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美食

兩廣地區七月十四帶有神秘色彩節日,除了祭祀,還有美食才是主角


2021年8月26日 - 美食小編 老張看城市 
   

老張看城市

農歷七月對於兩廣地區來說都是一個比較有隆重的“鬼月”,不管是沿海地區的船家人還是以農為生的客家人,他們過的節雖然時間有點不同,但是過程做法幾乎相同。

粵西地區茂名電白袂花一帶沿海地區,有很多說黎話的人家做七月初七,但是粵西大部分地區包括廣西的農家都是做七月十四,他們過的節日更加不象中原地區的人家過中元節。

不管是做七月初七還是七月十四,兩個節日都帶有點神秘感,過節的重頭戲就是給亡靈,先人燒衣紙,燒香燭,擺上祭品。這個拜祭有些地方做法不同,有些地方的在街口拜祭,有些地方在自己的家門口拜祭,有些地方的白天拜祭,有些夜晚拜祭。七月十四的拜祭大多數人家都不帶小孩子,是家中的老人或者是媳婦來做,時運低的人,身體欠佳的人都是不參與拜祭。

七月十四的祭品很多,除了金銀冪紙、不有古人衣服、鞋帽、香燭、火紙、爆竹,煮熟刀頭肉、鴨子、雞、松糕、發籺、簸箕吹、廣西地區米粽、木塔籺、燒酒等等。

過去不管是粵西地區還是廣西等地方,從七月十三就開始包粽,蒸簸箕、蒸松糕、發籺,去街鎮買回過節日的食物、用品,七月十四一早就起床殺鴨劏雞,准備去拜神燒香,祭祀完之後,全家人就開始煮飯炒菜吃飯。

廣西人做七月十四是一個比較隆重的地方,普遍外出的人都拖男帶女回家做節,而且比較隆重的,從七月十三日開始到七月十五日中元節,連續三天才結束。七月十四是他們過了三月三之後最為隆重的一個年中的民間節日,很多的地區比過三月三、中秋節還隆重的。

未改革開放之前,大家都是在家裏務農,每逢七月十四就家家戶戶劏雞殺鴨,買豬肉,包粽子,做木塔籺來過節日。改革開放之後,很多人都外出務工,做生意,小孩子放暑假去了父母打工的地方了,到了七月十四前,父母把他們帶回家裏,既過節日,又准備回學校讀書的准備工作。

很多外出的人,兒女在家裏的,也借著節日回家裏來,准備過節日,還有些人家子女考上了大學的,也回家裏來擺上升學宴,宴請親戚朋友吃飯,共享升學帶來的好運。

一年之中的農歷民間節日,兩廣地方的唯有一個節日可以殺鴨來祭祀先人亡靈的就是七月十四,這個與民間傳說有關,流傳兩廣地區的有三種說法。

傳說一:農歷七月十四,俗稱“鬼節”。從七月初一開始閻王爺就開始放假,讓鬼魂假日回家探親,古籍說: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可惜是鬼過不了奈河,於是用鴨子拖魂過河。

傳說二:鴨子是用來祭拜用的祭拜祖宗時,所用的紙錢、衣物是要靠鴨子馱過奈何橋的,所以,鬼節時一定要吃鴨子。

傳說三:鴨屬寒,盛夏吃正合適。民間有吃鴨子的風俗,“鴨”就是“壓”,吃鴨子就能壓住這天上來遊走覓食的鬼魂了。

民間傳說歸傳說,現代人的意識是當故事來聽,用科學解釋更加的找不著北,但是流傳已經幾百年來的民間節日,都是離不開祭祀,拜祭神靈、先人、亡靈,更加離不開民間美食的話題。

小結: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民間節日,都有自己的祭祀先人的日子,也有自己的獨特的過節方式,但是節日的來歷不同,說法不同,過節日的形式不同之外,重點都是民間美食。唯有美食才勾起人與神的靈魂,勾起節日的回憶。

這個觀點,贊同嗎?

我是老張看城市,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城市,風土人情、鄉情鄉音、民間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