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財富

人民幣財富:從儲蓄為王走向資管大時代


2021年7月03日 - 財富小編 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官方賬號,優質財經領域創作者

來源:《財經》雜志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經濟發展、收入增長及金融轉軌,中國財富管理格局不斷改寫,居民財富理念亦被重塑。從無到有,從單一到豐富,中國居民家庭財富變動的歷史,亦折射了中國經濟崛起和人民幣財富市場的變遷

文|《財經》記者張穎馨

一部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史,亦是居民資產飛增、金融行業波瀾起伏、資產管理規模幾何級擴張的曆程。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儲蓄為王”,到2001年後財富管理市場初現,再到銀行理財、股票、信托、基金、保險等金融產品交互組合、輪番登場,大資管時代悄然而至。伴隨財富管理市場走向多元化、全球化,新的監管挑戰也不斷出現。

針對花樣翻新的金融市場亂象, 2018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多個金融監管部門發布《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資管新規”),財富管理市場正式邁入規範發展的新時代。

“資管新規實施兩年來,市場秩序實現了根本性的好轉。”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在《資管大時代》一書中指出,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引發了國外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對中國的資產管理行業也是一次巨大的考驗。如果沒有兩年來“破剛兌,降杠杆,治亂象,強基礎”的整頓工作,無序發展的“大資管”業務很可能將在疫情引發的市場震蕩中引爆系統性風險。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經濟發展、收入增長及金融轉軌,中國財富管理格局不斷改寫,居民財富理念亦被重塑。從無到有,從單一到豐富,那些曾閃現在很多人腦海中關於投資理財的片段,斑駁記載著中國居民家庭財富變動的歷史,也記載了中國經濟崛起和人民幣財富市場的變遷。

“存款為王”

1993年,在中部小城一個炎熱的下午,年僅8歲的王鑫懵裏懵懂地跟著母親來到即將開業的某銀行門外。“當時排了很長的隊,大家都沖著銀行開業攬儲送出的‘大禮包’。”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1993年時一年期存款的利率就高達10%以上,三年期存款利率為12.24%(見圖1)。彼時,高利率同步對應宏觀經濟周期的高通脹,為了吸引儲戶存款,銀行甚至推出 “保值儲蓄”,並加送大禮包。

1988年9月10日,央行向全國銀行機構下發了一則通知,從此開辦人民幣長期保值儲蓄存款業務。對居民個人三年期、五年期、八年期的整存整取定期儲蓄、華僑(人民幣)定期儲蓄、存本取息定期儲蓄,在儲蓄期滿時,銀行除按規定利率支付利息外,還要把存款期間物價上漲幅度和利率之間的差數補貼給儲戶,以保證儲戶不因物價上漲幅度大而蒙受存款損失。

據王鑫回憶,“在銀行開業當天,母親存了2000元三年期的定期存款,預期收益可觀。此外,還領回了被子、紅盆等不少生活用品。”的確,對比當時這座小城普通公務員每月不到100元的薪資,這樣的存款“大禮包”可謂非常誘人。

那時,對普通中國老百姓來說,身處改革開放初期,基本生活需求之外的收入結餘有限,並沒有額外的積蓄去考慮理財,有了些許閑錢,首選便是存入銀行。這種略顯單調的方式,就如同當初路邊圍牆上“存款儲蓄,利國利民”的標語一般,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此後,隨著中國居民家庭財富的逐步增長,居民對理財的需求不斷攀升,國債、股票等新的理財產品相繼湧現。

1981年7月,中國恢複了中斷22年的國債發行,發行對象以企事業單位為主,居民個人為輔。

開放國庫券轉讓後,可以流通的國債變成了可以賺錢的有價證券,這打破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銀行存款一統天下的局面,為居民提供了儲蓄之外的選擇。

1987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公布《證券櫃台交易暫行規定》,開創了債券流通的先河。1990年12月以後,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一些城市證券交易中心相繼建立。1990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和財政部發出通知,允許所有對個人發行的未到期國庫券上市轉讓。由此,中國形成了債券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並存的格局。

有“中國第一股民”之稱的“楊百萬”,便是在1988年從事被市場忽略的國庫券買賣,賺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並因此而成名,隨後還成為上海灘第一批證券投資大戶。

