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字體大小:
2025年8月19日 -
:
重慶心理咨詢: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作者:重慶天佑兒童醫院兒科
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有學生自身因素,也有外界的客觀因素。概括起來主要有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一些不良的甚至是錯誤的行為觀念的影響。
一、家庭因素的影響
家庭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環境,這種環境如果有缺陷,就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狀態。有些家庭過分溺愛保護孩子,為孩子創設舒適的生活環境,致使孩子們怕吃苦、怕困難,缺乏抗挫能力,意志比較薄弱,交際能力和適應能力極差,依賴心極強,他們可能因一次考試失敗或未能當上班乾部垂頭喪氣、痛不欲生、一蹶不振;有些家長重智輕德,對孩子的學習實行“高壓”政策,不培養正確的學習動機,而是責備、埋怨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而來自父母的責備和埋怨,可能使父母與孩子產生矛盾,孩子感覺來自家庭的壓抑過大,無法忍受,有些甚至棄家而逃;有些父母不和、離異或父母長期在外造成子女無人管教、無人關心,使學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不協調,不堪重負;再有,一些家長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家長的專制、打罵、威脅,使孩子容易產生個性偏激的報複心理。
二、學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誤
1.教育者的做法脫離了學生原有的個人需要
有些教師教育方式陳舊,沒有絲毫創新,課堂滿堂灌,師講生聽,師問生答,師寫生抄,氣氛嚴肅沉悶,學生被動地接受,缺乏主動參與意識,課堂索然無味,引發學生厭倦厭學。
2.在目前學校教育中,某些地方應試教育還十分嚴重,片面追求升學率
學校各年級分好、差班,搞題海戰術,考試排名次,采取了一些違反學生心理健康原則的教育方法、手段和措施,高強度的學習要求,高頻率的考試,超強度的加班加點,強烈地刺激著學生稚嫩的心靈。這就使學生的心理整天處於一種智力超負荷的高度緊張狀態之中,容易出現神經衰弱、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渙散等生理問題。也使學生對分數的錯誤看法造成了心理上很大的痛苦。
3.由於教育者處理問題不當
當學生在學校生活和班級活動中,與老師、與同學、與男女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或問題時,教師對問題的處理,只憑主觀臆測就做這樣或那樣的處理,對學生采取不公正的態度,甚至未經深思熟慮,不問青紅皂白,采取過激的措施,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導致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加深。學生在求知上呈現出的惰性和厭倦同家長、老師及個人對成績的期望形成巨大的反差,鬱悶糾結久積心中,致使性格發生畸變。
三、社會因素的影響
社會的影響因素更加廣泛複雜,內容、形態、渠道也多種多樣,但影響較普遍的是社會輿論、社會風氣和社會習俗。大眾傳播媒介(電視、網絡)在信息選擇、制作上著力大眾,從而忽視對學生群體的關照,格調低下的文藝作品、廣播宣傳,色情凶殺、恐怖淫穢的影視作品,給學生的心理帶來嚴重的汙染。同時,比吃比穿、比闊氣、打架鬥毆、早戀、逃學、破壞校內外公共秩序等不良風氣,被學生負面地接受了,對學生的思想認識造成危害,腐蝕他們的心靈,導致學生的極端逆反心態的產生。對自己、對生活缺乏目標追求,采取不負責任的態度,產生消極頹廢的心理,出現病態心理和人格障礙。
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也是家庭的希望和幸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疏導,直接關系著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長。作為家長、學校、社會,不能僅僅重視文化專業知識的教育,還要讓孩子們具備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心態素質。
<部分圖文源網絡 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