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明

原始社會階段,人們開始從采集向生產過度,人類文明進入新階段


2021年7月25日 - 文明小編 熏墨侃史 
   

熏墨侃史

引言

有文獻記載以來,中國--直是以農業為基礎的國家。但是關系國計民生的農業歷史有多久?在什麼時代出現?它是怎樣產生和發展的?

遠古勤勞勇敢的祖先,在艱苦的歲月裏,與天鬥,與地鬥,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農業出現在地球上,年代並不很長。早期的人類根本不知道農業為何物,更談不上農田耕作。人們自從脫離了動物界,攫取食物最原始的手段主要是采集。采集對原始人的經濟生活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人類采集食物的方式,是從人類祖先猿猴那裏繼承下來的。

不過人類的采集與猿猴的采集有了本質的變化,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人類創造了為采集服務的簡單工具。但是遠古時代,人類究竟采集些什麼樣的食物,都使用些什麼樣的工具,我們確實無法知道它的全部情況。參考民族學資料,我們知道原始人采集食物的對象,主要是各種野果和植物的根莖,還有可以吃的鳥蛋、爬蟲和小動物。

《禮記·禮運篇》中說:古代人“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還有《莊子·盜蹠》中說的“晝拾橡栗,暮棲土木,”《韓非子·五蠹》中說的“民食果蓏蚌蛤”,都是對古人采集生活的描寫。采集時所使用的工具很簡單,挖掘植物根莖使用被火燒尖了的木棍,或者使用打制的石尖狀器;如果要把采集的各種食物帶回住處,可能要有比較簡單的籃子和皮囊之類的工具,或者用較大的樹葉把食物包住用藤條捆起來。

采集經濟的初期階段,人們沒有儲存食物的知識,正如《白虎通》中說的“饑則求食,飽則棄餘。”但是在冰雪蓋地的嚴冬,或在青黃不接的春天,采集不到足夠的食物,人們往往就會餓著肚子,甚至把人餓死。嚴重的教訓使古人慢慢明白了一條道理:食物要有儲存。采集的幹果,特別是植物的籽粒,是最早人們儲存的食物。人們懂得儲存,是生產鬥爭中的一個進步。

從事采集活動,在早期男女之間是不分工的,後來出現了狩獵,男子便以狩獵為主,婦女以采集為主。但是這種分工並不是絕對化的。我們參看民族志材料,在後進的民族中,就可以看到婦女有時也參加狩獵,男子有時也從事采集。自地球上出現了人類,婦女就開始了采集活動,就是後來出現了農業,也沒有徹底排擠掉采集經濟。采集經濟,現在看來是多麼的落後和不可靠,但是它與狩獵經濟相配合,在幾百萬年漫長的歲月裏保證了人類生活的需要。

因此,采集經濟在人類發展史上的重要意義是不可忽視的。采集食物的活動,絕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平安順利。遠古時代到處野草叢生,林木遍野,人口稀少,固然給采集食物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是遠古時期的人類經歷了若幹次的冰川時代,地球上相當大的地區長年冰雪蓋地,草木凋零,迫使人類死亡與遷移,在這天大的災害面前,人類經受了極為嚴峻的考驗,不僅沒有陷入滅絕的境地,而且還能夠繼續生存和發展。

冰川過後,地球開始溫暖,冰雪溶化,大地生輝,茂密的草木代替了苔蘚,成群的飛禽走獸又在地球上活躍,人類的生活才又恢複了正常。從整個采集經濟來看,必然地還會經常遇到幹旱年景,特別是在冰川以後,人類繁殖增多的情況下,也往往給采集活動帶來困難。人們居住區附近,不能滿足采集的要求,就得長途跋涉到遠處采集。或者向其他地區遷徙,另覓新的住地。相對地說,采集經濟比狩獵經濟較為穩定,但與後來的農業經濟相比較,又是很不穩定的。

遠古的人們在若幹萬年的采集活動中,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同時,也經受了沉痛的教訓。叢林中到處有野果,一望無際的原野遍地都有植物的籽粒和根莖,哪一種可以作為人們的食物,哪一種會毒害人們引起疾病和死亡,起初,人們是茫然無知的。在采集食物過程中不進行嘗試是無法確定采集的對象的。但是在這種嘗試選擇中,中毒和死亡的人是不會少的。

正如《淮南子·修務訓》中說的“神農······嘗百草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我們的祖先就是在這樣血的教訓中,漸漸地聰明起來了,把教訓轉化為經驗,認識了可食的對象,逐步豐富了可食的品種,為子孫後代認識有益的食物不致中毒受害打下了基礎。我們祖先在長期的采集活動中,為後代所稱頌的最大的功績,主要是在采集的基礎上發明了農業。

