為“首選”。

對於丹麥來說,在國家利益上的“讓步”,使得丹麥情報部門能夠獲取比德國等其他歐洲國家更高質量的美國情報,同時還賦予丹麥在“美國的政治影響力”。

據丹麥報紙《柏林斯克》披露,美國和丹麥之間在1997年達成了一項非常特殊的協議: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丹麥國防情報局,獲得從通信電纜訪問原始數據的權限。據報道,這項協議一直處於保密狀態,但協議要求曆任丹麥國防大臣簽名以表明他們知悉此事,所有國防大臣都必須在同一張紙上簽名。美國《政治》新聞網站在報道中說,在美國的幫助下,丹麥國防情報局在哥本哈根東部的阿邁厄島南端建立了一個大型數據處理中心,以使兩國情報機構都能夠利用美國網絡監控截獲的通信信息。

此外,丹麥與美國之間的軍事合作範圍和水平,也明顯不同於美國與一般盟友的合作。冷戰結束後,丹麥最早支持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和歐盟,並與美展開密切合作。上世紀90年代,丹麥積極出兵參與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對巴爾幹半島的軍事介入。“9·11”事件後,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國發動的戰爭,丹麥軍隊很少缺席。

我行我素的“竊聽帝國”

素以“網絡安全衛士”自居的美國,實際上一直在對歐洲盟友大搞間諜活動。

2013年,美國前防務承包商雇員斯諾登通過媒體揭露美國政府廣泛監聽國內外電話及互聯網通信,在國際上引發軒然大波。默克爾的手機也在美情報機構監聽範圍之內。這位德國總理給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打電話,稱這是“嚴重背棄信任”之舉。

此後,“維基揭秘”網站又在2015年爆料,美國國家安全局先後監聽過法國三位總統希拉克、薩科齊和奧朗德,獲取了關於他們施政的一些重要情報。

近年來,美國這個“竊聽帝國”的真實面目進一步暴露。2020年8月,丹麥媒體報道說,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丹麥國防情報局可自由獲取包括丹麥公民隱私信息在內的互聯網原始數據。11月,丹麥媒體報道稱,美國曾對丹麥政府及其防務產業以及其他歐洲防務承包商展開間諜活動,以獲取相關國家戰機采購計劃的信息。

數據轉移談判或受影響

拜登上任後把修複美國與歐洲盟友的關系作為首要任務之一。竊聽風波之前,美國與歐盟正在就跨大西洋數據轉移問題談判,以達成新協議。

此前,歐美達成名為《隱私盾》的數據傳輸保護協議,簡化美國將歐洲用戶數據傳輸到美國的流程,以便於跨大西洋貿易。

但2020年7月,歐洲法院裁決宣布廢除《隱私盾》,當時提起訴訟的是奧地利個人隱私權活動人士施雷姆斯(Max Schrems)。

施雷姆斯指出,根據斯諾登曝光的美國大規模監控項目,《隱私盾》無法保護歐洲民眾的個人隱私不受美國監控。

《隱私盾》最早於2016年開始實行,以替代上一份被廢除的數據傳輸保護協議《安全港》。歐洲法院於2015年裁決《安全港》無效,提起訴訟的依然是施雷姆斯。

自《隱私盾》廢除後,美國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已經面臨難題。

去年9月,愛爾蘭數據監管委員會發出初步命令,以無法保護用戶隱私為由要求Facebook停止將歐盟用戶的數據傳至美國。Facebook就此向愛爾蘭高等法院提起上訴。

上周,愛爾蘭高等法院駁回上訴,意味著Facebook或將面臨數據轉移禁令。

Facebook在歐洲的月活用戶超過4億。業內人士認為,禁令將迫使Facebook切割歐洲和美國業務,給該公司的收入模式造成重擊。

更重要的是,愛爾蘭的裁決給美國其他科技公司敲響警鐘,各公司今後可能面臨同樣的問題。

如今再次曝出美國對盟友的竊聽醜聞,勢必將影響美國與歐盟就跨大西洋數據轉移的談判,能替代《隱私盾》的協議也將再度推後。

本文來源:國際金融報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