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政治

文明的變化:俄羅斯成為“無所適從”國家,是歷史長期演變的結果


2021年6月14日 - 政治小編 晶晶話曆史 
   

晶晶話歷史

親子領域創作者

西方文明漸漸衰落,亞洲文明強勢崛起,伊斯蘭文明日益複興。那麼,文明力量對比的變化,促使世界形成了什麼樣的文明秩序呢?

新趨勢:文明認同

冷戰時期,世界各國主要以意識形態為區分分成兩大陣營,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國家選擇中立,號稱自己為“不結盟國家”。

隨著冷戰結束後國際秩序重組,這時國際關系出現一個顯著的趨勢:全球政治開始沿著文化的界限重構,文化相似的國家走到一起,文化不同的國家則分道揚鑣。

這個趨勢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

比如,在歐洲,原本中立的國家瑞典、奧地利和芬蘭,在冷戰結束後加入文化上有親密關系的歐盟。希臘、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號稱要成立一個“東正教聯盟”,以應對周邊伊斯蘭文明國家的侵犯。南斯拉夫的例子最為典型,俄羅斯支持東正教的塞爾維亞,德國鼓勵天主教的克羅地亞,穆斯林國家則聯合起來援助波斯尼亞,這導致了南斯拉夫最終分裂成幾個國家。

在原蘇聯境內,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開戰,俄羅斯支持有文化親緣關系的亞美尼亞,土耳其則支持有文化親緣關系的阿塞拜疆。原蘇聯境內的各穆斯林國家相互之間也在尋求各種形式的經濟政治合作,土耳其、伊朗、沙特等國家在努力發展和這些新國家的關系。

在亞洲,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關系因為文化上的不可調和,始終處於緊張狀態;有相同文化的朝鮮和韓國,在努力尋求統一;中國在中華文明內部影響越來越大,經濟上和政治上都對周邊國家、地區產生了極大的號召力。

總之一句話,世界各國正在形成一種新的聯盟關系、新的國家集團,政治家和普通民眾都在認同一種超越民族國家邊界的“大文化共同體”,比如“大土耳其”、“大俄羅斯”、“大歐洲”等。

文明的認同是最大的認同

為什麼文化共性會促進國家間合作,而文化的差異會加劇分裂呢?亨廷頓從個人角度出發來解釋這個問題。他認為,每個人會都有很多認同,這其中文化認同是最重要的。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舉例來說明一下。

比如有個男性、英國倫敦人、喜歡足球、信仰天主教。那麼,這個人可能認為倫敦人比利物浦人有錢、足球比籃球更有魅力、英國人比美國人有涵養、英語比法語更高級、資本主義比社會主義有前途,等等。

在這些認同中,文化方面的認同最為重要。這個人會認為西方文明優於伊斯蘭文明,雖然利物浦人很窮,美國人很土,法國人說話很難聽,但從整體上看,利物浦人、美國人、法國人都是朋友,而穆斯林是敵人或者是潛在的敵人。

為什麼文化認同會在所有認同中最為重要?

亨廷頓的解釋是:現代化在個人層面上讓人混亂和異化了,所以人們都在重新尋找意義,這種意義最終要回歸到宗教信仰和傳統文化上,這導致文化認同成了人們最迫切、最根本的認同。

什麼叫“混亂和異化”呢?我們再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人,活在16世紀的英國,是個農夫,那他很容易就能認清自己的角色:他最重要的事是種地,養活貴族老爺們。別的事他不用管,比如和異教徒打仗,那都是貴族老爺們的事。

但如果一個人活在21世紀的英國,他就很難認清自己的角色:他是切爾西球迷、哈利·波特的影迷、崇拜中國功夫、愛看日本漫畫、愛吃美國快餐、支持英國脫離歐盟、同情因偷渡死在途中的難民……這個人的社會角色是多變的、混亂的,甚至是互相否定的,這讓他時常會迷失自我。這種情況下,他急需尋回自我,找到生存的根本意義,而他通常會在宗教信仰和傳統文化中尋找答案。

個人文化認同,最後會發展成群體文化認同,形成文明內的“我們”和文明外的“他們”。“我們”能夠相互理解、互相信任,而對“他們”,語言聽不懂、行為看不懂、想法難理解,自然就不值得信任了。中國有句老話,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就是一種典型的群體文化認同。