盡管那時的農業還是非常原始的,但它是一項富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它是後來農業的基礎。農業的發明是婦女的豐功偉績。由於采集的需要,婦女對可食植物,從發出幼苗直到成熟時期,經常給予關懷和照顧。可食植物的生長,由秋到冬,由春到夏,在世世代代婦女們的眼裏,不知反複了多少萬次,使她們不僅認識了野生植物的各種可食的品種,而且還認識了植物生長的習性和規律。

在這樣的基礎上,人工種植植物才有了可能,開始也許是偶然性的種植,當發現人工種植比野生植物籽粒肥大之後,人們主動地在住處周圍小面積的試種便出現了,這便是原始農業的萌芽。當人們認識到人工種植的效益之後,必然產生擴大種植面積的要求。擴大種植面積對原始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討厭的雜草鋪蓋著大地,又加上灌木叢生和高大的喬木遮住陽光,如要開辟一塊耕地,對原始人來說的確是困難重重。

人們在尋覓適宜耕種的土地的過程中,不知道經過了幾千年,意外地發現了大自然的秘密,找到了一條規律,認識到河水每年泛濫之後,經常會留下很大的平坦的淤泥灘地,既無茂密的森林和叢草,土地又松軟肥沃,用簡單的木制和石制生產工具便能夠開墾播種。由於淤泥肥沃,又便於灌溉,禾苗必然茁壯,收獲必然較好,因此植物種植的重點地區便轉移到河灘的淤泥地帶。為了生產生活的需要,人們才逐漸走出了山洞,傍水而居。這一措施對原始農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河灘地適宜種植農作物,河流可以提供水產,傍水而居,形成了原始人生產生活的基地。《國語·晉語》中說:“炎帝以姜水成”,“黃帝以姬水成”,《史記·五帝本紀》說:“青陽降居江水”,“昌意降居若水”,諸如此類甚多。考古發現的裴李崗文化遺址、仰韶文化遺址和其他類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基本上都在河流兩岸的台地上,就充分地說明那時的部落都是傍水而居。

但是,河灘地的面積局限性很大,隨著人口的增長,耕地越來越顯得不夠使用。在這時,人們向自然作鬥爭的經驗較以前更豐富了,生產工具也有了改進,為了自身的生存,他們向荒草叢林吹響了進軍號,向叢林要耕地,向荒野要糧食。人們借冬季林木凋零、野草幹枯的時機,利用火的威力,在一定範圍內一舉燒光,然後再加工清理,松土播種。

這種形式便是我們通稱的“刀耕火種”農業,或稱為“砍倒燒光”農業。由於當時的人們只知道砍倒燒光松土播種,所以經過幾年的播種收獲,不僅野草重新繁茂侵噬禾苗,而且肥力也大大減退,收獲量急劇降低。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往往采取休耕的辦法,另外開辟新的耕地。經過若幹年,原來休耕的土地,再次被砍倒燒光進行播種。

以上介紹的情況,屬於人類處於原始社會階段農業產生的一般狀況。但是農業並不是在所有地區同時產生和平衡發展的。由於氣候、水利和地理環境的差異,農業也不能夠成為所有地區人類生活的基礎。在古代,我國的北方不少地區均以遊牧經濟為主,在南方沿海地區可能以漁撈經濟為主,在中原地區則以農業經濟為主。在舊石器時代各個階段的遺址,通過考古發掘根本沒有發現農業的絲毫跡象,人們的食物來源主要是狩獵和采集。

中原地區的原始農業,大概出現於距今一萬年前後,到了距今四千年前至八千年之間的新石器時代,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農業氏族星羅棋布。活動在中原地區的農業氏族,所遺留下來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各個時期的村落遺址,在考古工作者的小鏟下,成千成百的被揭露出來,不僅證實了他們是以農業經濟為主體的氏族,而且對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狀況有了較系統的了解。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裴李崗文化遺址目前發現得不很多。

新石器時代中期的仰韶文化村落遺址,分布的非常密集,在有些地區它們之間的距離一般都是十華裏左右。人們長期的定居生活,象半坡氏族長達四、五百年居住在一個地方,如果沒有一定水平的農業作基礎,是不可能的。五千年前至四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時期,農業生產又向前大大地跨進了一步。考古發現的各種陶制酒器,反映了糧食生產有了剩餘,人們有條件利用糧食釀酒,以豐富生活的需要。

結語

四千年前的龍山時期,階級對立、階級剝削已經出現,不勞而食的剝削階級已經產生,如果農業生產沒有相當的剩餘,剝削階級就沒有產生的經濟基礎。這一切,對於古代農業來說,只說明了一個問題,原始農業是隨著勞動人民的戰天鬥地,由無到有,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生產技術是不斷完善、不斷提高、不斷發展的,為階級社會的農業生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