1981年以後至1996 年的十多年內,發行的國庫券都是實物券,面值有1 元、5 元、10元、5 0 元、1 0 0元、1000 元、1萬元、10萬元、100萬元等。

“1988年4月21日,上海開放國庫券買賣,那個日子我記得很清楚。我一早趕到西康路101號,以開盤價104元買了2萬元年利率15%的三年期國庫券,而當天下午發現漲到112元了,我害怕跌趕緊把手上所有的國庫券賣了。這一次買賣交易賺了800元,這相當於我在工廠一年的工資。”楊百萬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說。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國債年發行規模從1981年的49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7042億元。2005年底,國債餘額已超過3萬億元,約占當年GDP的17%。

另一方面,先於上交所、深交所成立,新中國的第一代股民已於上世紀80年代出現。1984年冬天,上海飛樂音響公司“小飛樂”股票發行,股票再度登陸上海灘。

身為上海人的王鑫姨父回憶說:“發行股票的那天,很多上海居民早早來排隊購買股票,隊伍一眼都看不到頭,盛況空前。”自此,王鑫姨父便成為新中國第一代股民中的一員。

“小飛樂”股票出現後,新中國股票在神州大地上如雨後春筍般遍處落地生根、茁壯成長起來,千萬國人開始投身股海。

飛樂音響股票

客戶分層,財富管理初起

進入21世紀,伴隨中國入世一錘定音(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中國財富管理市場迎來發展新篇章。

“部分國內商業銀行發現,國外銀行在服務高端客戶時有所差異。要想拉到更多的存款,肯定要瞄准那些存款更多的人。那針對這部分人,應該提供怎樣的差異化服務?”有銀行業資深人士直言,就中國居民財富管理來說,2002年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因為國內銀行首次對客戶進行分層。

從儲蓄賬戶金額為零,到幾百元、幾千元,再到幾萬元、幾十萬元,甚至百萬元在居民財富穩步增長的同時,2002年,招商銀行正式針對中高級客戶(擁有金融資產超過50萬元)推出綜合理財服務“金葵花理財”,在中國銀行業首開客戶分層服務大幕。此後,部分商業銀行亦陸續開始進行客戶分層。

雖然那個階段的客戶分層對應的主要是客戶經理幫助用戶存取款、轉賬等基礎服務,但此舉為之後中國商業銀行開展財富管理業務奠定了基礎。

正式的商業銀行財富管理肇始於2003年。彼時,中國銀行推出了“匯聚寶”外匯理財產品,這是國內第一次使用“理財產品”的名稱。

此前的2000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改革外匯利率管理體制,為外匯理財業務創造了政策通道,其後幾年,外匯理財產品一直處於主導地位,但是總體規模不大,沒有形成競爭性的市場。

事實上,外匯理財業務只是銀行對理財業務的最初探索,真正意義上的銀行人民幣理財業務始於2004年。2004年9月,光大銀行推出投資於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陽光理財B計劃”,開創了國內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先河。

此後,外幣、本幣的銀行理財產品開始在中國金融市場繁榮發展起來。

據《中國共產党領導下的金融發展簡史》記載,自2006年以來,隨著客戶理財服務需求的日益旺盛和市場競爭主體的多元化發展,銀行理財產品市場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2005年,中國的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發行規模為2000億元,2006年達到4000億元,2007年則達到8190億元,2008年更是歷史性地達到3.7萬億元。

進入2006年、2007年,中國股票市場出現了罕見的牛市行情。2007年10月16日,上證綜指以一根小陽線完成了6124點的歷史傳奇。

在源源不斷的開戶人群和高漲的炒股熱情之外,基金市場得以發展。

“這波牛市非常重要,可以說把整個財富管理市場都攪活了,銀行也開始大規模做基金業務。”上述資深人士直言,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銀行理財的資產結構由債券、存款轉向一些權益類資產,甚至在2007年下半年、2008年初的時候,很多銀行理財中已經出現了一些純權益類投資產品。

