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片言文化傳承普及的任重道遠——兼議當代規劃建築學科


2021年10月18日 - 文化小編 欣聞陳釀 
   

欣聞陳釀

剛才隨翻微信視頻號,見吳軍老師視頻號(2015.16期)談及《傳習錄》。視頻中開頭,講到此古著“因某……台一檔節目而火”。無語了,歎。

如果一部史中學問經典,在當今,是因電視台節目,無論是什麼級別的媒體,才“火”,才走入大眾視線的話。無疑,這是文化傳承中的一種悲哀。

學生雖無知文淺,對於此宋明學史的經典。拿王陽明《傳習錄》來講吧,就讀過不下三十遍,而且是不看注釋,無論何種大家注,只看原文的讀。

另,如上講及的,目前文化傳承與普及的“悲哀”。學生親歷或驚歎過一實例。

在2015受正式邀請訪問米蘭理工建築系,與系主任Stefano Della Torre教授、院國際學術交流主管Maurizio Meriggi教授等正式座談交流時。學生大概描述了此次主要的文理結合框架中,中心橋接概念體系中“文”的幾位古先哲,其中,就有王陽明。交流中,Stefano Della Torre教授談到,他知道王陽明。

這讓學生有兩個驚訝處,一,外國人有對中國文史名人的如此了解。二,便是最主要的,在當時,反觀國內,別說能大概知道些文史巨擘相關的知識,可能,或者,相對准確的說,那時許相當比例的人,連王陽明這三個字都記不起或不知道吧。

………(以上文字概為學生於分享視頻號時隨注)

另,當學生以上分享後,微信友圈中國內規劃建築界學者專家師友留言,“我們知道的外國人及外國的規劃設計理論案例 比外國人知道的更多。”

這比較式精彩留,可以說,在對比中一針見血,這難道不該讓“媚洋”的規劃建築人反思嗎?難道,還不該對那上世級五十年代以來泊來的,而且在保守式、認知缺失式的路上越走越遠的“洋理論”,進行反思嗎?隨談。

學生淺薄無知,隨談。

— — 沐陽金石,沇河,辛醜九月十二

作者簡介唐浩,字:金石,號:沐陽,山東濟寧兗州人,城市規劃與設計工學碩士,濟寧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

致力於文理雙修,探索儒家哲學融入規劃建設領域,傳統文化研究與工科融合探索,曾受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正式邀請進行學術訪問(2015),現為該校建築系教學合作學者。住建部建築業企業資質評審專家,中國建築節能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生態城市研究專業委員,全國綠色社區產業智庫專家,山東省鄉村振興專家庫專家,國家注冊規劃師。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