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政治

日本汽車為什麼能夠崛起?


2021年9月20日 - 政治小編 新汽車扒談 
   

新汽車扒談

日本汽車之所以能崛起首先離不開政治因素,尤其是戰爭;再者就是石油危機;最後就是日本企業自身不斷的傳承和革新。說起日本的汽車工業發展,肯定避不開豐田和本田,這2家企業是日本汽車工業的名片,奠定了日系品牌在全球的地位。一、日本汽車工業的發展離不開政治因素1.二戰幫助日本汽車工業度過艱難期吉田真太郎在1904 年成立日本第一家汽車廠東京汽車制造廠(現五十鈴汽車公司),3 年後制造出第一台日本國產汽油轎車“太古裏1 號”。1914年,三菱重工制造了22台Modal A汽車,這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款量產車型。Model A的外觀借鑒了菲亞特A3-3。但日本正兒八經開始造車是從1936年,汽車制造行業法正式在日本國內開始實施,日本汽車真正國產化的序幕由此拉開。剛開始造車的時候日本其實跟國內自主品牌是一樣的,自主品牌很多剛開始的時候都模仿豐田,比如比亞迪F3模仿豐田的花冠,豐田其實一開始也一樣。豐田品牌剛創立的時候也是拆解國外品牌進行研究模仿。一開始是從內到外大範圍的照搬模仿,後來是模仿為主,自主研發為輔;最後才是自主研發。這段時間,日本的汽車也很不好過,因為造出的汽車質量不好,沒有人買。那怎麼辦呢?戰爭來了,日本軍隊需要采購大量的汽車,這樣日本的汽車工業就有錢可掙了,就可以度過最艱難的起步階段。20年代美國汽車三巨頭福特、通用、克萊斯勒就在日本建立了汽車裝配線,到1929年這些公司的年產量已近三萬輛,這一年,日本自己的汽車公司所生產的不過500輛。可是,日本的生產發展得很快,到1938年,已經可以完全停止一切外國汽車和卡車的進口了。1936年產量提高到8841輛。1938年是30880輛,1941年達到了47901輛,同時還生產了1024輛坦克。在1941年12月,日本陸軍已經擁有62500輛軍用卡車在服役了。2)朝鮮戰爭再次幫助日本車企渡過第二次難關1949~1950年的日本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1950年6月25日爆發朝鮮戰爭,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場戰爭使整個日本突然沉浸在一種異常的亢奮之中,日本首相吉田茂高興得大叫“此乃天助我也”。參加朝鮮戰爭的美軍“特需”大大激發了日本企業的生產和投資活動,日本國民像支援抗美援朝的中國人民一樣努力生產,日本大部分電力、煤炭、海陸交通和100多萬人為朝鮮戰爭服務,日本經濟的潛在力量得到恢複和發展。當時,豐田公司就收到了大量的美軍訂單,難怪豐田人形容朝鮮戰爭是“上帝的禮物”。盡管豐田卡車看起來很難看,車箱用松木杆簡單拼湊搭建,質量性能遠不如美國的福特,但是價格低廉,適合朝鮮錯綜複雜的地形,即使被中國人民志願軍襲擊或繳獲,也不至於損失太大。美軍向豐田訂購卡車,除了因為從美國本土運送到朝鮮運費昂貴之外,時間上也來不及。而且,買方是美國軍方,他們支付現金,絕不拖欠,甚至還痛快地答應了提高售價的要求。戰爭給豐田汽車帶來了機遇,但豐田也緊緊抓住了這個機遇,起死回生,財源滾滾,銷售量顯著回升,資金鏈恢複,豐田迅速發展起來。1951年,豐田終於恢複到了原來的水平,扭虧為盈。美軍46億日元的巨額軍用卡車訂單紛至遝來,與日俱增。豐田汽車廠接到軍用卡車的訂單之後,那些接到轉包訂單的工廠便開始生產車體的各種零件。二、石油危機鑄就日系車打開全球市場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敘利亞在猶太人的贖罪日對以色列發動突然襲擊,在經歷前幾天的失利後,以色列迅速扭轉了局面,並在兩線都取得了出色的反擊戰果,戰爭最後以埃及和敘利亞的失敗告終。然而整個阿拉伯世界國家認為是美國和歐洲國家對以色列強有力的軍事援助導致了他們的戰敗,所以作為懲罰,OAPEC(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發起了針對美國、加拿大、日本、荷蘭和英國的石油禁運,國際油價從3美元/桶瘋漲到12美元/桶,1973年石油危機由此爆發。這次石油危機的最大受益者估計就是日本汽車廠商了。之前日本汽車在美國市場上並不受重視,盡管銷量也還可以,但美國人一直覺得日本車是廉價貨,上不了台面,真就是“開輛日本車都不好意思跟鄰居打招呼”的感覺。