基於此,2007年亦被不少財富管理行業人士視作財富管理市場萌芽之年。

這個階段,居民銀行存款開始大搬家到股市,銀行出現排隊買基金風潮,中國老百姓家庭財富中的金融類資產逐步從單一走向多元。

也是在2007年,中國的商業銀行開始相繼推出私人銀行業務。2007年3 月,中國銀行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私人銀行部,開啟了國內私人銀行業務的先河。緊隨其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亦推出私人銀行服務。

由於後續公募市場表現一般,為了給客戶提供不一樣的服務和產品,私人銀行開始嘗試接入信托、私募基金、PE(私募股權投資)等類型產品。彼時,市場還出現了不少另類投資產品。

“從整個財富管理市場發展來看,2008年、2009年市場的整體活躍度非常高,這兩年也可以說是商業銀行財富管理起步。一方面,產品不斷豐富;另一方面,銀行理財經理的專業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至此,商業銀行客戶分層基本完成。”某大型銀行財富管理部負責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階段,進入中國的外資銀行,高端理財業務雖然有一定發展,但市場份額依然有限。

恒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丹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外資行最早進入的時候有過一段時間的輝煌,發行的理財產品也有不小優勢。但之後在資產管理業務方面,優勢相對於中資行不再明顯。因為盡管外資銀行旗下也有資產管理公司,但是並沒有渠道上的優勢,在中國的網點很少,線下獲客成本高。想做理財業務卻沒有實際網點的話,光靠線上獲客效率不高。”

大資管時代:爆發式增長

此後幾年,財富管理市場穩步發展,並逐步進入大資管時代。

雖然“大資管時代”更多強調的是資產端,而財富管理強調的是資金端。但從廣義上看,財富管理業務亦包括資產管理。

吳曉靈等金融專業人士在其所著的《資管大時代》一書中指出,1997年國務院證券委員會發布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拉開了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的序幕。2002年中國人民銀行頒布《信托投資公司資金信托管理暫行辦法》,開啟了多種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資產管理市場發展進程。2012年《證券投資基金法》的修訂,使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獲得了合法參與資產管理市場的地位。

至此,由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等機構共同參與的資產管理市場格局形成,這些機構共同推動了中國“大資管”市場的壯大和發展。

在某銀行業資深人士看來,大資管時代之所以稱為“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進入市場當中的機構主體越來越多,除了早期的銀行、非銀行機構,一些准金融機構也可以提供多樣化的財富管理產品;二是從需求者來看,最早的財富管理主要針對高淨值人群,後慢慢轉化為中產階級,甚至普通百姓也有可能進入;三是產品、服務變得愈發多元化,不僅是融資類、財富管理類產品,風險管理、咨詢、支付等附加功能都逐步融入到服務環節當中。

2012年前後,在市場需求和政策推動的共同作用下,特別是隨著一系列監管制度的調整,中國的資產管理業務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形成了所謂“大資管”的業務體系。

數據顯示,中國資產管理業務規模由2012年底的19.99萬億元迅速發展到2015年的78.32萬億元,增長近四倍(見表1)。

此後,上述數據更是一度攀升至2017年的111.58萬億元峰值,超過當年GDP的總額。

雖然在統計方式上有差異,但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發展趨勢亦基本與資管業務保持一致。據艾瑞咨詢統計,自2015年以來,中國財富管理市場規模整體呈增長趨勢,其中,2017年達到峰值126.1萬億元(見圖2)。

財富管理市場為何發展如此迅速?有金融監管人士表示,除了金融機構自身利益驅動和搶占業務市場份額外,主要還是因為實體經濟在深化改革、快速發展中產生的融資需求,拉動且迎合了社會大眾對不斷累積財富的保值增值需要。

亦有不少財富管理行業人士認為,這得益於金融信息化的發展,其中的典型案例便是“餘額寶”的橫空出世。

2013年,移動互聯網時代悄然而至,王鑫突然發現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出現了關於“餘額寶”的文章。後者實際是阿裏巴巴推出的一款理財產品,按天計算收益、實時贖回、無手續費等,打破了基金業在短期小額投資需求領域的空白。

憑借著比銀行存款更高的收益、更便捷的用戶體驗等,餘額寶幾乎一夜間爆紅,大量普通民眾將錢從銀行搬至餘額寶中。截至2013年12月31日,餘額寶的客戶數達到4303萬人,規模達到1853億元,對接餘額寶的增利寶貨幣基金躍居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公募基金。

