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旅遊

到浙江台州旅遊,這兩座景區彰顯了台州人的“智慧”,烏雞變鳳凰


2021年6月19日 - 旅遊小編 果果鴉 
   

果果鴉

旅遊領域創作者

都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旅遊真的能長見識。這不,到浙江台州旅遊一趟,就發現台州人實在是太精明了,在旅遊行業中就能看出端倪。

眾所周知,隨著歷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古跡被現代人二次開發,將其開發成旅遊景區,既保護了古跡,又增加了收入,還為地方的風土人情添了一把旺火,可謂是一舉三得。

而在浙江台州,有兩個景區在旅遊開發創意上,堪稱模範,將曾經廢棄的、不值一提的歷史古跡,做到了“烏雞變鳳凰”,“草窩變金屋”,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兩座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將台州人的“大智慧”,彰顯得淋漓盡致。

長嶼硐天風景區

長嶼硐天風景區位於溫嶺市長嶼鎮,景區集雄、險、奇、巧、幽為一體,由八仙岩、雙門硐、崇國寺和野山4大景區組成,是人工采石後形成的石文化景區。

這裏有28個硐群,1314個硐體,堪稱為舉世一絕的中華石文化的精髓,被譽為“中華第一洞”。

這噱頭可謂是無比響亮,但深入了解長嶼硐天的前世今生之後,就會發現,台州人有“變廢為寶”的能力。

曾經的長嶼硐天就是一個廢棄的古代采石場,裏面的山洞、雕塑,都是人工打造。在古代,石料是需求量非常大的建築材料,供不應求,無數古人為了謀生存,肩扛扁擔,手握斧錘,憑著一股子“愚公移山”的莽勁,硬生生地創造了這一人工奇跡景觀。

而當年的那些采石人的辛勤勞作,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生活,吃飽飯,讓家人過上好日子,這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但采石遺留下的痕跡,即使是漫長歲月的流逝,也無法抹平這些人工創傷。那些被開采的岩脈,內部被掏空,場面非常猙獰。而近代的台州人,能發揮就地取材,廢物利用的智慧,將這廢棄的古代采石場開發改造成了旅遊景區,這背後的奇思妙想與天馬行空的創造力,真讓人拍案叫絕!

蛇蟠島

蛇蟠島與長嶼硐天屬於同類型景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位於台州市三門縣蛇蟠鄉,是一座屹立於東海三門灣畔的美麗海島,由野人洞、海盜村、滑泥公園、清風洞星空營地等景區組成,是國內唯一的海島洞窟主題旅遊景區。

從宋朝開始,蛇蟠島就成為了當地聲名遠揚的海上采石場,這裏盛產江南名石,吸引了無數采石團隊的光顧。采石人在漫長歲月的攻堅作戰中,將蛇蟠島的山體內部掏空,在海島上留下了1360多處造型各異的石窟洞穴。

蛇蟠島從當年那個“叮叮當當”敲石聲響個不停的古代采石場,演化到了近代,也依然是炮火連天的采石場,開山炸石,開采石料。直到現代,蛇蟠島進行了旅遊開發,大力弘揚智慧旅遊,深入研究歷史文化,使得這座荒廢已久的采石場,以另一種風貌呈現在世人眼中。

在研究過長嶼硐天與蛇蟠島的開發經曆後,著實讓人感慨。華夏地大物博,廢棄的古代采石場何其多?但台州人有著高瞻遠矚的智慧,憑借著自己“敢冒險、有硬氣、善創造、不張揚”的人文精神,使得兩座廢棄的采石場獲得了相似的命運,先後成為了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成為了當地遠近聞名的觀光景點。這值得我們舉一反三,學習發揚。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果果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