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寵物

房地產影響寵物:大城市養貓,縣城養狗


2021年8月25日 - 寵物小編 大灣區樓市觀 
   

大灣區樓市觀

財經領域愛好者

原創盧丹婷德科地產頻道

寵物經濟:城市養貓,縣城養狗

根據「燃財經」近日文章內容,在城市養貓、在縣城養狗似乎成了一種新趨勢——

在北京工作的小林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的同事幾乎人手一只貓,沒養貓的,也正在准備養貓的路上了。
但在小林的老家,大部分家庭都會選擇養一只狗狗,養貓的家庭並不算多。在東北的小縣城裏,甚至很難找到一家正規的貓舍,寵物店裏也都是狗狗居多。這背後,是在大城市和小城市生活的空間和時間上的不同。

縣城人均房屋使用面積更大,生活更愜意,更適合養寵物狗。再加上縣域經濟水平的提升,以及寵物經濟的興起,有《白皮書》統計指出,2020 年中國城鎮寵物消費市場規模為 2065 億元,其中寵物犬消費市場規模為 1180 億元。

有上市獸企的工作人員表示:「未來,二三線城市的寵物醫療年均費用只比一線城市低 200 元,尤其是縣城,是增長空間最大的市場,此前接種率低,但是寵物主又有一定的消費能力。」

縣城速度:安徽全省縣區15分鐘上高速

為加快實現全省高速公路從「縣縣通」到「縣城通」,近日,經省政府領導同意,省加快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領導小組正式印發《安徽省高速公路「縣城通」行動方案》。《方案》提出,要確保「十四五」時期實現全省所有縣城區 15 分鐘內上高速公路
,滿足群眾高效便捷出行需求。

《方案》明確「十四五」時期,全力加快德州至上饒高速公路合肥至樅陽段和池祁高速石台至祁門段、阜陽至淮濱高速安徽段、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壽縣(保義)至潁上(南照)段和潁上(南照)至臨泉(皖豫省界)段、亳州至蒙城高速公路等 6 個項目建設,推進距離高速公路出入口較遠的舒城、霍邱、阜南、渦陽、臨泉、黟縣等 6 個縣城區快速通達高速公路。

▲《安徽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修編(2020—2035年)》

40%在線問診患者

來自縣城等四線以下地區

8 月 17 日,《健康報》與阿裏健康研究院聯合發布了《新青年、新醫生 互聯網醫生洞察報告》。互聯網,讓醫生的服務半徑持續擴大,讓越來越多的基層地區患者可以通過互聯網分享到更先進的醫療資源。根據《報告》顯示,平台上一二線城市三甲醫院的醫生,有 40% 的問診咨詢患者來自縣城等四線以下地區。

一位患者在醫鹿平台上,給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洪玉曉醫生留言:「濕疹、皮炎困擾我母親大半年了,在我們鄉衛生院、縣醫院跑了不少路,卻沒效果。洪醫生給的新治療方案,幾十塊錢的藥塗了一周不到,病就好轉了。很幸運有互聯網讓我遇到好醫術的醫生,不然母親還要被這病折磨很久。」

縣城工廠:帶著孩子去上班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

「公司采取計件的方式給我們報酬,我們還可以帶著孩子來上班。」家住富村鎮普紅村的張香芬開心地說。

根據《曲靖日報》報道,富源縣富村鎮鴻影服飾工廠裏,100 餘名婦女忙著趕訂單,而她們的孩子正在廠裏寫作業,媽媽們可以不時停下手中的活,輔導孩子們做作業。

2018 年,富村鎮為解決易地搬遷建檔立卡戶的就業問題,引進服飾加工廠,以生產加工學生校服和床上用品為主。建廠以來,公司已加工生產了價值 800 餘萬元的服飾,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從建廠到現在,公司先後多次聘請技師為員工進行技術培訓,通過近 2 年的實踐操作,大部分員工已掌握了制衣加工技術,每月能有 3000 元至 6000 元不等的收入。」公司負責人楊本連說。

隨著訂單數量的增多,公司計劃再投資 600 萬元,擴大加工生產線,解決300餘人就業問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國研中心根據287城夜光大數據

識別縣域「問題區域」

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據 287 城夜光大數據識別「問題區域」,找准對策》的報告,嘗試利用區域夜間燈光大數據作為補充性指標,對中國當前的區域發展格局和潛在的「問題區域」進行識別。
報告顯示,在新一輪結構轉型過程中,中西部地區縣域經濟發展活力下降,衰落的風險進一步積聚。