餘額寶爆火之後,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們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寶寶”類金融產品。那一年,中國普通百姓發現,原來可以如此簡單、便捷地享受到財富管理服務,他們的理財習慣亦由此發生改變。

在信息化理財鋪開之外,市場、監管環境亦是助推財富管理業務迅速發展的重要動因。

有資深銀行業人士直言,“一方面是市場化加速,特別是在2012年之後,除了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也可看到有很多市場化的放松,互聯網金融更是推動大資管市場變得更加繁榮;另一方面是財富管理走向國際化,全球化的資產配置受熱捧。”

“資產荒”與風險積聚

伴隨市場發展,財富管理一詞開始深入到城市、鄉村,財富管理機構也如雨後春筍般成長,這其中,除傳統的銀行、基金、證券、信托公司外,還有不少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互聯網金融平台、私募基金等。

一名銀行業從業者回憶稱,“那個階段,金融機構的非標影子銀行及其通道業務,以及互聯網金融和私募市場發展也非常迅猛。通過金融機構銷售渠道、互聯網和代銷機構渠道銷售的產品、集資項目也數不勝數。”

但毋庸置疑,銀行依然是重要的市場主體。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告訴《財經》記者,銀行業具有線下銷售渠道的優勢,客戶主要在銀行手裏。一方面,銀行理財產品銷售規模最大;另一方面,公募基金或其他產品的銷售,很多時候也是通過銀行渠道來實現,所以長期以來,銀行在整個財富管理市場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這種情況短期還不會徹底改變。

不過,一些值得關注的變化正在發生。

“2015年上半年大家都往股市裏沖,但到了下半年,股市出現大幅回撤,都在想轍撤出來。”某銀行財富管理部門人士直言,當時最難的地方在於市場開始出現“資產荒”。“資產荒”本質體現在經濟周期下行,下行之後變成經濟增長方式調整,大部分資產需求是萎縮的。“那個時候,市場資金充裕,只要發一款固定收益產品,收益率稍微高一些,就被市場瘋搶。”

於是,財富管理行業開始從過往重視用戶規模,逐漸轉變為重視資產。市場參與者清楚地感受到:資產配置的難度正在加大。

在此背景下,“現金為王”成為2015年多家機構在大類資產配置策略上的共識。但與此同時,在全球貨幣政策分化以及預期未來人民幣匯率將有所波動的局勢下,海外資產的吸引力正在提升。王鑫透露,當時他的客戶經理便一直強力建議王鑫將部分資金配置到海外資產中,既有海外的房產,也有權益類的投資產品。

雖然從2015年進入“資產荒”後的日子讓市場參與者直呼“日子不好過”,但財富管理市場規模依然在迅猛發展。

除了業務規模增長數據,從理財經理的薪資也可一窺端倪。

據王鑫一位在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做理財經理的朋友透露,2017年,他的月薪(底薪+提成)最低能達到4萬-5萬元左右,而高的時候一個月可以拿到20萬元。這讓在金融機構工作的王鑫豔羨不已。

不過,在市場爆發式增長背後,多名金融專業人士透過現象看到了更深刻的本質。

原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曾撰文指出,金融機構自身逐利特性客觀上刺激了資產管理行業發展。一方面,在分業監管而資產管理業務還沒有統一監管規則的環境裏,資產管理業務被銀行選為規避資本占用和信貸規模控制、實現規模擴張、獲取超額利潤的重要監管套利手段。另一方面,正規金融體系供給難以充分滿足前面提到的高漲的投融資需求,也客觀刺激了資產管理市場中“類信貸”“類存款”等影子銀行現象的出現。

“中國資產管理規模從2012年的19.99萬億元,到2017年躍升至峰值111.35萬億元。同期宏觀杠杆率高企,從不足180%躍升到255%。”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亦曾撰文指出,這期間亂象叢生,銀行、信托、證券、保險、基金等機構開發出多種類型產品,相互交織,互加杠杆,各機構之間加速混業,都發展資產管理業務,金融風險快速積累。

