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宇宙

18年過去了,楊利偉為何至今沒有重返太空?


2022年1月19日 - 宇宙小編  
   

7月4日,神舟十二號兩名航空員順利出艙,

神舟十二號再次彰顯了我國在航空事業的領先技術,

同時航空員出艙的畫面也成為最熱門的直播。

這次出艙,網友直呼太穩了。

要知道,當年神舟7號出艙時還發生了一點小插曲,

先是艙門打不開,只能使用輔助工具撬開,

後來航天員剛剛出艙,軌道艙便傳來火警警報。



  

當時航天員已經做好了犧牲的准備,

最終故障順利解決,但航天員的精神令人感動不已。

神舟十二號已經是第七次載人航天,

依舊會提心吊膽,隨時准備應對不可想象的問題。

由此不得不感慨,

1965年,楊利偉出生在遼寧省葫蘆島,

一個離海很近的城市。

楊利偉的父母都是中學老師,

作為雙職工子弟,楊利偉的學習從來不用擔心,

但他內向寡言的性格卻讓父親犯愁。

所以一到周末或者寒暑假,楊父便帶著兒子去戶外,

帶他去登上,去海邊,想通過運動讓兒子變得開朗。

楊利偉在父親的引導下果然愛上了探險,

喜歡去山裏找傳說中寶藏,

看到海邊的海鷗也夢想著能夠飛翔。

而楊利偉的母親給他帶來的影響便是踏實努力,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楊利偉對母親最深的印象就是批改作業。

