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淺析新石器時代的歷史特征


2021年10月30日 - c113小編 光芒歷史 
   

光芒歷史

引言

新石器時代是以農業、家畜飼養業、陶器和磨制石器為特征的歷史時代。從這時開始,人類便由單純地依賴自然過渡到開發自然,生產經濟開始支配人類的生活。生產是人類謀求充足而又有剩餘食物的最重要手段,是長久定居的基礎,是文化加速發展的先決條件。

發達的生產經濟促進了文化的繁榮,並帶動社會關系迅速發生變革,為文明社會的最終產生奠定了必備的基礎。因此,新石器時代的開始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被稱為“新石器時代革命”。

中國的新石器時代始於距今1萬多年前,經歷了前、後兩個大的發展階段。前期為公元前8000~前3500年,是新石器時代各種文化因素的發生和發展時期,在中華大地上到處都留下了先民們居住的村落和生產、生活的蹤跡;在不斷改進謀生技術的同時,先民們也創造了質樸的藝術,留下了無數的瑰寶。

區域性的文化傳統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並形成了各種不同的文化譜系,為文明的產生積聚了豐沃的土壤。其所形成的各個不同的文化區域,基本上奠定了史前時代中華大地的格局,在此基礎上產生了中國的文明,也使後期能湧現出新的文明因素,並向文明社會過渡。

生產經濟是新石器時代最本質的特征,它使長期定居成了人類最基本的居住方式。在不同的然環境中,不同的人群在相對穩定的區域中年複一年地生活著。代代相沿,祖傳孫承,文化便由此呈現出了相當強烈的地區性差異和地域傳統。

在考古學的術語中,“文化”一詞有特定含義,指存在於一定時間,擁有特征相同或相似的一組遺存,並有相對穩定的分布地域的一個區域共同體。在新石器時代前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華南、西南、西北、東北到處都留下了先民的足跡。這些遺存因地域不同而表現出了強烈的差別,在神州大地形成了異彩紛呈的局面。

黃河流域。在黃河下遊,以山東地區為中心,已發現了3個先後相繼的考古學文化,即後李文化、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後李文化因山東臨淄後李遺址的發掘而得名,主要分在泰沂山脈的北側地帶。它制作和使用的陶器都是租糙的夾砂陶器,其中有炊煮用的釜、飲食用的缽等。北辛文化因山東滕州市北辛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東和蘇北地區。

這一文化的居民以各種類型的鼎為炊煮器,除夾砂陶器外,還制造出了一批較精致的泥質陶器,如圜底或平底鈦、小口雙耳罐等;磨制石器較多,有磨盤、磨棒、鏟、刀、鐮、斧、锛等;骨角蚌器豐富,有鏃、鏢、鋤、鑿、鐮、鏟等;房屋多為半地穴式建築,面積較小;墓葬均為豎穴土坑墓。隨葬品較少,有些墓葬死者的頭部覆蓋一件陶缽,部分死者的門齒生前已被拔掉。

大汶口文化是以1959年發掘的山東泰安市大汶口遺址命名的,主要分布在泰山周圍,西達魯西平原東緣,東至黃海之濱,北抵渤海南岸,南到蘇北地區,皖北和河南也有零星發現。它經歷了早、中、晚3個發展階段,擁有一群特征鮮明的陶器,主要器類有鏤孔圈足豆、觚形杯、各種類型的鼎、袋足鬶、高柄杯、背壺、大口尊等;居民盛行拔除側門齒和枕骨人工變形的習俗,有些居民長期口含小石球或陶球,致使臼齒外側嚴重磨損;房屋以地面建築為主,牆下一般挖有基槽。

死者的隨葬品較豐富,較獨特的是用獐牙、獐牙鉤形器和龜甲做隨葬品;出現了多人一次合葬墓和多人二次合葬墓。黃河中遊地區,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分布著兩個不同的文化。河北南部、河南中部和東部,是磁山·裴李崗文化的分布地區。典型遺址是河北武安縣磁山遺址和河南新鄭縣裴李崗遺址。

居民的房屋主要是圓形、橢圓形的半地穴式建築;經營農業,主要生產工具有石斧、石刀、石鐮、石鏟、石磨盤、石磨棒等;制造較粗糙的陶器,主要器類有盂、三足缽、小口雙耳壺等。關中、陝南和隴東等地,是大地灣一期文化的分布地區。代表性的遺址是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陝西的華縣老官台、臨潼白家遺址等。

居民制造的陶器火候較低,陶質疏松,主要有圈足碗、三足缽、三足罐等;石器有磨制和打制兩種,刀、斧、鏟、敲砸器是主要器形;居民主要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中。公元前5000~前3000年為仰韶文化,以1921年發掘的河南澠池縣仰韶村遺址而命名,分布地域以中原和關中地區為中心,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西到甘、青接壤地帶。

已發現遺址1000處以上,其中最著名的是陝西的西安半坡、臨潼姜寨,河南陝縣廟底溝、鄭州大河村等遺址。它分布範圍廣,延續時間長,文化內涵相當複雜,並形成了許多地方類型。共同的特征是:泥質陶器多繪彩,經入窯燒制,顏色經久不褪;夾砂的陶器上多拍印或滾壓繩紋;小口尖底瓶、盆、缽、壺、罐、甕、釜、鼎等是其居民日常使用的器皿。