資管新時代:規範下的百花齊放

中國高層逐步意識到市場狂飆突進背後的風險。2015年,全國經濟工作會議將“去杠杆”作為今後的重要任務。

此後,在2017年7月召開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金融要回歸本源,為實體經濟服務;要推動經濟降杠杆,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等。

基於金融開放大背景,2018年4月,資管新規下發,市場邁入規範發展的新時代,財富管理格局漸被改寫。

伴隨資管新規及後續一系列配套規則的落地,銀行理財、保險、信托、基金專戶、券商資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均經曆了不同程度的調整,“大資管”業務規模更是在2017年觸頂回落,到2018年已經不足100萬億元,2019年持續壓降。

同時,資產管理業務結構得到優化,具有剛性兌付、監管套利性質的老產品規模明顯下降,淨值型理財產品規模不斷提升,公募類基金中的權益類基金在2019年下半年迎來拐點。

其中,銀行理財更是發生著深刻的變化。2018年12月2日,《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頒布,標志著銀行理財業的變革正式啟動。截至2021年6月25日,中國獲批籌建的銀行理財子公司總數達到27家,這其中包括3家中外合資機構。

隨著商業銀行存續理財產品逐步向理財子公司轉移,理財子公司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下稱“理財托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0年)》顯示,2020年末,中國331家銀行機構共存續理財產品規模19.19萬億元,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6.67萬億元,占全市場理財產品規模的25.79%。而在2019年末,理財子公司產品存續規模僅為0.8萬億元。

總體來看,進入後資管新規時代,雖然銀行仍是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最主要的參與主體,但一家獨大的時代已經過去。諸如信托、保險、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陽光私募、互聯網金融平台等,均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百花齊放的市場格局正在形成。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基金業協會”)、中國信托業協會、理財托管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的銀行理財總規模達25.86萬億元,同比增長6.90%;信托資產規模為20.49萬億元,同比下降5.17%;保險資管業資產管理規模達21萬億元,同比增長19%;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達19.89萬億元,同比增長34.66%;私募基金規模達16.96萬億元,同比增長20.45%;券商資管資產規模為8.55萬億元,同比下降21.05%。

“可以很明顯地看到,當前市場格局出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變化,比如說2020年公募基金的規模已經快接近銀行理財的規模,如果加上私募基金,基金行業規模已經遠超銀行理財。”曾剛直言,這樣的變化會否持續還需觀察,但這意味著金融市場直接融資占比正在上升。與此同時,隨著金融業開放持續深化,外資保險資管公司、外資公募基金公司、中外合資銀行理財公司等相繼出現,通過引入外資機構及成熟的投資經驗、理念等,有利於推動整個財富管理行業的真正轉型。

另據基金業協會公布的2021年一季度代銷機構的公募基金保有量規模前100強榜單,在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排名方面,螞蟻基金僅次於招商銀行,位列第二(5719億元);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模排名方面,螞蟻基金則位列第一,規模達到8901億元。

近年來,通過互聯網金融平台,以90後為代表的非專業年輕投資者開始蜂擁入市,基金走出火熱行情。雖然隨著後續股市震蕩回撤,部分投資者還沒來得及體會賺錢的快樂,便遭遇市場一記重擊。

但可以看到,在這個財富管理格局被改寫的新時代,中國居民的財富觀亦在重塑。市場教育讓投資者意識到無風險收益時代已經遠去,當銀行理財產品、信托產品等都已失去剛性兌付“護體”,他們開始明白,理財需要更多的理性態度和專業技能,短線投機將愈發不可持續。

“最明顯的一個轉變是大家從親自下場到尋求專業人士幫助。大家不覺得自己是股神了,也逐漸知道剛性兌付不再存在,這是理財觀念的一大進步。中國和其他國家對比有個有趣的差別,大家在討論基金時,似乎更熱心討論明星基金經理,而不是基金的中長期表現。”在王丹看來,這些轉變正是中國財富管理市場規範發展的開始。

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將會走向何方?曾剛認為,未來或許可以看到更多的互聯網、金融科技元素應用到財富管理行業中,這可能會推動行業進入資管業務轉型結束後的下一個新階段,即以金融科技為支撐的財富管理市場格局重塑階段。屆時,恐怕有很多東西都會出現新的變化。但到底會怎樣,還需進一步觀察。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鑫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