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字體大小:
2025年5月10日 -
:
原創
作者:王苗苗
由於神器的外觀顯得“毫無用處”,幸免於被搶走的命運。不過,對於專家來說,這是一件價值無法估量的東西。
今天的現代科技讓我們發現了很多過去的謎團,但歷史依然存在挑戰人類好奇心的變數。
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民族之一,擁有近5000年的歷史,是考古學家研究人類文明的迷人之地。
20世紀70年代是中國考古學蓬勃發展的時期,在西安發現了秦始皇墓遺址和數千名兵馬俑。
這一事件成為全世界的焦點,並無意中將公眾的目光從另一個同樣有趣的事件上移開。1970年初,考古學家在山東臨沂市
城南的
銀雀山附近考察時,偶然發現了一座山上的兩座大型古墓。
根據專家的研究,這兩座墳墓的埋葬時間約為公元前140/134年和公元前118年。這是漢代貴族的陵墓,被稱為銀雀山陵墓。
然而,可悲的是,當發現時,兩座墳墓都處於廢墟狀態。這是盜墓賊多次“拜訪”的結果。這讓考古學家非常失望,因為乍一看,這座陵墓失去了大部分研究價值。
文物仍然存在
在仔細研究空墓時,考古隊發現了一件非常有價值的文物。由於這件文物的外觀看起來“毫無用處”,它僥幸逃脫了被搶走的命運。然而,對於專家來說,這是一個“逆天”物體,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這些是2000年前制作的精美竹簡。考古學家總共發現了5000多個,這是挖掘史上最大的一次。
雖然這些竹標簽上的字符和墨水已經模糊,但大多數仍然可以識別。經過分類研究,專家們非常高興,因為這是一本記錄這一時期歷史的“史記”。它們是非常寶貴的資源,見證並講述了一個被遺忘了兩千多年的王朝的故事。
同時就在這裏,專家們也發現了記載“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的竹簡。
隨著這座古墓的發現,兩座墓葬中,發現了著名的《孫子兵法》和已經失傳1000多年的《孫臏兵法》等竹簡,義、仁、德、信、智五個章節要素。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竹簡還記載了《六韜》的七章,看似傳說中獨有。
傳說中的“六韜”,又稱“太公兵法”,是姜子牙(公元前1156年-公元前1017年)親自撰寫的,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軍事思想家,也是第一個提出戰爭用兵謀略系統理論的人。你是周武王姬發的功臣。打敗帝新,建立周朝(公元前1122年至公元前249年)。
在陵墓未被發掘的時候,大多數人認為《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實際上只是同一人所著。然而,孫武所著的是《孫子兵法》,孫臏所著的是《孫臏兵法》截然不同的兩篇鴻著,孫臏,則是孫武的後代。孫臏和孫子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太公兵法”也確實不是傳說。
可以說,銀雀山竹簡為中華民族的傑出軍事家揭開了長久以來的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