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東方24節氣·處暑】處暑防咳嗽,健脾兼潤肺_百合_氣候_清水


字體大小:
2025年8月01日 -
:       
 

原創

作者:北中醫東方醫院

本期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經開區院區綜合內科 副主任醫師 白樺

今年的8月23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處暑,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50°時即為處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處暑”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了。

處暑之後,暑熱天氣還會延長一段時間,氣候特點漸漸由濕熱轉為溫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秋傷於濕,冬生咳嗽。”因此,處暑時節,要警惕咳嗽來襲,一方面要健脾祛濕,另一方面還要預防被溫燥所傷,兼要潤肺滋陰。

祛濕不傷津

四季脾旺不受邪。處暑後,脾土疲乏,脾虛失運,凝結成痰,堵塞管道。痰隨氣逆,上犯於肺,就會出現咳嗽,而且是反複咳嗽,難以速愈,此時治療關鍵在於健脾祛濕。但是,處暑氣候已不像盛夏那麼濕了,健脾的同時,祛濕的力度可以不用那麼強,一旦祛濕過度就容易傷津。此時,常見舌苔滑膩、舌體胖大有齒痕,或者大便粘馬桶沖不掉、擦屁股很難擦乾淨,這都是有濕氣的表現。在日常飲食上,當以清淡為主,可以用蓮子、芡實、薏米、冬瓜這些健脾養胃的食藥材煲湯煮粥;同時少吃冷飲、水果等寒涼生濕的食物。

amocity
amocity

  


潤燥要適度

處暑後,氣候處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初秋的燥邪,往往帶有暑夏的餘熱,多為溫燥,燥氣明顯,肺金當令,肺常不足,肺又最怕燥,易被燥邪所傷,從而出現發熱、頭痛、乾咳少痰、咽乾口燥、小便量少、大便乾結的等症狀。因此,處暑咳嗽來襲,除了健脾還要潤肺止咳。飲食上,宜潤肺養胃,少食辛辣、燒烤類食品,多喝粥水補津液,以免加重秋燥。可以多進食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菠菜等,也可適量喝些金銀花茶、菊花茶,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由於處暑還屬於初秋,並沒有那麼燥,所以像燕窩、阿膠等滋養之品,不要過多服用,以防生濕生痰,加重咳嗽。

處暑時節,食療茶飲

1、百合蓮子飲

配料 :乾百合100克,乾蓮子75克,冰糖50克(可由自己的口味加減)。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後 ,沖洗乾淨。蓮子浸泡4小時,沖洗乾淨。將百合、蓮子置入清水鍋(沙鍋最好)內,武火煮沸後,加入冰糖 ,改文火續煮40分鐘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安神養心。

amocity
amocity

  


2、玉竹麥冬茶

配料 :玉竹10克,麥冬10克,百合10克,石斛10克。

做法:將上4味洗淨,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加水煎煮代茶飲,或開水沖泡,代茶隨意飲用。

功效:養陰生津,潤肺益胃。

審核人/張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