但危機影響越來越大時,美國人也顧不上什麼面子了,日本車要比美國車輕很多,也省油得多,當時的豐田卡羅拉、本田思域這些車型都開始大賣。而日本廠商用這個時期積累起來的財富開始創建各自的豪華品牌,1986的謳歌、1989年的雷克薩斯和英菲尼迪都是在石油危機之後創建的,假設如果沒有這次以及隨後的第二次石油危機,日本汽車銷量也就沒有爆發性的增漲,沒有了財富的積累,這些日系豪華品牌可能就會延後很多年才會出現,或者甚至都不會誕生。20 世紀70 年代的石油危機重創了歐美車商,但是卻讓推崇小排量車的日本車企從中受益,日本汽車就被推上了世界汽車的舞台,石油危機之後,美國一部分家庭難以承擔高昂的油費,選擇了日本汽車代替大排量美系車,而在歐洲注重節能減排之後,日本車又進一步抓住了歐洲市場,一躍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的巨頭。1976 年,日本汽車出口達到250 萬輛之多,首次超過國內銷量。20世紀70年代以後,雖然日本經濟走向成熟,經濟增長率下降,但汽車產業繼續保持近15%的高增長率。而日本汽車產業的這一“黃金時期”基本持續到20紀80年代中期。此後,日本汽車市場的增長速度也開始減緩,但出口依然強勢,推動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三、傳承與革新讓日本企業工業步步向前1.日本企業的精神會得到傳承日本企業的文化就是絕對的忍耐順從,上司對下屬說什麼得到的回複都是“哈依!哈依!”,你很少聽到日本企業的下屬反對上司的觀點,更不用說跟上司咆哮了。日本人的這種表現不只是停留在表面,他們從內心也是對上級的指示義無反顧的執行。凡是上級指示的日本下屬都會執行,即時管理層換屆了,上一任的東西也都會在此基礎上進行改善,而不是別出心裁,另起灶爐。比如豐田的TOYOTA WAY、本田的三個喜悅,這是日本車企的企業文化,不管誰當老大,都得遵守。並且日本企業一旦制定了中長期的戰略,後來者也會義無反顧的執行,這與國內某些企業完全不同。日本人還有個特點,就是業務交接的時候特別仔細,各項目開展的進度,注意事項等等都會交接的非常仔細。這個跟國內的一些企業不一樣,交接的時候兩只手空空一握手就完成交接了。豐田最典型的就是TOYOTA WAY,這種工作方式在豐田的每一個人都要踐行。在本田的企業文化裏,流行著“三個喜悅”,即購買喜悅、銷售喜悅、制造喜悅,在這三個喜悅中,居於首位的是購買喜悅,要把用戶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希望消費者在購買了廣本的汽車後,能夠得到優質產品所帶來的駕駛喜悅和優質服務所帶來的情感喜悅。在消費者對汽車產品有了更多了解,汽車市場有了更多選擇的今天,保證消費者得到購買喜悅是保留老客戶並開發新客戶的重要法寶。
本田這種文化也在傳承。2.日本企業的不斷革新豐田於1997年推出全球首款量產混合動力乘用車"PRIUS普銳斯" , 並一直為實現其"綠色交通"願景而努力,最終希望汽車能夠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滿足社會的交通需求。為實現這一願景,豐田開發出了以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為核心的多款汽車,包括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車、電動車和氫燃料電池車等。此外,豐田將繼續探索各種可能性以充分利用各種能源形式,包括氫能、汽油、柴油、電能和其他石油替代燃料。豐田的造車哲學就是,在最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為人們提供最合適的汽車,旨在根據各國的能源狀況、基礎設施和政策環境,為客戶提供最環保的汽車。在技術研發方面,本田一點也不示弱。氫燃料電池車只產生水的終極環保技術,利用氫能源產生的電力驅動行駛的FCV被視為終極環保汽車,為實現“零碳排放社會”,Honda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產品,加速打造零碳排放社會。本田是世界首個發動機罩內搭載的燃料電池動力總成,全球首個實現將燃料電池動力總成系統集中收納於前發動機艙內,大幅提升了車內空間利用率。緊湊的結構與V6發動機體積相似, 創新科技使燃料電池堆更加緊湊,燃料電池堆和集成動力總成的尺寸與普通V6發動機相仿。集合了燃料電池堆、FC升壓轉換器、動力控制單元、電動空氣壓縮機、氫和空氣的供給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