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明朝大航海時代,鄭和七下西洋,所求何為?


2023年8月09日 - 歷史小編  
   

導語:公元1405年,35歲的總兵太監鄭和被明成祖委任為欽差,於同年7月11日率領水手、醫生一共2.6萬餘人,乘船62艘,浩浩蕩蕩從太倉劉家港出發,開啟了第一次下西洋之旅。

第一次下西洋,鄭和滿載而歸,帶著數十船的異域珍品來到明成祖面前,此後他又開啟了六次下西洋之旅,前後路經幾十個國家。

鄭和下西洋之旅是亙古未有之壯舉,但明成祖為何要派鄭和下西洋?

第一,下西洋原因

公元1402年,明成祖率兵攻破南京城推翻建文帝統治,彼時皇宮大火,建文帝不知所蹤。

因此《明史》記載,明成祖為保長治久安,防止建文帝東山再起,派鄭和下西洋,尋找建文帝蹤跡,消除政治隱患。



  

難道明成祖數次派鄭和下西洋,真的是為尋找那消失不見的建文帝嗎?

明成祖是雄才偉略之皇帝,他在勢微時,敢與建文帝硬碰硬,發動靖難之役,此時明成祖已經坐穩天下,為何還會懼怕一黃口小兒?

推測,當年明成祖數次派鄭和下西洋,只是順道尋找建文帝下落,主要是為宣揚國威。

從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推測他的世界觀受到中國儒家的天下觀影響。

中國儒家天下觀:天子受命統治中國,覆載之內,不論遠近,大家一律平等!

明成祖自登基稱帝之後,便想要昭告天下他所管治之地一切和睦,沒有恃強淩弱,大家安分守己,共享太平。

因此,一大部分人認為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主要是為滿足天朝上國君主之虛榮心,此舉具有很強烈的政治意圖,所以加強貿易和尋找建文帝都是附加選項。

第二,鄭和船隊最遠到了什麼地方?

鄭和船隊下西洋,開啟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大航海時代。

澳大利亞學者認為是中國發明了澳洲,因為他們在1879年在澳大利亞西北的達爾文港發現了一尊中國壽星石像,並且確定為明朝遺物。

馬來西亞學者認為鄭和船隊最遠到達南極,也曾經到達過大洋洲大陸。

英國學者認為鄭和船隊於1421年到達美洲,他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還要早了70年。

但中國學者憑借史料推測,鄭和船隊最早到達過肯尼亞以及坦桑尼亞一帶,因在此地發現14~15世紀中國古瓷器。

中西方團隊對鄭和船隊到達最遠之地方提出了不同的想法,西方學者不認同中國學者之看法。

他們認為中國學者只是憑借著史料記載,推測鄭和船隊到達最遠之地方,但他們手中有著確切的證據。

比如在澳洲發現了中國壽星石像,在美國發現了一張由經緯度測繪出來的古代地圖,並且確定為中國明朝文物。

在加勒比海域地區還打撈上來一艘明朝航船,推測為鄭和船隊航船。

在加拿大發現中國漢字,並且在遺址墓室內還找到黃種人基因。

或許因鄭和船隊由大小數十艘船組成,大海波濤洶湧,不確定因素有很多,因此極有可能有幾艘船脫離航向,迷失方向,他們來到了大洋洲,美洲甚至於南極洲,所以在全世界各地都發現了明朝遺址。

可根據中國史書記載,確定鄭和船隊最遠到達肯尼亞地區。

主線任務到達肯尼亞地區,次線任務或許已經來到大洋洲,美洲或南極洲!

第三,鄭和西洋之行為何戛然而止?

鄭和經歷第一次成功的下西洋之旅之後,後又經歷六次西洋之旅。

鄭和七下西洋結束之後也結束了中國的航海歷史,讓中國的航海史沉寂了數百年。

早在鄭和第六次下西洋歸來時,明成祖就派他駐守南京,並且停止遠航,為減少經濟支出。

在明仁宗繼位之後,所發的第一道聖旨是停止下西洋。



  

在明宣宗繼位之後,因其心血來潮便恢複往日海上朝貢,因此鄭和開啟了第七次下西洋之旅,於1433年鄭和病死在下西洋途中,鄭和去世,下西洋也徹底結束。

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二者有本質區別。

鄭和下西洋是為揚明朝國威,滿足統治者的政治需求。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主要是為掠奪金錢,財富,土地,因此二者所創造的經濟效益是不同的。

鄭和下西洋主要是散財,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主要是斂財,因此明朝國庫空虛,導致國內物價穩步攀升,百姓怨聲載道,因此被迫停止下西洋之旅。

除了經濟原因之外,還有封建保守思想作祟。

中國封建社會是農業社會,小農思想影響讓人們不願意開啟西洋之旅。

清朝經濟實力要遠遠超過明朝,但清朝每一代皇帝都沒有提起過下西洋之旅。因此推測鄭和七下西洋之所以沒有下文是受到思想因素影響。

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去世確實會影響明朝海上貿易發展,但鄭和只是執行者,他不是決策者。

明朝統治皇帝的決策思想以及國內的經濟實力,導致下西洋之旅就此戛然而止。

總結:鄭和七下西洋,開啟了明朝大航海時代,七下西洋根本目的是滿足政治需求,附加條件是為增加貿易往來以及尋找消失的建文帝鄭和下西洋為何會在第七次戛然而止,是因經濟影響,因思想影響,因鄭和病死。

鄭和航海檔案第一手資料已經消失,因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所保存的大部分明朝資料都來自明朝天啟年間和崇禎年間,推測是明清兩代戰亂,導致鄭和下西洋資料被毀。

中國儒家世界觀至今在影響著國家格局,如今的中國也在積極發展睦鄰友好關系,希望天下秩序是和平共處,共享太平!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