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宇宙

再次領先美俄!“三峽”建到30000公里外太空,實現隔空傳電


2021年8月02日 - 宇宙小編 烽火雜志 
   

烽火雜志

《艦載武器》雜志

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人類對太空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今後人類對太空的探索也將越來越頻繁。如今中國航天航空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僅順利完成了北鬥衛星的組網工作,隨後我國的登月計劃、登火星計劃都在一步步實施當中,目前最引人關注的無疑是我國空間站的建造工作。

在成功將3位飛行員送上空間站之後,意味著我國的航天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節點,但是在我們為已經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的同時,無數科學家已經將目光轉向了新的方向,一旦成功必將帶來新的突破。

在地球能源出現短缺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利用太空資源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據媒體報道稱,中國這次又火了,第一個空間太陽能電站已經正式開建,這座太空太陽能電站一旦成功,將會給我國帶來大量能源,因此也被稱為“太空三峽”。據介紹,這是中國首次在距離地球36000公里外的高空建造發電站,為此我國可能會投入上千億資金,在重慶建造的空間太陽能電站將會進行空間太陽能發電、空間信息網以及無線電波傳輸能量的實際驗證。

事實上,在太空中發電這個構想早在50年前就已經出現,美國航天工程師提出,與地面環境不同,在太空中建造太陽能發電站能夠免受天氣、煙塵等影響,提高太陽能利用率,在太空中將電能轉化成電磁能,隨後通過無線電傳輸發射到地面,再由地面接收站將其轉化成電能,就能將隔空傳電變為現實。

當時美國科學界認為這一設想在經濟層面很難實現,所以一度放棄了該研究,但是近年來美軍重新計劃將該想法變為現實,並且開始進行試驗,除此以外,英國、俄羅斯、日本也都對空間太陽能發電這一概念加以重視。但是這次中國再次領先美俄,在該領域邁出關鍵一步,直接將“三峽”移上30000公里外的太空,美俄都沒有做到這一步。

不過要想實現這一計劃卻並不容易,據了解,目前日本的技術已經實現了50米之內的微波傳輸,但是還遠遠達不到建造空間太陽能電站的技術要求。而且這一項目還涉及太空3D打印技術,將材料做到最輕,才方便下一步在太空中的建造。總之,要想真正完成這項壯舉還需要繼續努力。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