群體文化認同一旦形成,會強化對其它文化群體的惡意。為了確定自我,人們必須找到敵人。商業上需要找到競爭者,政治上需要找到反對派,文明上需要找到沖突者。只有找到“他們”,“我們”內部才會因為同仇敵愾、獲得前進的動力和團結的凝聚力。而且,這種群體文化上的沖突,還往往是不可調和的。

美國和前蘇聯因為某塊領土有利益沖突,可以通過談判解決,著名的例子是朝鮮半島上的“三八線”。但以色列和阿拉伯人能對耶路撒冷進行談判麼?能在耶路撒冷劃上一道線,然後一邊歸以色列一邊歸阿拉伯人嗎?顯然不能。因為耶路撒冷不僅是個領土問題,還有宗教、歷史、情感上的意義,文化上的意義。再舉個例子,法國當局能讓穆斯林學生家長談判,要求女學生一三五戴面紗上學、其餘時間不戴面紗嗎?這也是絕不可能的。

因為對其它文化群體的惡意和不同文化群體沖突的不可調和性,文化的差異會加劇群體的分裂。

文明的秩序

對比冷戰時期的超級大國、盟國、衛星國、中立國,亨廷頓把冷戰後的國家分成了核心國家、成員國、孤獨國家、分裂國家和無所適從國家,這些國家與各文明相聯系,形成不同的文明結構。

接下來我們舉一些例子來介紹下這些國家類型。

1.核心國家

什麼是核心國家呢?比如美國就是西方文明的核心國家,中國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國家。不過有的文明還沒有出現具備核心地位的國家,比如非洲文明。

2.成員國

像瑞典、德國這些國家是西方文明的成員國,伊拉克、埃及是伊斯蘭文明的成員國。

3.孤獨國家

埃塞俄比亞占主導地位的語言叫阿姆哈拉語,占主導地位的宗教叫科普特東正教,這讓它和周圍的穆斯林國家格格不入。所以埃塞俄比亞是一個孤獨國家。

日本雖然是日本文明的核心國,然而日本文明沒有成員國,所以它還是一個孤獨的國家。

4.分裂國家

說到分裂國家,典型代表有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和巴基斯坦原來是一個國家,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分裂成兩個國家,最主要原因是宗教不同,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不能接受對方的文化,最終大打出手,導致印度分裂。

5.無所適從國家

我們再來看看什麼是無所適從國家。俄羅斯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但就像日本同時扮演文明核心國家和孤獨國家兩個角色一樣,俄羅斯除了是無所適從國家,還是東正教文明的核心國家。

俄羅斯成為“無所適從”國家,是歷史長期演變的結果。

俄羅斯最早是作為拜占庭文明的後代存在的,然而在13世紀到15世紀,俄羅斯處於蒙古人的統治之下。所以,俄羅斯沒有經曆過最後對西方文明有決定性影響的歷史事件,包括羅馬天主教、文藝複興、宗教改革等等。俄羅斯文化,底色是古老的拜占庭文化和蒙古長期統治相結合的產物。

17世紀末,彼得大帝訪問歐洲,他發現俄羅斯相比於歐洲非常落後,決心讓俄羅斯歐洲化。他改革語言和文字,引進西方的工業制度,建立現代化的軍隊,並讓俄羅斯迅速強大起來。但彼得大帝在改革的同時,有意保留了一些亞洲文化的特性,比如堅持專制體制,消除政治和社會多元化的可能等。總的來說,彼得大帝一方面加強了俄羅斯同西方的聯系,一方面又強化了專制體制,讓俄羅斯變成了一個糾結的、歐亞文明混合的國家。

十月革命後,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推翻了俄羅斯的君主制,用馬克思和恩格斯這兩個西方人創造的理論建立了不可能存在於西方的政治經濟制度。

但在蘇聯時期,依然有相當一部分學者向當時的制度提出挑戰,代表人物是索爾仁尼琴,這部分人主張蘇聯應該西方化,被稱為“世界主義者”。蘇聯解體後,“世界主義者”主張俄羅斯完全西方化,而民族主義者則主張俄羅斯應該保有自己的特色,發展與穆斯林的聯系,強化和亞洲國家的合作,更極端的民族主義者提出建立一個“大俄羅斯”,包含所有俄羅斯人,加上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把其他人種排除出去。

總結

總之,歷史發展的多樣性,讓俄羅斯的知識精英和普通民眾,對俄羅斯文明的定位有各種不同意見,這讓俄羅斯成了一個在文明上無所適從的國家。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