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肝硬化伴食管胃靜脈曲張,預防出血就是在省錢!_消化道_患者_風險


字體大小:
2025年9月27日 -
:       
 

肝硬化伴食管胃靜脈曲張,預防出血就是在省錢!

作者:肝膽相照公益行動

在工作中遇到肝硬化的患者,結合病情,醫生給予安排胃鏡檢查。

有的患者會問:醫生,我是肝病,為什麼要做胃鏡檢查?做胃鏡檢查有什麼意義嗎?

肝硬化患者應常規查胃鏡

2023年中國肝硬化臨床診治共識意見中指出:胃鏡和CT檢查是診斷和評估食管胃靜脈曲張(EGV)的有效手段。

胃鏡檢查是診斷肝硬化EGV的有效手段,更是評估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EGVB)風險的金標准。胃鏡檢查應明確有無EGV,曲張靜脈寬度、部位,以及是否伴有紅色征等出血風險因素。不伴EGV的肝硬化患者,每年新發EGV比例為7%~8%,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發生率更高,進展更快。

因此,初次確診肝硬化的患者均應常規行胃鏡檢查,以了解其是否存在EGV及其嚴重程度;無EGV的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每2年進行1次胃鏡檢查;輕度EGV患者每年進行1次胃鏡檢查。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每半年至1年進行1次胃鏡檢查。

amocity
amocity

  


膠囊內鏡、CT、磁共振(MRI)等無創檢查也可用於EGV的診斷和評估。

肝硬化伴食管胃靜脈曲張者出血的風險大嗎?

EGVB的發生率和病死率較高,門靜脈壓力(HVPG)是決定食管胃曲張靜脈出血最關鍵的因素。

EGVB主要是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導致曲張靜脈壁張力過高而破裂所致,其中食管靜脈曲張出血最為常見,發生率約為55.6%。EGVB是肝硬化常見的失代償事件,再出血率達60%~70%,常危及生命,病死率高達40%。

EGVB危險因素包括EGV程度、紅色征和Child Pugh分級。門靜脈壓力是決定曲張靜脈破裂出血的關鍵因素之一,HVPG<12mmHg一般不引起出血。有條件的可以測一下HVPG,預測出血的風險。

管住自己的嘴很關鍵

張某,男,年齡57歲,農民。查出乙型肝炎肝硬化3年,因消化道出血曾住院治療,曾查胃鏡: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重度)。如下圖:

有一天,這位肝友因食辛辣後約10分鐘,出現了嘔吐鮮紅色血液,約800毫升,因肝硬化脾功能亢進,本來基礎血紅蛋白值就不高,平時70g/L左右,急查血常規及完善其他檢查項目,血常規報告危急值,血紅蛋白30g/L,屬於重度貧血,診斷: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重度貧血,低蛋白血症,脾功能亢進,門脈高壓性胃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病情危重,隨時有再出血的風險,立即給予止血、抑酸、糾正貧血、補充血容量、降低門靜脈壓力、營養支持,病情穩定後給予食管曲張靜脈硬化劑加胃底曲張靜脈組織膠治療,病情轉危為安。

所以說: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

消化道出血機制,如何預防?

消化道出血的機制是:肝硬化→門脈高壓→食管和/或胃底靜脈曲張→外界誘因→消化道出血,就像多米勒骨牌效應一樣。

有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史的肝友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明顯的肝友,更要重點加強飲食管理,以軟食和半流質食物為主,進食時應細嚼慢咽,避免進食過硬(麻花、鍋巴、餅乾、花生米、餃子等)、避免過燙(以免損傷血管壁)、帶刺( 吃魚時注意魚刺),不食用粗纖維、油炸、油膩等食物,以免摩擦劃破食管胃曲張的靜脈引起出血。

及早未雨綢繆,不要亡羊補牢

amocity
amocity

  


門脈高壓症出現食管和/或胃底靜脈曲張,這些曲張靜脈很容易破裂導致大出血,導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消化道出血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會引爆。

應依據病情進行評估,可以選擇口服降低門靜脈壓力藥物、行脾髒切除手術加門奇靜脈斷流手術、食管曲張靜脈套紮術、食管曲張靜脈硬化劑加胃底曲張靜脈組織膠術、TIPS手術等,以降低消化道出血的風險

在工作中筆者遇到有的肝友反複多次出血,多次住院,給肝友及家屬帶來精神上壓力,且經濟上蒙受損失,出血後的禁飲食,導致營養物質攝入受限,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不能及時攝入,加重了低蛋白血症及營養不良等。

所以說:肝硬化伴食管胃靜脈曲張者,預防消化道出血就是省錢,應及早未雨綢繆,不要亡羊補牢。每年的秋冬季節是消化道出血的高發季節,防重於治,刻不容緩!

肝友們應到專科醫院,醫生會依據每位肝友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提高肝硬化肝友的生活質量,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重視!

(作者供圖)

本文作者 | 肖玉珍,山西省永濟市肝膽胃病專科醫院副院長,肝膽相照2020-2024年度科普達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指導專家 | 邵鳴,山西省永濟市肝膽胃病專科醫院院長,護肝大使,肝膽好醫生

(醫學科普具有普適性,不作為診療意見,如有個性化需求,建議您就診咨詢。)