在上一發展階段,中國縣域經濟在大規模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帶動下實現了快速發展;進入數字經濟轉型發展的新階段之後,縣域經濟的傳統優勢趨於減弱,發展出現了更顯著的分化。

如下圖所示,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縣域的夜間燈光擴張活力指數的平均值遠高於中西部欠發達地區。2014-2019 年期間,上述地區縣域夜間燈光擴張活力指數的增幅也高於西部和東北地區,山東、河南和安徽等中部省份同期均值的增幅最為顯著,縣域經濟的活躍度有所增強。

在報告所比較的 1754 個縣中,還有近 1/4 的縣域夜間燈光擴張活力指數在此期間明顯降低,多數集中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其中:海南、寧夏、內蒙古等省份超過半數的縣夜間燈光擴張活力指數下降;山西、甘肅、遼寧、雲南等省份,指數下降的縣占比也都超過了 1/3——這一數據的背後揭示著在新的發展時期,縣域的發展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蕭條」風險和挑戰 。

我們對於縣城的了解,大多數來自於新聞報道,要麼是宇宙中心「曹縣」這一類異軍突起的寶藏縣城,要麼是江陰等等不容置疑的經濟強縣。國研中心的報告,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觀察角度:關注縣城之間的發展差距。在強縣捷報連連的今天,還有很多中西部的城市,沒有找到自己合適的產業發展道路。

▲2014年和2019年中國分省縣域夜間燈光擴張活力指數的比較

THAD新建縣城社區活動中

打造全天開放的「立體遊園」

河南省長垣市雲寨村

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THAD)在河南省長垣市雲寨村新建的社區活動中心,位於幾個村莊交匯處的村口。

活動中心采用了層層遞進的院落布局,整體設計是全天開放的「立體遊園」,包括四個主要空間:環形的儀式性聚集庭院,可以舉辦慶典活動和日常休息;以丘台為中心的屋面平台,可以遠眺村莊和田地,適合晨昏鍛煉,健身舞蹈,也成為孩子們上下攀爬的場地;廊院,圍繞圖書區和展廊,提供了較為私密安靜的庭院;樹院,北側入口庭院圍繞場地原有楊樹,用整面的磚牆和金屬板形成了簡潔的內外過渡空間。

除了村民文化活動和提供日常休閑放松,作為改造提升的鄉村示範,它還提供對外服務接待、文化交流沙龍等對外服務功能。

在相對不大的用地和建築規模,以及有限的預算要求下,雲寨村社區活動中心提供了多樣化的活動場景。村民們可以按自己需求,靈活使用地面庭院、屋頂平台及室內等一系列有識別性的空間,為減少運營維護,將社區中心分時、分區管理。周邊村莊的老人、兒童、中青年人可以 24 小時隨時來到這裏,日常休閑和組織集會活動,
重塑了久違的村莊聚落活力。

劍河縣成功研發生物飼料

將廢舊菌棒變廢為寶

貴州省黔東南劍河縣

最近,在與其它生物工程研究院的共同努力下,劍河縣成功研發出廢舊菌棒發酵的生物飼料,最終實現變廢為寶。2017 年,劍河縣明確以食用菌作為「一縣一業」進行重點發展,全縣每年食用菌種植量均在 1 億棒以上,大量長完菌子的菌棒幾乎都只能作為肥料處理。

長完菌子的菌棒,雖然仍然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但其中不利動物生長的毒素難以去除。「通過生物發酵綜合作用,從而達到能軟化粗纖維、降解黃曲黴毒素,提升營養成分的轉化力,可以通過資源整合讓廢棄菌棒再次產生應有的應用價值。」劍河縣農業農村局農藝師楊仟說道。

通過生物混合菌種發酵技術,研發生產廢舊菌棒發酵飼料,可替代牲畜飼料中 50% 飼用玉米,降低 40% 以上的玉米飼料成本。

龍勝美是首批使用該飼料的生豬養殖大戶之一,雖然有近三十年養殖經驗,但對於廢舊菌棒發酵的生物飼料用來喂豬,她也是頭一回聽到,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她試喂了一段時間,沒曾想效果不錯:「這個生物料,成本很低,抗病能力也強,對我們養殖戶來說就是一個最大的幫助」。按成本計算,使用市面上的全價飼料,一頭大豬一天至少需要 10 元的成本,而使用發酵料最多只要 6 元,大大降低了養殖戶的成本。