農耕文化較發達,主要工具是石斧、锛、鋤、鏟等,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是粟;家畜飼養業並不發達,主要家畜是狗和豬。村落多數布局嚴密,房屋形態繁多,早期多為半地穴,中晚期基本都是地面建築。埋葬小孩盛行甕棺葬,即以甕、罐、缽、盆等為葬具;成人則以單人土坑墓為主,早期流行合葬和二次遷葬。

長江流域。長江下遊地區有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北陰陽營文化、薛家崗文化。河姆渡文化是以浙江餘姚縣河姆渡遺址而命名的,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並跨海到了舟山群島。以精巧的木器和榫卯構件最具特征,房屋主要是幹欄式建築,炊煮器主要是陶釜,飲食器有缽、盤、罐等。居民種植水稻,家畜主要有豬和狗。

雕有“雙鳳朝陽”等圖案的象牙器,堪稱藝術品。馬家浜文化始於公元前5000年左右,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發展為崧澤文化。文化的命名地是浙江嘉興縣的馬家浜遺址,分布地域以太湖為中心,南達錢塘江北岸,西到常州一帶。居民主要種植水稻,並飼養豬、狗、水牛;生產工具主要有石斧、石鏟、骨魚鏢、骨鏃等。日常生活用具以帶腰沿的陶釜最具特色。

崧澤文化是以上海青浦縣崧澤遺址而命名的,制造陶器的技術比馬家浜文化高,鼎變成了主要的炊煮器,飲食器具以豆最多,其他還有壺、盆、杯等;稻作業較發達。用玉制作裝飾品,是其文化發展到較高水平的一個標志。北陰陽營文化是以南京的北陰陽營遺址命名的。石器多經細磨,穿孔技術發達,其中七孔石刀精致難得。

日常生活用具主要有陶鼎、陶豆、碗、杯、壺、罐等,鼎是主要的炊器。這些器物的身上常附有把手、耳、嘴等,最富特征的是角狀把手和半環耳。埋葬死者時,常在隨葬的陶器中或人的口內放置花石子。薛家崗文化的命名地是安徽潛山縣薛家崗遺址,分布地域東到巢湖,西達黃梅,北抵淝水,南越長江。

石器中以多孔石刀最具特色,孔數均為奇數;炊煮器主要是鼎和釜,飲食器有豆、壺、罐等。其玉雕人物、天象版和龜甲等,均系難得的文物在長江中遊地區,已經發現的文化有彭頭山文化、皂市下層文化、城背溪文化和大溪文化等。彭頭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南澧縣一帶。

居民已會種植水稻,生產工具以打制石器為主:日常使用的陶器較原始,大多外紅內黑,主要有釜、罐、盤、支座等,器表多飾繩紋;已會采用防潮技術建築房屋。皂市下層文化是以湖南石門皂市遺址命名的,主要分布在湖南西北部的澧水中下遊和沅水下遊。生產工具主要是打制的石器,其中黑燧石質的小石器較具特色。

以陶釜為炊煮器,其他常用器皿有陶罐、缽、盤等;出現了因經燒烤而堅固乾燥的居室。城背溪文化是以湖北宜都縣城背溪遺址命名的,主要分布在鄂西一帶。陶器多為圜底器,制作技術原始,主要有罐、釜、盤、缽、支座等;生產工具以打制的石片石器為主,磨制石器主要是石斧。

大溪文化因四川巫山縣的大溪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長江中遊西段的兩岸地區。房屋多經烘烤,比較考究;居民經營稻作農業,並飼養豬、狗、牛等家畜。陶器多為紅陶,遍塗紅衣,並有少量彩陶。釜是主要的炊器,其他還有罐、壺、杯、盤等。實心陶球和空心裹放泥粒的陶響球頗具特色。石器有圭形石鑿、石鋤、石鏟等。人死後,多用屈肢的方式埋葬。

北方文化。在北方,已經發現有興隆窪文化、新樂文化、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等。興隆窪文化是以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命名的,主要分布在老哈河和大淩河一帶。居民多住在半地穴房屋中,房子成排布列,村落周圍有壕溝環繞;工具主要是大型打制石器,有石鋤、鏟、磨盤、磨棒等。

陶器普遍厚重,主要是簡形罐和缽,表面多飾“之”字形曲折紋。新樂文化主要分布在沈陽地區,因遼寧沈陽新樂遺址的發掘而得名。磨制石器與細石器共存,陶器表面飾豎“之”字形線紋;居民用煤精做成圓泡、圓珠等裝飾品是該文化的一大特色;種植黍等農作物。

趙寶溝文化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赤峰一帶,以內蒙古敖漢旗趙寶溝遺址命名。大型磨制石器與細石器共存,生活用具以筒形罐為主,還有尊形器、盂、碗、器蓋等。陶器表面刻畫的豬首蛇身、鹿形首、鳥形首等圖案較具特色。房子是半地穴式的,也成排布列。早期的紅山文化曾與趙寶溝文化同時分布於赤峰一帶。

紅山文化因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後遺址的發掘而得名,以玉器、彩陶、“之”字形紋陶器和細石器為主要特征。在東北、西北、西南和華南等邊遠地區,都發現了這一時期人類活動的遺存。遼東半島有小珠山下層文化。

結語

松花江下遊有新開流文化;華南以江西萬年仙人洞、廣西柳州白蓮洞、廣東陽春獨石仔等遺址為代表,已發現100餘處公元前8000~前5500年的遺址;台灣地區分布著公元前4500年左右的大坌坑文化。這些文化或遺址的共同特點,是居民以漁獵、采集為主要謀生方式,農業似欠發達,過著定居的生活,以粗糙的陶器作為炊煮器和飲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