母親不會騎自行車,以前上學的時候,

楊利偉坐後面,弟弟坐前面,

車上還掛著一大袋子的作業,

母親總要推車一小時才能到學校。

到了晚上,一家人圍在火爐旁邊,

母親總是在燈下批改作業,十分專注。

母親曾告訴他,任何事情都沒有捷徑,

勤奮努力是成功的唯一方式,這句話影響了楊利偉一生。

小時候的楊利偉還喜歡看《小兵張嘎》《閃閃紅星》等抗戰故事,

小小年紀便種下了報效祖國的決心。

等到楊利偉高三的時候他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

空軍來到他所在的中學招飛行員,

楊利偉聽說後熱血沸騰,第一個沖到了報名處。

得益於多年來父親對於他的鍛煉,

楊利偉長成了一副好身板,各方面體檢均合格,

加上他的成績不錯,之後順利被空軍航空大學錄取。

那時的楊利偉只覺得離自己的飛行夢近了一步,

夢想著成為一名飛行員,怎麼都想不到以後會成為航空人。

大學畢業後,楊利偉被分配到航空兵部隊,

如願成為了一命飛行員,

在這裏他完成了1350個小時的飛行任務。

而且還是他的初中同學,

楊利偉的工作性質注定要缺失大量陪伴家人的時間,

並主動承擔起料理家務和照顧老人的責任。

1995年,我國航天載人技術開始啟動,

並開始優先在空軍系統中擇選航天員。

航天員和飛行員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並非每個飛行員都能夠符合航天員的標准。

最初一代航天員的選拔可謂過五關斬六將,

從上千名飛行員中層層篩選、淘汰,

對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考核。

經過重重考核,最終三十歲的楊利偉通過測試,

和13位飛行員一起進入航天員隊伍。

航天員要比飛行員的訓練更為嚴苛、艱苦,

在火箭升空的過程中,將感受到強大的壓力,

那種重量好比八個自己壓在身上。

同時航天員還要在真空的環境完成作業,

對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要求極為嚴格,

飛行老兵楊利偉成為了航天新人。

在航天員的訓練中很多失重、眩暈訓練都異常辛苦,

航天員一手扶著暫停鍵,一手扶著控制鍵,

如果實在堅持不住便按停,

但幾乎所有人都靠著意志堅持了下來。

為了讓航天員擁有更好的體能,

他們還要進行專門的體能訓練,

航天局還專門請到了體育大學的老師,

為他們進行專業的田徑、遊泳等項目的訓練,

為了就是針對性增加航天員的體能,提高他們的耐力。

此外航天員還要進行文化課程方面的補充,

學習高等數學、電工學、力學、地理和氣象等各種知識,

方便航天員最大限度地了解飛船原理,

以便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能夠緊急應變。

如此繁重的訓練讓楊利偉更加分身乏術,

楊利偉幾乎沒有時間回家,他辦了一張最便宜的電話卡,

每周都會在固定時間給父母打電話。

每次父親只是說上三言兩語,大部分都是和母親聊天,

對於自己生活細節都分享給母親。

此後母親便經常守在電話旁邊,

將電話擦得鋥亮,等著兒子的消息。

另外張玉梅也從來沒有埋怨,獨自挑起家庭的大梁,

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女兒一直身體不好,

醫院成為了母女倆最常去的地方。

然而在醫生的精心治療下,他們2歲的女兒依舊沒有挺過難關,

而楊利偉則因為訓練沒有接到電話,

從而錯過了女兒的最後一面,

這也成為了他心裏永遠的痛。

在女兒去世後,張玉梅也辭去原本穩定的教師工作,

來到楊利偉所在的航天局擔任一名資料員,

從而更好得陪伴照顧丈夫的生活。

幸運的是,後來他們又有了一個兒子,

而且健康活潑,一家三口十分幸福。

經過多年的訓練後,我國的載人航天技術終於取得突破性進展,

航天第一人也開始從十三名候選者選拔。

這十三人在不管在心理素質還是身體素質,

都已經成為佼佼者,但他們依舊還要接受各種考核。

從十三人到十個人,再從十個人到兩個人,

楊利偉成為了最後兩人中的一個。

這兩個精英幾乎各方面都無可挑剔,

但最終讓楊利偉勝出的是他的情商和口才。

此後必定會有大量的采訪工作需要完成,

這時語言表達能力和情商顯得尤為重要,

而楊利偉恰恰在這方面更加出色一些。

可見航天局對於航天第一人的選拔多麼謹慎,

考慮了所有可以預見的問題,

而得此殊榮的楊利偉也注定將留名青史。

但當時我國航天事業卻充滿著各種挑戰,

就連我國想要加入國際航空站的請求也被拒絕。

在沒有技術指導的情況下,很多數據和技術都沒有得到驗證,

所以神舟五號載人飛行是探索式,也是未知的。

即便十八年過去了,當年神舟五號發射的情景依然清晰,

2003年,楊利偉穿著航天服,左右兩邊是夾道歡呼的人群。

楊利偉步伐緩慢,但一臉輕松自信,

他微笑著向兩側人群揮手致敬,

淡定得走進了航空艙,看不出一點激動和緊張。

然而這次升空還是充滿了挑戰,

所有參與飛船建造的科學家都在指揮大廳屏住呼吸。

在飛船上升到三十多公裏的高度時,

飛船開始出現劇烈抖動。

這時坐在船艙裏的楊利偉不僅承擔了升空的強大壓力,

如同6G負荷,這是在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壓力。

同時船艙的低頻抖動引起了他的強烈不適。

低頻抖動會引起人體內髒的共振,

那時楊利偉感覺自己的五髒六腑要炸掉了。

當時的設備儀器還沒有今天這樣先進,

指揮大廳的工作人員只能看到畫面上的楊利偉一動不動,

所有人都死死盯著屏幕,不敢說話。

這個過程整整持續了26秒,

對於楊利偉和工作人員來說卻格外漫長。

他全身的肌肉繃緊,如同一塊鐵一樣,

幸好隨著火箭分離抖動結束,楊利偉感到無比輕松。

這時一束陽光照進船艙,他下意識地眨了一下眼睛,



  

就是這個動作讓指揮大廳沸騰了,

一個聲音高喊,他動了,他還活著,

隨後便是一片歡呼和掌聲。

這是載人火箭的第一次嘗試,技術上還不成熟,

後來幾次航天任務中,航天員乘坐的船艙再也沒有發生過抖動。

隨後楊利偉按照預定路線進入軌道,

楊利偉在宇宙中顯得非常淡定,

他有條不紊地完成預定工作,

他在太空中失重情況下吃飯的畫面,

也終於驗證了多年來教科書上的理論,

食物飄在空中,讓它飛到嘴巴裏。

楊利偉在船艙裏的每一個動作都牽動的國人的心,

而他始終淡定自若的表現也給國人巨大信心。

然而宇宙中的挑戰還沒有結束,

在飛行任務執行到第二十個小時的時候,

楊利偉聽到了船艙外的敲門聲。

是外星人?受到撞擊?還是什麼情況?

楊利偉當時立即做出了准確的判斷,

啟動飛船,結束航程,即刻返航。

後來科學家解釋,當時並非是敲門聲,

而是船艙在巨大的壓力下發生變形,

聲音便是飛船在變形過程中被擠壓發出的聲音。

原來那是死亡的聲音,幸好楊利偉選擇了即刻返航,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他再次受到熱烈歡迎,各種鏡頭也對准了他,

然而在打開艙門那一刻,他迅速擦掉了嘴角的血跡。

後來楊利偉解釋說是麥克風的鐵絲刮破了嘴角,

只是一點小傷,並沒有大礙。

但事後經過醫生檢查,楊利偉的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損傷,

這也導致他不能再次飛上太空。

國家培養一個優秀的航天員並不容易,

他們的工作任務被形容為太空穿針,

聶海勝三度出征,景海鵬也再一次登上船艙

楊利偉卻沒有機會問鼎蒼穹了,

當然這對於楊利偉來說也是一種保護。

楊利偉這次飛行帶回了珍貴的航天數據,

為以後的航天事業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隨著國家航天技術的不斷進步,

神舟系列飛船越來越精密,舒適感越來越強。

以前的楊利偉只有一個小操作間,

而現在的航天員不僅有多種食物選擇,

還有很大的活動空間,航天員吃飯後甚至可以健個身。

而且在我國航天人才的努力下,

曾經不允許我國加入的國際空間站早已經老化,

而我國建立的空間被十多個國家爭相申請加入。

也不得不面對這一事實,並花巨資維護破舊的老空間站。

這一切都離不開初代航天英雄楊利偉的貢獻,

他在登艙前同樣做好了犧牲的准備,

在後續的報道和他的自傳書籍中,

外界才知道了神舟五號在飛天的過程中各種險象環生,

不由更加敬佩楊利偉的勇氣。

不能飛行的楊利偉依然在為航天事業做努力,

他是航天精神的代言人,經常受邀參加高校演講,

鼓勵更多的年輕人投身到祖國航天事業中。

原來船艙裏的他退回到指揮大廳,

與千萬同事一起見證神州十二號的升空。

在接受采訪時,楊利偉評價航天員說他們非常優秀,

並且介紹了我們航天技術的重大發展。

如今的楊利偉看起來已經有點發福,

沒有當年航空第一人的英姿,

但他也擁有了更好的生活。

而且還能繼續為心愛的航天事業做貢獻。

作為航天英雄,楊利偉值得永遠被記住,

也感恩每一位為航天事業鞠躬盡瘁的航天人。

願我們的神舟十二號飛船順利完成任務,平安返航!

文|Nancy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刪除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