這項技術的成功將有效緩解該縣林下養殖和生態畜牧水產養殖飼料在玉米上的依賴,擺脫養殖高成本低利潤無市場競爭優勢的困境。

慶雲縣體育產業迎來發展快車道

產值超40億元

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 ( 2021-2025 年 ) 》對實現「健身自由」給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其中有對青少年、老年人、農民、婦女等重點群體的促進方案,也有對設施供給、賽事活動、體育產業等方面提出的新任務。

隨著體育科技的進步,我國體育產業迅速發展。劉仁海是慶雲縣崔口鎮第一批體育器材制造商,從一台電焊機、一台切割機起步,制作中小學的單雙杠、籃球架,如今他已經創辦了自己的體育器材生產公司,年銷售收入過億元。

隨著「全民健康」深入人心,慶雲縣的體育產業迎來了發展的快車道,崔口鎮也與時俱進規劃建設了高端體育裝備產業園。

截至目前,慶雲縣擁有體育器材制造及銷售企業 200 多家,體育產業產值超 40 億元,銷售網絡遍布 20 多個國家和地區。

縣域與網商銀行助力小龍蝦產業升級

湖北省潛江市

作為小龍蝦養殖第一大省,湖北的小龍蝦產量占到了全國一半左右,發展小龍蝦產業已成為湖北鄉村振興的重要發展路徑。

在 8 月 17 日舉行的湖北小龍蝦產業振興研討會上,潛江市農業發展中心總工程師陶忠虎表示,由於農業的季節性強、市場主體規模不大,缺資金一直成為困擾蝦農、蝦商做強產業鏈的難題。日前,湖北小龍蝦產業大縣(區)潛江市、荊州區等地宣布,將與螞蟻集團發起成立的網商銀行聯合,支持小龍蝦產業鄉村振興帶頭人。符合條件的蝦農將獲得由網商銀行提供的全年免息貸款。

雷山縣腳猛村:將葡萄做成產業

貴州省黔東南雷山縣

走進雷山縣丹江鎮腳猛村,就像走進了葡萄的世界。葡萄架下,人群中有忙著采摘的果農,有趁周末前來觀光采摘的遊客。遊客們嘻嘻哈哈拿著園主人提供的剪刀,輕輕地剪下一小串,摘下一粒葡萄,揭開薄薄的皮,急不可待地放進嘴裏 ; 有的一邊品嘗葡萄一邊「嘖嘖」地咂嘴,還不時地擺出各種造型拍照留念……

近年來,雷山縣不斷引導傳統農業向精致高效轉變,打造了一批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點,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據村主任文春榮介紹,腳猛村人均耕地面積 0.43 畝,曾是一個人多地少的一類貧困村。1993 年以來,党支部與村委會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和「兩山」扶貧攻堅的大好機遇,組織和帶領全村農民因地制宜種植經濟作物,把陡坡耕地和「望天田」退耕種植葡萄,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已建成了葡萄基地 1170 畝。

2007 年以來,除 2020 年、2021 年之外,腳猛村每年舉辦一次葡萄節,遊客除品嘗葡萄外,還可觀賞鬥牛、籃球、鬥鳥、燈火晚會、民歌對唱、歡跳銅鼓蘆笙舞等民族民間文化活動。許多商家和單位,也慕名前往腳猛村采購葡萄。

2021 年,該村已掛果見效益 700 畝,以每畝產量 1000 斤計,預計總產量可達 70 萬斤,按每斤售價 5 元計,總產值可達 350 萬元。種植葡萄戶 183 戶,戶均收入可達 19120 元,成為遠近聞名的「葡萄村」。

沈陽中心城區與縣域「結對子」

鐵西區與遼中區結對、和平區與新民市結對、於洪區+皇姑區與新民市(胡台鎮)結對、渾南區與法庫縣結對、沈河區與康平縣結對,產業合作為重點,加強全方位幫扶。

結合區域發展實際,沈陽市實施「1+1 對 1」對口幫扶模式,即「1 個優勢園區+1 個中心城區」對口幫扶 1 個縣域地區。在優勢園區對口幫扶方面,選擇 4 個優勢園區,建立與縣域「一對一」協同發展聯系機制,以縣域開發區為合作平台,加強產業幫扶;在中心城區對口幫扶方面,選擇 4 個中心城區,建立與縣域「一對一」協同發展聯系機制,以產業合作為重,全方位幫扶。

沈陽將通過梳理幫扶雙方主導產業關聯性,建立各領域產業規劃銜接,共同打造縣域地區 1-2 個主導產業,創建一批具有較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集聚區品牌。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