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國際

立陶宛270多萬人,率先獨立發難,蘇聯為何沒有出兵鎮壓?


2021年8月17日 - 國際小編 轉瞬間落日殘煙 
   

轉瞬間落日殘煙

文化領域創作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立陶宛的故事,例如立陶宛的人口、立陶宛的軍隊等等。其實,立陶宛在1990年才獨立,全國總人口只有270多萬。當年,蘇聯軍隊的總兵力就高達450多萬,比立陶宛全國人口還多。那麼,立陶宛宣布獨立,率先發難的時候,龐大的蘇聯為何沒有全力鎮壓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看一下立陶宛這個國家。立陶宛屬於波羅的海沿岸的國家,總人口270多萬,2020年的GDP總量588億美元。大約折合3800億人民幣左右,大體上相當於我國的一個三線地級市。其實,立陶宛這個國家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南宋時期,立陶宛就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不過,勢力非常小,疆域版圖也不算大,無法與我國的歷代王朝相比。

在明朝統治的中後期,原本在莫斯科平原上的沙俄開始迅速崛起,疆域版圖飛速增長。到了清朝統治的初期,沙俄帝國已經成為了與清朝接壤的大國,而且橫跨歐亞大陸。沙俄曾經染指了清朝的東北地區,並且占領了雅克薩等地。對此,康熙皇帝調集了各路精銳部隊,開始了著名的雅克薩反擊戰,擊退了沙俄的南下。在此之後,沙俄在東線基本上沒有便宜可占。

隨後,沙俄開始在中線和西線,逐步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沙俄雖然版圖遼闊,但一直缺乏出海口。從彼得大帝在位開始,沙俄為了獲得黑海的出海口,與奧斯曼土耳其,展開了長達百餘年的戰爭,雙方互有勝負。至於波羅的海沿岸,更是沙俄的核心利益。因為沙俄的都城在聖彼得堡,距離海岸線太近。對於沙俄來說,控制波羅的海地區至關重要。

打個比方,相當於燕雲十六州對宋朝的重要性。因此,在清朝乾隆皇帝在位的末期,沙俄最終占領了立陶宛、拉脫維亞等波羅的海沿岸三國,開始了自己的統治。隨後,沙俄還組建了波羅的海艦隊。當然,在1905年的對馬海戰中,波羅的海艦隊,差點被日本聯合艦隊“包了餃子。”控制了波羅的海沿岸以後,對於沙俄來說,進可攻退可守。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協約國陣營與同盟國陣營大打出手。沙俄加入了協約國集團,與老表德國開戰。在戰爭中,沙俄一敗再敗,損失非常大。1917年,沙俄爆發了十月革命,蘇俄建立。此時,西方列強組織力量夾擊剛剛建立的蘇俄。立陶宛等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則趁機獨立,並且倒向了西方陣營集團。

歷經浴血奮戰,蘇俄擊退了各國的幹涉軍。蘇聯建立以後,一直面對西方列強的孤立、封鎖和圍堵。在這一階段,蘇聯雖然一直想恢複在波羅的海的地盤,但沒有機會。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德國與英法兩國開戰。此時,蘇聯趁機占領了立陶宛等波羅的海地區。不過,事情遠遠沒有結束。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

起初,德國進攻速度很快,占領了立陶宛等地。並且在立陶宛扶持了傀儡政權,建立了偽軍部隊。1944年,在蘇聯的大反攻中,德國一敗再敗。蘇聯軍隊再次控制了波羅的海三國,不過,立陶宛的遊擊隊很頑強。直到1950年,蘇聯才徹底肅清了立陶宛境內的遊擊隊。在二戰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與蘇聯為首的東方陣營,展開了劍拔弩張的冷戰。

起初,由於二戰的嚴重破壞,再加上自身的力量不足。與美國的對抗中,蘇聯處於明顯的劣勢。此時的蘇聯,總計包括了10多個加盟國,立陶宛屬於其中之一。此外,中歐和東歐,還形成了著名的東歐八國。進入70年代以後,由於石油危機的開始,擁有眾多石油資源的蘇聯,開始進入全盛階段。與美國的博弈中,蘇聯開始處於優勢地位。

不過,石油時代並不長久。從8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石油產量的大幅度增加,石油價格迅速下降,蘇聯的石油時代結束了。蘇聯的攤子鋪得很大,一時之間根本無法調整。再加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蘇聯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局勢開始出現動蕩。

尤其是到了80年代末期,1989年,東歐八國出現了更迭,被稱為“東歐劇變。”對於東歐八國的更迭,蘇聯已經無力進行干預。1990年6月,立陶宛率先向蘇聯發難,宣布獨立。在蘇聯10多個加盟國中,立陶宛是第一個宣布獨立的政權。當時,立陶宛全國只有200多萬人口,蘇聯軍隊的總兵力,則高達450多萬,幾乎是立陶宛總人口的2倍。

放在平時,蘇聯鎮壓立陶宛根本不是太大的問題。但此時的蘇聯已經焦頭爛額、分身乏術,各方面的問題很多。當然,蘇聯做出了最後的努力。1991年1月,蘇聯調集部隊,准備幹涉立陶宛的獨立。但西方各國一直不停阻撓“使絆子”,再加上蘇聯內部的意見也不一致。最後,蘇聯幹涉立陶宛獨立的行動,以失敗而結束。

又過了幾個月,龐大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其中,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主要家底。由於幾百年來的恩恩怨怨,再加上各種利益的矛盾。立陶宛獨立以後,面對強大的俄羅斯,立刻倒向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幾乎是“唯馬首是瞻。”

立陶宛全國只有1.6萬軍隊,而且海軍和空軍的力量,幾乎等於“沒有。”面對周邊的俄式裝備,2004年,立陶宛加入北約和歐盟以後。主動請北約各大國的軍隊,輪流在立陶宛境內駐紮。請注意,立陶宛不管飯,需要各大國自帶補給和裝備。最多的時候,德國、法國等4個國家的部隊,駐紮在立陶宛境內,還直接刺激了立陶宛國內紅燈區的發展。

關於立陶宛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