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字體大小:
2025年9月18日 -
:
醫生再三叮囑:氣溫越低,3類人群寧可躺在家,也別做這5件事
作者:健康小小講堂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隨著氣溫驟降,寒冬的氣息悄悄撲面而來,許多人開始忍不住裹緊大衣,躲進溫暖的屋裏。
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時候的“寒冷”不僅僅是溫度上的挑戰,更是對身體健康的一次考驗。
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低溫不僅會帶來感冒、流感等常見病的侵擾,更可能加重一些慢性病的症狀,讓身體不堪重負。
不少醫生曾經反複提醒,氣溫越低,越是需要格外注意,某些人群如果不小心做錯了幾件事,不僅會讓寒冷的冬天變得更難熬,還可能對健康造成長遠的影響。
今天,就來說說那些在低溫天氣下,特別容易“中招”的幾類人群,以及這幾類人在寒冷天氣中,寧可躺在家裏,也別做的五件事。
隨著季節轉換,一些人群的身體機能會在寒冷的冬天受到更大的挑戰。尤其是以下三類人群,可能因身體原因,面臨著更大的健康風險。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免疫系統、血液循環、內分泌等都逐漸減弱。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氣中,老年人容易因寒冷而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髒病、腦卒中等嚴重疾病的風險。
此外,老年人骨骼較為脆弱,跌倒和骨折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寒冷天氣對他們的健康構成了雙重打擊。
統計數據顯示,每年冬季,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會隨著氣溫的下降而增加,而老年人群體無疑是其中最易受到影響的群體之一。
研究表明,在零度以下的低溫天氣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心髒病發作的風險比常溫天氣時增加了近30%。
懷孕的女性在冬季面臨著較大的挑戰。由於孕期的免疫力本就有所降低,尤其是懷孕中期和晚期,身體各項系統都會面臨一定的壓力。
而寒冷的天氣更容易使孕婦的身體受到刺激,容易引發感冒、流感等常見的冬季疾病。
根據相關研究,孕婦感染流感或病毒性疾病後,不僅容易加重病情,還可能引起胎兒發育不良、早產等嚴重問題。
孕婦本身就需要額外的能量和休息來支持胎兒的發育,寒冷的環境容易導致身體出現各種不適反應,影響孕婦的健康。
慢性病患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患者,在寒冷天氣下的健康風險更大。低溫天氣會導致血管收縮,增加心髒的負擔,導致血壓升高;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波動較大,低溫也可能加重血糖的不穩定性,甚至誘發糖尿病並發症。而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則可能因低溫加重氣道的敏感性,出現呼吸困難等問題。
數據顯示,寒冷天氣對慢性病患者的影響是直接且顯著的。研究表明,寒冷天氣能加劇80%的慢性心髒病患者的症狀,尤其是在早晨溫度較低的時段,急性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概率增加30%。
既然低溫對這些特定人群有著如此深遠的影響,那麼在寒冷的冬季裏,大家要特別小心自己的一些行為,避免不當的活動加重身體負擔。
寒冷的天氣會導致血管收縮,身體的代謝率降低,此時進行劇烈運動不僅對身體產生不必要的負擔,還會大大增加受傷的風險。
尤其是對於老年人群體和慢性病患者,劇烈運動會導致心髒負擔加重,甚至引發心髒病、心梗等危險情況。
有研究發現,寒冷天氣中的劇烈運動會導致心血管負擔顯著增加,心髒病患者進行劇烈運動的死亡風險是常溫時的三倍。
而且寒冷的空氣容易讓氣道受到刺激,增加哮喘或呼吸道疾病的風險。比如,冬季跑步時,空氣乾燥且低溫,可能會導致氣管收縮,影響呼吸。
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的環境中,容易導致身體出現凍傷、關節疼痛等問題。
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關節的活動能力本就有所減弱,寒冷的天氣容易導致關節僵硬,進一步加劇關節病症的惡化。凍傷最常發生在暴露在寒冷氣溫下的部位,尤其是手、腳、耳朵和鼻子。
根據醫學數據,寒冷環境下,皮膚凍傷發生的概率是常溫下的4倍。而且,長期處於低溫環境下還會導致血液循環受阻,增加中風的風險。
因此,尤其是在外出時,盡量減少暴露在外的時間,穿戴溫暖且防寒的衣物,避免寒冷空氣直吹皮膚。
寒冷天氣下,大家往往喜歡吃些溫暖的食物來驅寒,但如果食物過於辛辣或油膩,反而容易引起身體的不適。
過多的辣椒和油膩食物會導致體內的“熱量”過度堆積,刺激胃腸道,進而引發胃炎、消化不良等問題。
尤其是對於患有胃腸疾病、糖尿病的患者來說,過多食用刺激性食物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進一步影響腸胃健康。糖尿病患者如果吃得過辣,血糖波動較大,可能加重病情。
寒冷天氣裏,很多人習慣依賴暖寶寶或熱水袋取暖,甚至有些人喜歡將這些取暖工具貼身使用,覺得這樣更能暖和。
但事實上,過度使用這些暖寶寶或熱水袋,可能會導致皮膚灼傷,特別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皮膚的敏感性較低,往往無法及時感知溫度的過高,從而出現皮膚灼傷或潰爛。
專家指出,長期依賴熱源取暖,容易導致血液循環受到阻礙,甚至會增加心髒病發作的幾率。因此,取暖時應該避免過度加熱,並確保皮膚不直接接觸高溫物體。
很多人在寒冷的冬季喜歡喝上一杯烈酒或熱酒,認為可以幫助暖身。
然而,酒精雖然在短時間內能帶來溫暖感,但它實際上會擴張血管,導致體內熱量迅速散失,反而使身體更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襲。
而且,酒精還會影響大腦的判斷力,讓人產生錯誤的行為反應,增加摔倒和受傷的風險。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李藝慧,陳順松,劉濤,等.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季節變化和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